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始終。知所先後,則近道矣”。這段話的後半段,就是講述“止於至善”的部分,說的是懂得停下來才能穩定,穩定下來才能冷靜,冷靜後才能平心靜氣,平心靜氣後才能仔細考慮,仔細考慮後才能有所收穫。一個人的一生忙忙碌碌,要懂得止於至善的道理,才能頤養天年。

盈虧有道,懂得進退

“月有陰晴圓缺,花有朝開夕落”每個人的人生都有起伏和波瀾。人在年輕的時候為了遠大的理想或者改善生活條件而奮鬥不已,到了晚年開始走下坡路,就會領悟“止”的道理。如果前半輩子竭盡所能奮鬥過了,那麼就會明白自己其實已經達到了所能達到的、至善的狀態,即使重來一次,結果也不會比現在更讓人滿意。“至善”之下,要懂得“止”就是不再忙忙碌碌、終日營營,而停下腳步,舒心地過平靜安寧的晚年生活。

孔子的前半生一直奔走於列國之間,試圖說服諸侯國的君主接受他的政治主張二八仁政推行天下,然而在征戰頻繁的春秋時代,君主們雖然也會為仁愛的美好生活而心動,但是他們更渴望發展軍事力量獲得更多的土地,因此孔子在各國碰了一鼻子灰後又回到自己的家鄉。孔子是一個有大智慧的人,他明白自己其實在推行仁愛之說上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依然問心無愧。“至善”的關鍵其實不在於結果,而在於自己是否竭盡全力去做到最好。孔子知道自己已經達到了“至善”的境界,因此安安心心的在家鄉教授弟子、著書立說,晚年也可謂過得有滋有味,而道家的創始人老子也是如此。儘管對老子最終的歸宿眾說紛紜,流傳最廣的說法是他騎著青牛出關,從此逍遙人間,留下一部讓後人捉摸不透的《道德經》。

天將厚其福而報之

中國人愛講“積德”,一個人做善事做得比較多,即便不講“人在做,天在看”,“人在做”的時候人也在看,行善事的過程也是積累人氣、贏得別人的尊重與信任的過程,這樣在你需要幫忙的時候別人就會挺身而出。

江蘇的胡漢生老人一直以修車為主,收入菲薄,但他一直堅持捐款行善。每次修車只能掙一塊錢,每攢夠一萬塊錢,他就把積蓄下來的錢捐出去。在他的感染之下,當地成立了“漢生愛心互助協會”,收到來自各方的捐款40多萬,老人晚年也得到了社會的關愛。他用愛心輻射了社會,感動了社會,社會翻過來給予他回報,他晚年也得到照顧,而他一直縈繞於心的讓更多的人受到關愛和幫助的心願也得以實現。

“止於至善”是一種難能可貴的生命態度,一個人如果對自己的過往無憾於心,那麼他當然值得過安寧祥和的一生。人生奮鬥的目標應該定在“至善”上,但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享受安寧的光陰也可以 成為前半生拼搏的一種激勵。

7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魂靜則靈安,魂不守靜則靈必躁 |《道德經》2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