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全唐詩·顏真卿·無題》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立志時。

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2018年底2019年初,一時震驚中外的《顏真卿——超越王羲之的名筆》展在日本東京開展,颳起一陣“顏真卿熱”。此次展出受到兩岸網友的指責,原因是《祭侄文稿》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將中國的國寶級文物輾轉他國,必然會給文物帶來一定的損壞或增加文物破壞的風險。

日本東京 | 《顏真卿——超越王羲之的名筆》展

本次展覽,直接稱顏真卿——超越王羲之的名筆,可見日本書法文化對於顏真卿的崇拜,本人也一直認為,顏真卿的《祭侄文稿》如果單從書法藝術角度來看,至少可以和《蘭亭集序》齊名。中國武學講修為,中國書法藝術看人品,顏真卿作為大唐愛國忠臣,為平定安史之亂他的侄子顏杲(gǎo)卿不幸戰死,悲憤之時才成就《祭侄文稿》。而且他面對叛軍的誘降,更是橫眉冷對,以身殉國,最後被活活勒死,真是可歌可泣。

2020年11中旬,隨著“陝西考古發現顏真卿真跡”的新聞爆出,“顏真卿熱”再度席捲而來,此次出土的《羅氏墓誌》,是100多年來首發出土的顏真卿碑版,此時顏真卿38歲。

那麼,關於顏真卿你知道多少呢?他的做人品格是否被他書法家的光環所掩蓋?本文將全面地講述顏真卿及其天下第二行書《祭侄文稿》。

顏真卿是一個怎麼樣的人?

顏真卿,字清臣,琅邪臨沂人也。五代祖之推,北齊黃門侍郎。真卿少勤學業,有詞藻,尤工書。開元中,舉進士,登甲科。事親以孝聞。四命為監察御史,充河西隴右軍試覆屯交兵使。五原有冤獄,久不決,真卿至,立辯之。天方旱,獄決乃雨,郡人呼之為「御史雨」。又充河東朔方試覆屯交兵使。有鄭延祚者,母卒二十九年,殯僧舍垣地,真卿劾奏之,兄弟三十年不齒,天下聳動。遷殿中侍御史、東都畿採訪判官,轉侍御史、武部員外郎。楊國忠怒其不附己,出為平原太守。

                      ——《舊唐書卷第七十八·顏真卿列傳》

顏真卿為大唐“鞠躬盡瘁 死而後已”,是一位愛國護民的忠臣,他有著楚國大夫屈原一樣的愛國情懷。在日本東京舉辦的《顏真卿——超越王羲之的名筆》展引發國人的爭議之前,除了聽過“顏筋柳骨”這一稱號之外,或許鮮有人對顏真卿有所瞭解。

顏真卿從小侍奉父母,以孝廉聞名天下,“事親以孝聞”(《顏真卿傳∙舊唐書》),他先後四次被任命為監察御史,擔任河西隴右軍覆屯交兵使。

在顏真卿出京任職平原郡太守期間,他就察覺到了安祿山不尋常的舉動。逐漸地安祿山的狐狸尾巴終於露了出來,顏真卿以“久雨”為藉口鞏固城池,其實是他秘密加固護城河;又表面上召集文人遊山玩水、飲酒作樂,其實是迷惑安祿山,讓他放鬆警惕之心。

▲ 顏真卿(公元709年-784年)

公元755年,安祿山發動反叛,河朔(泛指黃河以北的地區)大部分被攻陷,安史之亂爆發。

安史之亂爆發以後,叛軍勢如破竹,只有顏真卿固守的平原郡(今山東德州)城郭守衛都完備。唐玄宗一聽說安祿山叛亂,非常惱怒地斥責眾臣道:“黃河以北泱泱二十四個郡,難道沒有一個忠臣嗎?”這時候有一位大臣補充道:“有一位,他是平原郡的顏真卿”唐玄宗說:“我不知道顏真卿究竟長什麼樣,但是黃河以北能夠有人堅守抵抗叛軍,這難道不是忠臣嘛!”

顏真卿隨即招募精兵,十天募得萬名,平原太守顏真卿聯絡他的從兄,常山太守顏杲卿起兵討伐叛軍,無奈叛軍勢大。次年正月,即公元756年,叛軍史思明部攻陷常山,顏杲(gǎo)卿及其少子顏季明被捕,並先後遇害,顏氏一門30餘口被殺害。

後來,顏真卿命人到河北尋訪他的侄子顏季明的屍首,找到以後,悲憤交加,情不自禁,一氣呵成寫就了被後人視為天下第二行書的《祭侄文稿》!

顏真卿《祭侄文稿》(全稱為《祭侄贈贊善大夫季明文》 |  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在平定“安史之亂”的過程中,淮西節度使李希烈本來與顏真卿一樣,是平定叛亂的功勳,為此唐德宗就命令他與顏真卿一道征討割據淄青的叛賊李納。但是世事無常,淮西節度使李希烈與叛賊勾結,拘禁了顏真卿。經過百般的折磨與誘降無果後,叛軍假傳甚至,殺害了顏真卿,時年77歲。

唐德宗聽聞河朔以北僅有的一位忠臣被叛軍殺害以後,哀悼悲痛超出一般,他命令停止上朝五天,賜於顏真卿諡號“文忠”,並詔命:

故光祿大夫、守太子太師、上柱國、魯郡公顏真卿,器質天資,公忠傑出,出入四朝,堅貞一志。屬賊臣擾亂,委以存諭,拘肋累歲,死而不撓,稽其盛節,實謂猶生。

——《舊唐書卷第七十八·顏真卿列傳》

大致意思是說:原任光祿大夫、太子太師、上柱國、魯郡公顏真卿,天生才能品質出眾,為國忠心尤為傑出,侍奉四代皇帝,不改一貫節操,時遇叛賊作亂,肩負招降重任,幾年拘禁威脅,至死不屈不撓,看他傑出節操,真是雖死猶生。這損失責任在我,現在愧悔悲傷已來不及了,只有追封他的職務,同時加封顏真卿子孫後代以官職來祭奠他。

書法家顏真卿之死

興元元年,王師復振,逆賊慮變起蔡州,乃遣其將辛景臻、安華至真卿所,積柴庭中,沃之以油,且傳逆詞曰:「不能屈節,當自燒。」真卿乃投身赴火,景臻等遽止之,復告希烈。德宗復宮闕,希烈弟希倩在硃泚黨中,例伏誅。希烈聞之怒。興元元年八月三日,乃使閹奴與景臻等殺真卿。先曰:「有敕」。真卿拜,奴曰:「宜賜卿死。」真卿曰:「老臣無狀,罪當死,然不知使人何日從長安來?」奴曰:「從大梁來。」真卿罵曰:「乃逆賊耳,何敕耶!」遂縊殺之,年七十七。

——《舊唐書卷第七十八·顏真卿列傳》

公元七八五年夏天,蔡州,幾個野蠻的叛軍士兵,勒死了一個白髮蒼蒼的老人。

噩耗傳來,一個名叫懷素的僧人哀慟不已,揮筆寫下:“我有數行淚,不落十餘年。今日為君盡,並灑秋風前。”

這位被勒死的老人,就是一代書法大師顏真卿,時年七十六歲。後人說,“學書當學顏”,其實,更值得強調的是,“做人當學顏”,他是中國歷史上書法美與人格美完美結合的典範。

這位大書法家,做官口碑極好,正大光明,磊磊落落,為唐朝一代名臣。歷史評價其人“忠義強直,至死不變”,在被殺害之前,顏真卿已經遭遇多次死亡威脅:他被叛軍將領執刀威脅,所居囚室內被挖大坑要將他活埋,叛軍還架起木柴澆上油要活活燒死他……他渾然不懼,正氣浩然。他最後的書法作品,是給自己撰寫的墓誌、祭文。

顏真卿生逢唐朝由盛至衰之時,先是“安史之亂”,後是藩鎮割據,他四處奔走、抗擊叛軍長達二十八年,雖屢遭佞臣誣陷,仍奮鬥不止。顏氏家族,三十多人被殺,他的堂兄顏杲卿死得更慘,被俘後堅決不降,當面痛斥安祿山,後者非常憤怒,命人綁顏杲卿於橋柱上,肢解並吃他的肉,顏杲卿罵不絕口,叛賊鉤斷了他的舌頭,說:“看你還能罵嗎?”顏杲卿在含糊不清的罵聲中死去。

今天讀顏杲卿、真卿兄弟的故事,黯然神傷。唐朝,一個偉大的時代,輝煌壯麗,群星璀璨,詩歌有李白、杜甫、白居易,書法有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繪畫有閻立本、吳道子、韓幹……中華文明至此攀上一個巔峰。但筆走龍蛇之手,卻要沾滿亂世的汙血;無雙的才華、高貴的靈魂,卻被野蠻輕易扼殺。

山東臨沂五賢祠裡的顏真卿

字如其人:顏真卿的書法為何最能夠代表大唐盛世?

顏真卿的字真是“字如其人”,他的字雄渾遒勁,就像他對李唐王朝的忠心一樣,剛正不阿!

▲ 顏真卿《多寶塔碑》區域性

作為十三朝古都的西安,如今大街小巷到處可以看見大唐的印記。一方面是弘揚顏真卿的愛國情懷,另一方面是傳承李唐文化,同時採用顏體來締造大唐盛世在當今社會的流光歲月。

顏真卿從小酷愛書法,他初學褚遂良,後師從張旭,又汲取了初唐四家的特點,兼收篆隸和北魏筆意,自成一格,一反初唐書風,化瘦硬為豐腴雄渾,結體寬博氣勢恢宏,骨力遒勁而氣慨凜然,人稱“顏體”。

顏楷奠定了他在楷書千百年來不朽的地位,顏真卿是中國書史上最富影響力的書法大師之一。在楷書發展至中唐之後,顏楷便獨領風騷。

咸陽馬嵬驛楊貴妃雕像

國,是武之英也;苟無楊炎弄權,若任之為將,遂展其才,豈有硃泚之禍焉!如清臣富於學,守其正,全其節,昌文之傑也;苟無盧杞惡直,若任之為相,遂行其道,豈有希烈之叛焉!夫國得賢則安,失賢則危。德宗內信奸邪,外斥良善,幾致危亡,宜哉。噫,「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二君守道歿身,為時垂訓,希代之士也,光文武之道焉。

贊曰:自古皆死,得正為順。二公雲亡,萬代垂訓。

——《舊唐書卷第七十八·顏真卿列傳》

顏真卿是儒家思想的崇奉者和倡導者。抗擊安祿山的反叛,“忠義之節,明若日月而固若金石”的卓越人格都表明他的藝術是與人生合二為一的,是唐楷的集大成者。

到了安史之亂以後,唐朝國力由盛而衰,柳公權出現了。柳公權的楷書強化了“法”的特徵,結束了唐楷的發展趨勢。唐朝楷書至此自身走向終極。柳公權將“法”推向了一個精細化的極端,走向一種程式化,這也表明唐楷走向一種末路。峰迴路轉,導致宋朝尚意書風的出現。

顏真卿的楷書豐腴雄渾、沉穩厚重,宛若大唐盛世的相容幷包;顏真卿的楷書氣勢恢宏、高古蒼勁,好似李唐王朝的萬國來朝;顏真卿的楷書骨力遒勁而氣慨凜然,正是一代忠臣剛正不阿、愛國愛民的真實寫照!

顏真卿最為世人所熟悉的是楷書。學書法的人都知道,顏體是啟蒙。他44歲時寫下的《多寶塔碑》,從古至今都被作為正楷入門的模板。

顏真卿《祭侄文稿》:天下第二行書鑑賞

維乾元元年,歲次戊戌九月庚午朔三日壬辰,第十三(“從父”塗去)叔銀青光祿(脫“大”字)夫使持節、蒲州諸軍事、蒲州刺史、上輕車都尉、丹楊縣開國侯真卿,以清酌庶羞,祭於亡侄贈贊善大夫季明之靈。惟爾挺生,夙標幼德,宗廟瑚璉,階庭蘭玉,(“方憑積善”塗去)每慰人心,方期戩穀,何圖逆賊閒釁,稱兵犯順,爾父竭誠,(“□制”塗去,改“被脅”再塗去)常山作郡。餘時受命,亦在平原。仁兄愛我,(“恐”塗去)俾爾傳言,爾既歸止,爰開門。土門既開,兇威大蹙(“賊臣擁眾不救”塗去)。賊臣不(“擁”塗去)救,孤城圍逼,父(“擒”塗去)陷子死,巢傾卵覆。天不悔禍,誰為荼毒。念爾遘殘,百身何贖。嗚呼哀哉。吾承天澤,移牧河關。(“河東近”塗去)泉明比者,再陷常山,(“提”塗去)攜爾首櫬,及茲同還。(“亦自常山”塗去)撫念摧切,震悼心顏,方俟遠日,(塗去二字不辨)卜(再塗一字亦不辨)爾(“爾之”塗去)幽宅(“相”塗去)魂而有知無嗟久客。嗚呼哀哉。尚饗。

《祭侄文稿》之美,首先美在其章法。通篇下來,“亂”為主要特點。而在亂之中,卻又充分展示其書法功力的深厚,讓人欣賞起來非常舒心,拓片更是讓人愛不釋手。

其次,是顏真卿行書的行雲流水,如果說王羲之以“中和之美”築起中國書法的第一座豐碑,那麼顏真卿則是以他的“氣格之美”樹立起中國書法的又一座高峰。這兩座中國書法史上的高峰,是不能用第一、第二來形容的。像天下第二行書這樣的排名應該作古。而最能體現顏真卿“光輝燦爛”的藝術成就的,是他的《祭侄文稿》、《爭座位帖》、《劉中使帖》等行書作品,其中以《祭侄文稿》為最。

再次,中國文化自古以來,以人格作為蓋棺論定的傳統,講究的是“德”高於“才”,“德才兼備”則是一個人的最高境界。藝術作為藝術家所創作的作品,以人品來判定其藝術價值自然是題中應有之義。而顏真卿愛國愛民、剛正不阿,更是以死殉節,其為人品格正如《舊唐書》中對他的評價,應該“萬古垂訓”。

顏真卿《祭侄文稿》高畫質掃描圖欣賞

《祭侄文稿》前隔水有“顏魯公書祭侄帖”題識,乾隆書引首“祭侄稿記”。內中鈐有“趙子昂氏”、“鮮于樞伯機父”、“張晏私印”、“句曲外史”、“石渠寶笈”、“嘉慶御覽之寶”、“宣統御覽之寶”等鑑藏印。前隔水有題識;幅後有周密、屠約、僧德一、王圖炳等觀款。又有張晏、鮮于樞、王頊齡、徐乾學等跋。現分享如下:

10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什麼是中華傳統文化?傳統文化的本質意義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