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金山嶺長城享有"萬里長城,金山獨秀"之美譽

說到北京及周邊地區的長城,一般人馬上就會想起八達嶺長城、慕田峪長城、居庸關長城等。其實,在北京及周邊地區還有許多風光秀麗,各具有特色的長城。比如,金山嶺長城、司馬臺長城、扣箭長城和古北口長城等。

今天,我來與大家聊一聊金山嶺長城。我於2015年國慶節期間有幸瀏覽了此長城,之所以給大家推薦金山嶺長城,是因為它是萬里長城的精華地段,享有"萬里長城,金山獨秀"之美譽。

金山嶺長城,其實是位於河北承德灤平縣境內,但與北京市密雲區相鄰。因此,從行政區管轄劃分的角度來看,金山嶺長城其實不屬於北京市,只能將它劃分到北京周邊地區。

金山嶺長城也有許多榮譽稱號,比如它不僅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4A級旅遊景區,而且還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讀者應該記得在90年代初轟動全國的"飛人"事件——1992年11月15日亞洲"飛人"柯受良駕駛摩托車成功飛越了金山嶺長城。

金山嶺長城所在地海拔並不高,也僅有700米左右。登上金山嶺向北瞭望群山似洶湧澎湃之波濤、萬馬奔騰之壯觀;而向東遠望司馬臺水庫,湖面如鏡、水天一色;再向南眺望密雲水庫,庫水碧波粼粼、水光瀲灩。

金山嶺長城始建於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後由明朝愛國將領戚繼光擔任薊鎮總兵官時期(1567-1586)主持了更完善的續建、改建工程。

您如果在春暖花開之季來到金山嶺長城,整個金山嶺群山的山花爛漫,濃郁飄香,身處漫山遍野的五彩繽紛花海之中,彷彿置身於童話世界;而如果您盛夏光臨此地,群山遍地萬木蔥籠,空中雲霧飄渺,猶如身臨仙境;作者是在金秋時節飽覽金山嶺長城之美景和奇觀,金黃、火紅、翠綠等顏色的各種樹葉,以及漫山紅遍、色彩斑斕、層林盡染的群山而構成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真的讓作者沉醉其中、讓作者流連忘返,太陽落山後作者才下山返回旅館。

金山嶺長城蜿蜒曲折,視野開闊。此地的長城走勢逶迤險峻,兩側的視野非常開闊壯觀。許多攝影愛好者經常會來此地拍攝夏、秋兩季雨後的雲霧和彩虹,以及長城四季不同風格的日出日落等景觀。

因為,在這如詩如畫的由群山和蜿蜒曲折的長城所構成的天地間,處處都是美景,處處都會有奇觀。朋友!"不到長城非好漢"應該改稱為"不到金山嶺長城非好漢"!

金山嶺長城依山就勢、依山設險、憑水置塞,雄城起伏似銅牆鐵壁,而連綿起伏、錯落有致的群山中的座座山峰,在長城之外又為當地添加了一道天然的城牆。它橫亙在燕山支脈上,東臨司馬臺長城,西接古北口長城。金山嶺長城內外所在地都是高山峻嶺,陡峭挺拔,疊巒起伏、林海蒼茫。

金山嶺長城之所以呈現出高低隱現,氣勢磅礴,敵樓密集,雄偉壯觀的巍峨壯觀之景觀。這要歸功於戚繼光當時提出了"因地形,用險制塞"的建築設計原則,讓修建的長城隨山勢起伏,依高低平緩的不同狀況而採用不同的修築方式。

因此,親臨金山嶺長城的遊客,一定會發現它與其它地區的長城不同之處——凡是山勢陡峭之地,長城的城牆就會建的低矮;而凡是山勢比較平緩之地,長城的城牆就會建的高聳。

金山嶺長城的城牆下寬上窄,沉穩堅固。城牆的底部採用三四層的條石奠基,地基特別穩固;而城牆的上部則用長方形的青磚包砌,並用白灰砌縫,而牆體內則採用土、沙、石填方;此外,在長城敵樓的內部結構中,又分成單層或雙層木結構樓、磚結構樓、單拱樓、雙拱樓等建築形式。

各地的長城都以其雄偉的氣勢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矗立於中華大地上,金山嶺長城西起龍峪口,東至望京樓,全長10. 5公里,建於海拔700米高的山巔上,沿線有大小關隘6處,敵樓67處。每年的春、夏、秋、冬四季,都適宜於徒步旅遊和攝影,而且每個不同的季節,景觀風格都不同。

金山嶺長城的敵樓形狀各異,有方、圓、扁幾種,而在敵樓的頂部則有穹窿頂、船篷頂、四角攢尖頂、八角藻井等形式。

金山嶺長城蜿蜒在崇山峻嶺之中,沿山脊而建的長城不僅是一座文化藝術的寶庫,也是一座稀世珍寶。建造長城的工程之浩繁,氣勢之雄偉,堪稱當今世界之奇蹟。當您登上金山嶺長城的某個敵樓,遠望群山,不僅能目睹逶迤於群山峻嶺之中的長城雄姿,還能深刻地領悟到中華民族在建築建造上的智慧。

金山嶺長城也像國內其它地區的長城一樣,大都建在山嶺最高處,並且沿著山脊把蜿蜒無盡的山勢勾畫出清晰的輪廓,從而塑造出奔騰飛躍、氣勢磅礴的巨龍。

當您站在敵樓頂層,蹬高遠眺,憑古懷幽,此時您的腦海中一定會浮現出古戰場的金戈鐵馬、奮力拼殺的戰鬥場景。現代人的中國人,更應該努力學習和勤奮工作,為祖國的繁榮昌盛添磚加瓦。

金山嶺長城留存有許多的歷史與人文景觀,此地的障牆、文字磚和擋馬石是金山嶺長城的三絕。這些都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勤勞和智慧。

比如,體現金山嶺長城特色之—的障牆,是在城牆上橫砌的一種短(矮)牆,其主要的作用是保護士兵,以避免守城士兵暴露在外和抵擋來犯之敵的射殺。

此外,將軍樓指揮所是明代長城中難得一見的儲存相對完整的軍事指揮機構。在此處可東觀沙嶺口、西察磚垛口、北望支牆。

金山嶺長城為了能夠提供有完善的軍事防禦體系,為此建有障牆、垛牆、戰臺、炮臺、瞭望臺、礌石孔、射孔、擋馬牆、支牆、圍戰牆等,這麼多的層層設防的建築設施,最終達到固若金湯的防守效果,體現出古人在軍事指揮方面的知慧。

金山嶺長城特色之二文字磚,其中的文字是用模具壓印出的文字。而文字的內容主要是記錄年代和燒製單位的番號,應該是類似於在現代產品上印上生產企業的Logo以方便工程質量的責任認證。

與八達嶺長城上的遊人如織相比,此處的遊人並不多,特別適合於精遊長城的遊客。因為只有環境清靜,遊客才能細細品味、細心觀察每處的景觀。

金山嶺長城的特色景觀實在是太多,作者限於時間和攝影技術、當然也包括攝影裝置(5年前的手機解析度),無法為讀者全面而系統地介紹金山嶺長城。如果歲月能夠重回,讓我在眾多的長城中選擇首遊之地時,作者一定會首選金山嶺長城。

金山嶺長城不愧為"萬里長城,金山獨秀"之美譽。

15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同一天的週而復始,若不在哪裡留下抓痕,說不定會產生靜止的錯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