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在古詩詞中,我們經常會發現很多作品中的詞句總給人一種似曾相識之感,等查閱資料後才知,原來這些讓我們有莫名熟悉感的詞句都是借用或者化用前人的作品。就像唐代大詩人李商隱的名句“小姑居處本無郎”其實就是化用《青溪小姑曲》中的“小姑所居,獨處無郎”;晏殊《清平樂》中的名句“人面不知何處,綠波依舊東流”也是化用的唐代詩人崔護《題都城南莊》中的“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當然,以上舉的兩個例子,都是化用或者借用了前人的一兩句詩句,並不算誇張。在古詩詞中還有一個很特別的創作方式,這種詩詞全文都沒有作者自己獨創的詞句,全部都是借用或者化用前人的詞句,透過“啟、承、轉、合”的相關規則重新組合,形成一首新的作品。這種創作方式叫做集句。

集句這種創作形式最為流行的年代當屬宋代。因為前朝唐代將詩歌這一文學體裁發展到了巔峰,這也讓唐代詩歌數量眾多,為宋代文人寫集句留下了豐富的素材和資源。所以宋代很多文人其實都曾創作過集句,尤其是王安石更是酷愛寫集句,曾寫過長篇多至百韻二百句的集句。而豪放詞代表人物蘇軾,其實也是一位集句愛好者,他在19歲新婚時,最早試筆填詞的作品《南鄉子·寒玉細凝膚》其實就是集句。

而筆者本期要分享的蘇軾的這首詞,也是一首集句作品。閒來無事,蘇軾品讀唐詩後隨手便寫了下面這首妙詞,詞中每一句都出自唐詩。下面就來和筆者一起走進這首妙詞。

《南鄉子·集句》

悵望送春懷。漸老逢春能幾回。花滿楚城愁遠別,傷懷。何況清絲急管催。

吟斷望鄉臺。萬里歸心獨上來。景物登臨閒始見,徘徊。一寸相思一寸灰。

這首詞上闋起首兩句,分別出自杜牧的《惜春》和杜甫的《漫興九首 第四首》。寫的是詞人惜春傷懷的心情。現在的春日雖然花團錦簇,看著十分美好,但這美好只是短暫的,它終究會慢慢遠去。思及此詞人不由惆悵地望著手中的酒杯,內心泛起濃濃的傷春之意。但春天走了還會再回來,人生際遇坎坷,逐漸衰老,又能看到幾個春天?春的離去尚且還能回來,但人倘若老去便再難重來,在這樣的對比中,詞人哀傷的心情已然是躍然紙上。

上闋後兩句分別出自許渾的《竹林寺別友人》和劉禹錫的《洛中送韓七中丞之吳興五首其三》。此時詞人正是被貶黃州期間,雖然黃州現在正是百花綻放香滿全城的時節,但是詞人遠離家鄉遠離親人,承受著難言的離別愁苦,眼前的春日越是美好,越是襯托得詞人淒涼,這也不由引出了詞人的自述“傷懷”。這樣的情景本就足夠讓詞人傷懷了,奈何耳邊還傳來送別酒宴上清絲管絃奏出的離別之音。這更可謂是“雪上加霜”,讓詞人的心緒更為悲苦。

下闋前兩句,分別是出自李商隱的《晉昌晚歸馬上贈》和許渾的《冬日登越王臺懷舊》。這兩句旨在表達詞人對於故土的思念之情。詞人一生顛沛,但是內心卻始終未曾忘記家鄉故土,可恨人生際遇無常,現在的他又遭貶謫,距離家鄉越來越遠。在這樣思鄉情緒的感染下,登高飲酒之時,望極天涯,對於家鄉的思念更是深重。

最後兩句,分別出自杜牧的《八月十二日得替後移居譬溪館,因題長句四韻》和李商隱的《無題》。詞人此前公務繁忙,哪有時間登高遠望,現在被貶終於可以悠閒地登高眺望,將美好的春景一網打盡。這裡看似寫的是詞人的悠閒自在,但實際上表達的卻是詞人被貶,沒有辦法再一展抱負的痛苦。也正是因為是痛苦,所以詞人才在高處久久徘徊,愁緒縱橫。思鄉之情加上遭貶之苦,不由讓詞人肝腸寸斷,心如寒灰。

蘇軾這首詞全詞56個字用了5位唐代詩人的8個名句,信手拈來卻渾然天成,將詞人被貶後的愁思描繪得纏綿悱惻,讓人讀之心生戚然,可謂“神作”,只是因為它是集句所以才被後世所忽略。

很多人覺得“集句”這種創作方式就是一種文字遊戲,難登大雅之堂。實則不然,要想寫好集句,不僅要求作者對前人作品博聞強記,而且詩詞本身要遵循的韻律、對仗等原則它同樣需要遵守,最主要的是所有的集句都要圍繞主旨,做到和諧統一。

3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子曰:吾黨之小子狂簡!狂者進取亦要以禮節之,志向與實踐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