本文分兩部分:
一是如何“識人”。
二是我們學會了如何識人後,如何精進。.
第一部分、如何“識人”?如何分辨好壞?
曾國藩是識人大師,他曾經說過這麼一段“五看”經典,教我們識人:
功名看器宇,
事業看精神,
正邪看眼色,
夭壽看腳踵,
若要看條理,
只在言語中。
這段話真是精闢絕倫,你看:
“功名看器宇”,說看一個人未來的功名如何,你要看他的器和宇,器是什麼?是眼界,所謂眼界決定境界;宇是什麼?宇是心胸肚量。一個人有了境界,又兼具寬闊的心胸和海納百川的肚量,這人的功名還遠嗎?
再來看: “事業看精神”。說是這個人事業成不成功,要看他的精神你看一個時刻精神飽滿,敬業有恆心的人,事業有沒有未來?
如何分別好人和惡人呢? “正邪看眼色”,一個眼神飄忽,說話眼珠子轉動的人,肯定不會是什麼正人君子,而眼神時刻清朗正氣,穩定直視的人,必然心無愧疚,是善人。
“夭壽看腳踵”,這是看什麼? 腳跟子大不大,走路不穩會折壽?這裡“夭壽”不單指的是健康長壽,包含平安穩健。
我們舉一個生動的例子:
大象行走,是不是一步一個腳印,腳踏實地?是不是給人感覺厚重老實?
大象是陸地上哺乳動物中活的最長的,意外死亡率也很低。
再有,您有去池邊餵過龜與鯉魚嗎?
想象一下,你丟一把食物,那些洶湧活躍的錦鯉是不是爭搶翻騰?他們活多少歲?
那岸邊的烏龜,你丟個食物下去, 它慢悠悠叼走,然後他也慢慢的吃。 這些龜活多久?
最後我們來看:“若要看條理,只在言語中” 這句話說的比較明白,一個人思維邏輯是否縝密,從他說的話就能夠聽出來。
假如這個人說話顛三倒四,那說明他自己還沒想明白。他自己都沒想明白,怎麼能委以重任呢?
對於看人的好壞,《論語》中也有這麼一句話:
眾惡之, 必察焉; 眾好之, 必察焉。
就是說:一個人無論是否受到大多數人的厭惡或者喜愛,我們都應該仔細分析其中的原因再來評判他。深一層的含義是,君子應當明辨是非,不從眾。
用一個故事來說明:
康熙晚年沒有立太子,眾位阿哥明爭暗鬥,其中就有一個“八賢王”八阿哥,經營的一手好人脈,朝野上下都說他是一個有“賢能”的人,人心所向,大多數人都站在他那一邊。最後爭位的時候,連九門提督都是八王爺的人,紫禁城落入他的囊中。他說:“地利人和我都有了,現在就看有沒有天時。”
可惜他就缺了這個天時。當時只有康熙皇帝看的清楚,認為八阿哥不是真正做皇帝的人才,而他選的卻是那個朝野上下都不怎麼看好的雍正來做皇帝的任選。
果然雍正雖然在位僅十三年勤政為國,鞠躬盡瘁,為乾隆盛世打下了雄偉基業。
第二部分 我們學會了如何看清別人,這還不夠,還要精進自己。
那麼如何精進呢?精進自己要下面從4個“力”入手。
1、恆常力
持之以恆,習以為常,堅持學習,就是恆常力。
2、勝解力
勝解力又可稱為悟性,我們只要沉下心來, 用智慧解智慧,用心體悟知識,便是勝解力。
3、歡喜力
什麼是最有效率的學習?是對知識發自內心的喜愛,是求得智慧後幡然醒悟的大歡喜,是讀書過程中的明心、靜性,寂靜、歡喜。
4、休息力
我們的學習和幹任何事,都要勞逸結合。
所謂身體健康是一切之本,適當的休息,不但可以提升學習效率,也能夠給大腦時間加工資訊,萌生創造力。
所以人要精進,也要懂得休息的智慧。文武之道,一張一弛;一陰一陽謂之道,都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