酈道元的《水經注·河水注》中記載了這樣的一首五言詩:“生男慎勿舉,生女哺用脯;不見長城下,屍骸相支柱。”這首詩的意思是:“生了男孩掐死他,生了女孩用肉鋪來餵養她,你沒看見長城下面,它是無數男性的屍骨堆砌而成。”在封建社會中,人們往往是重男輕女,但是這首詩卻是向我們表達重女輕男的思想。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思想逆轉呢?說起來這都是因為秦始皇修築長城,雖然長城對於抵禦匈奴和保護農耕民族起了重大的作用,但是修長城的時候,秦朝的老百姓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很多人都累死在長城腳下。民間流傳甚廣的《孟姜女哭長城》就向我們反映了當時參與修築長城的徭役們的悲慘生活。但是孟姜女的故事一開始和長城並沒有關聯,是經過後世多次的版本迭代才形成如今的《孟姜女哭長城》。
孟姜女的原型是《左傳》中記載的杞梁妻。齊國的大夫杞梁戰死沙場,杞梁妻在郊外迎接丈夫靈柩,齊莊公派人前往弔唁,杞梁妻認為丈夫有功於國,在郊外弔唁有失禮數,後來齊莊公親自到杞梁家中祭奠。這裡的主人公是杞梁妻,故事發生在齊國,和長城毫無關聯。
兩百多年後,《禮記·檀弓篇》中又記載了這個故事,但是多加了一句話:“其妻迎其柩於路,而哭之哀。”雖然這句話很簡單,但是卻多了一個關鍵性的動作——哭。
到了漢朝,劉向所著的《說苑》裡基於杞梁妻的故事增加了一段話:“其妻聞之而哭,城為之阤,而隅為之而崩。”這裡新增了一個橋段,第一次出現杞梁妻將城牆哭崩的記載。
劉向的另一著作《烈女傳》中則是又增加了一個情節,杞梁妻將杞梁的屍體擺在城下,痛哭十天,而後城牆崩塌,杞梁妻將丈夫安葬後投水自盡。
到了唐朝,杞梁妻的故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知道,唐朝是一個民間文化非常發達的時代,話本、戲曲、民歌中都出現了有關杞梁妻的故事。十九世紀末期發掘出來的唐朝敦煌文獻《搗練子》中記載:“孟姜女,杞梁妻,一去燕山更不歸。”由此我們可以發現從唐朝開始,杞梁妻變成了孟姜女。不僅如此,唐朝有一個叫貫休的詩僧寫了一首詩,題目就是《杞梁妻》,全文如下:
秦之無道兮四海枯,築長城兮遮匈奴,築人築土一萬里,杞梁貞婦啼嗚嗚,上無父兮中無夫,下無子兮孤復孤,一號城崩塞色苦,再號杞梁骨出土,疲魂飢魄相逐歸,陌上少年莫相非。
這首詩不僅生動描寫了杞梁妻的悲慘遭遇,而且也將杞梁妻從齊人變成了秦人,杞梁也從大夫變成了築城的勞役民夫。自此,孟姜女的故事基本成型,孟姜女也和長城建立了密切的聯絡。
從歷史文獻的角度看,孟姜女哭長城完全就只是一個民間故事。漢朝王充的《論衡·感虛》中對杞梁妻哭崩城牆這件事表達了明確的態度:“夫言向城而哭者,實也;城為之崩者,虛也。”但這個民間故事流傳甚廣,它之所以收到老百姓的歡迎,是因為它代表了民間的輿論態度,封建社會老百姓沒有話語權,沒有像如今這樣可以表達個人見解的眾多平臺,所以人們借孟姜女的故事表達了對暴政的極度反感。這個故事裡的人物都是文化符號,秦始皇並非歷史上的秦始皇,而是中國封建史上所有暴君的文化符號,長城是所有暴政的文化符號,孟姜女是所有反暴政的文化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