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貌待人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是處理人際關係的社會公德之一,也是文明行為的起碼要求。禮貌反映著一個人的教養和文明程度。 禮貌是善良,禮貌的本質是表達一種敬意和善意,禮貌首先源自善良。重禮向來是中國人立身處世的一種行為準則。中國文化的老祖宗一開始就認識到,禮是人與動物相區別的標誌:“凡人之所以為人者,禮儀也。”(《禮記·冠義》)。禮同時又是區分人格高低的標準:“人而無禮,胡不遺死?”(《詩經》)“不學禮,無以立。”(《論語·季氏》)
禮貌是美德,禮貌是人類文明史上最偉大的發明,梅里美說過,禮貌經常可以替代最高貴的情感。赫爾岑說得對,生活裡最重要的是有禮貌,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學識都重要。講文明禮貌是一個人美好心靈的自然表露。禮貌之於個人,是人格;之於國家,是國格。 禮貌是習慣,周總理身為國務院總理,處處以禮待人:服務員給他送茶,總理常常站起來用雙手接過去,並微笑點頭說聲“謝謝”;外出觀察工作,他總是服務員、廚師、警衛員等人員一握手,親切地道謝。 禮貌是修養,不禮貌的人,人們常常會婉轉地說他“不懂事”。真正得體的言行是從內到外的自然流露,而不是一種技術。《說岳全傳》有這麼一段:牛皋向一位老者問路,他在馬上吼道:“吠,爺問你,小校場往哪走”?老人看他沒禮貌,不但不給他指路,反而生氣地罵他。過了一會,岳飛也來到這裡,他先離蹬下馬,然後向前施禮:“請問老丈,方才可曾看見一個騎黑馬的,他往哪條路上去了”?老人不但耐心地給他指路,而且還誇岳飛。 禮貌是通行證,禮貌是個人素養最直接的外現形式,也是交往的最前沿,做到禮貌是成功交往的條件之一。西方也有“禮節是通行四方的推薦書”。禮貌是社交的重要因素。有一個年輕人去應聘,叫到這位年輕人的時候,他在門口敲門問到:“我可以進來嗎?”經理說可以,年輕人才進去了。幾天以後,這家公司便通知了年輕人去上班。後來經理說:“我看中你的是,你進我房間的時候敲了門。敲門說明你很懂禮貌,而懂禮貌,說明你有修養。”
禮貌是文明,人的素質和修養會體現在言行的每一個細節上。我們住處的單元鐵門都有彈簧,開啟後一鬆手,鐵門就會自動彈回關上。常有年輕人在前面走,打開了鐵門,你緊跟其後,剛到門前,他手一鬆,門“砰”地一聲,在你鼻子面前關上了。講禮貌應該是日常生活的常態,體現在小節甚至細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