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公園裡,經常見到一些老人家在比劃著太極拳,動作行雲流水,飄逸自如,太極拳不僅可以舒筋正骨,還有強身健體的功效。
之後,這種包含了儒道兩家的哲學和理念為核心,武術、中醫、藝術等為結合的中華內家拳術在民間流傳。明萬曆年間,由山西武術家王宗嶽的著作《太極拳論》,才確定了這種古拳法的名稱—太極拳。
17世紀,“太極拳”又經過民間武術家陳王廷,在家傳武術的基礎上改良和發展,集各家武術之所長,融合中醫、周易、防身、健體等思想,彙編成一套新的拳法,這就是“陳氏太極拳”。
當時的“陳氏太極拳”,只在陳王廷世輩所居住的陳家溝內小範圍傳播,遠遠沒有現在這麼廣泛流傳,在這裡就不得不提“太極拳”的傳播和普及者—楊露禪。
楊露禪(1799年~1872年),名福魁,字露禪,祖籍直隸省廣平府,人稱“楊無敵”,楊氏太極創始人。
楊露禪在22歲時,還在縣城一家雜貨鋪做個小夥計。一天,縣城裡一個惡名遠揚的地痞,闖進了雜貨鋪隔壁的“泰和堂”藥房,強行要用低價購買藥房內價格昂貴的藥材,藥房掌櫃自是不允,兩人在藥房內吵了起來。
楊露禪也從隔壁跑來,和眾人一齊在藥房外圍觀看熱鬧,地痞與藥房掌櫃吵紅了眼,便一拳向掌櫃打去,掌櫃的用手輕輕地一格,地痞便向門外跌去,差點爬不起來。地痞見掌櫃的不是善茬,便灰溜溜的走了,楊露禪大為驚奇,這掌櫃的深藏不露,功夫竟如此了得。
楊露禪自幼便對武術有興趣,雖然學過些少林拳法,卻沒有得到少林真傳,也沒有遇到什麼武術名師。楊露禪當時便誠心向掌櫃誠心討教,並問其拳法的來歷。
掌櫃的見楊露禪態度誠懇,便告訴楊露禪這種拳法叫“綿拳”,又稱“太極拳”,自己的功夫還不到師傅的萬分之一。掌櫃的原籍河南焦作溫縣陳家溝,在他的家鄉很多人都練習這種拳法,其中的陳長興師傅,太極拳法天下第一。
楊露禪從掌櫃口中套出了這些資訊,不過要學習這種拳法,就必須要去陳家溝,楊露禪當即回家拜別了母親和妻子,前往陳家溝。
楊露禪為什麼這麼著急趕去陳家溝?原來在封建社會,人若想出人投地,要麼才高八斗,要麼武冠天下,文和武總得有一樣出眾,將來不論找工作,還是賺錢養家都比較容易。楊露禪不願一生做個小夥計,雖然好武但也沒有碰到什麼良師,胸中空有滿腔報負也無處施展,聽到有這麼個學武的好去處,自然急不可耐的趕去了。一旦成為武林高手,那可是自己名揚天下的好機會!
楊露禪心急火燎地趕路,從廣平府到陳家溝近千里路,他只花了五天,一到陳家溝,立即就找上了陳長興家。
陳長興(1771年~1853年),陳氏十四世孫,陳氏太極拳主要傳承者,對家傳太極拳有很深的造詣。陳長興年輕時曾走鏢山東,後來回到老家陳家溝培養、傳授家族後輩拳法。陳長興的馬步扎得非常穩,無論旁人怎樣推都紋絲不動,人稱“牌位大王”。
楊露禪的突然拜訪和提出拜師學藝的意願,不出所料的被陳長興拒絕了。楊露禪沒有灰心,繼續留在陳家溝,多次找機會向陳長興提出拜師的請求,都被陳長興嚴厲的拒絕了。
由於古代的武藝屬於稀缺資源,一般都在家族內傳播,極少外傳;而且徒弟也不是隨便亂收的,要一段時間對學徒人品、資質、品性的考察,楊露禪被拒實屬情理之中。
為了混進陳家,楊露禪扮成乞丐,裝成啞巴,在陳長興沒有認出他的情況下,成了陳家的僕人。楊露禪就在陳家藉著端茶倒水,幹些雜活的各種機會,看陳長興教家族弟子練功,並在晚上將白天偷看的拳招,偷記的口訣暗暗練習;楊露禪就這樣在陳家裝聾、作啞、充愣地呆了兩年,這就是“楊露禪陳家溝偷拳”的由來。
一日夜間,陳長興教眾弟子習武,示範至精妙之處,楊露禪忘了自己是個啞巴,情不自禁叫了聲“好”,這下才被陳長興等人發覺。楊露禪被眾人團團圍住,並被揭下了臉上面罩,陳長興這才知道,原來此人便是兩年前拜師未遂的楊露禪。或許是兩年間的相處有了感情,又或是陳長興對楊露禪拜師的堅定所感動,陳長興最後收了楊露禪為徒,從此楊露禪就在陳家溝安定了下來。
這一安定就是六年。六年時間裡,楊露禪勤學苦練,為陳長興鞍前馬後的效力,也得到了陳長興的不少指點。六年學藝期滿,楊露禪拜別師傅,回到家鄉廣平府。當時的直隸省廣平府,習武之人不在少數,以為自己學有所成的楊露禪,一與人交手便輸了。大惑不解的楊露禪認為是自己功夫沒學到家,便又回到陳家溝,他認為只要自己認真學習,刻苦鑽研,師傅一定會傳真功夫給他。
然而,從前拜師學藝,師傅教徒弟都會留一手,陳家真正的太極拳拳法,只傳嫡系子弟,楊露禪一個外來人,如何學到“太極拳”的精華,只能學些皮毛和基本功。
一轉眼,楊露禪又在陳家溝呆了六年,趕在春節前,楊露禪回到老家廣平府,一是思家心切,二是在外太久了。楊露禪一到家,立馬便有人來找他較量。
幾場切磋,幾個對手,楊露禪都沒有吃虧,心裡不禁暗自得意,此時,有人聽說楊露禪學了12年太極拳,便派人來請楊露禪去自己家中切磋切磋,這個人便是武禹襄。
武禹襄(1812年~1880年),武氏太極拳創始人,楊露禪的同鄉,比楊露禪小13歲,出身於官宦之家,好習武。
二人前前後後切磋了幾場,只是平手,楊露禪沒想到自己練了12年的太極拳,竟然還比不上初學乍練的武禹襄,不覺得有些氣餒,不過他還是沒有對太極拳放棄希望,於是三度動身前往陳家溝。楊露禪最終能成為“太極宗師”,正和他這種執著的精神和加倍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陳長興沒料到這個小夥子還會回來,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陳長興此次把太極拳的精要部分毫無保留地傳給了楊露禪。楊露禪又在陳家溝呆了三年。臨行前,陳長興語重心長的對楊露禪說道:你的拳法嫻熟,功夫罕逢對手了!此時從楊露禪初到陳家溝拜師學藝,至他學成離開,已經整整一十八年了,楊露禪也40歲了。
另一種說法是,楊露禪第三次到陳家溝是帶著錢去的,而資助楊露禪的正是武禹襄,因為武禹襄要求楊露禪,當他學成真正的太極拳後要教他。
當楊露禪再回廣平府後,已經是今非昔比,脫胎換骨了。找上門的對手與他切磋,沒過幾招被他直接打敗。陳長興一共教了楊露禪十套拳法,這十套拳法由易變難,循序漸進,在實戰中能發揮出極其厲害的效果,楊露禪一躍成為絕頂高手。
但在當時,習武之人可供選擇的職業不多,但武禹襄的二哥在京城當官,在他的推薦下,楊露禪到京城一家姓張的富豪家當武術教席,教授那些想考取武狀元功名的富家子弟習武。當時的張家也請了多名武術教席,個個都是身材魁梧,腰大膀圓的大漢,楊露禪瘦小的身材,讓張家主人頗有輕視之意。
一日張府家宴,楊露禪的座位在席間最下首,楊露禪也不爭辯。席間,張姓富豪有讓楊露禪出醜之意,想讓楊露禪和府內武師比武,在楊露禪乾脆俐落地擊倒了兩名高大的武師之後,張姓富豪大為震撼,立即請楊露禪上座。但楊露禪不恥其為人,當眾揚長而去,但這一戰也將楊露禪的名聲打響了。
很多人慕名而來,找楊露禪切磋,都被楊露禪擊敗了,從此就得了個“楊無敵”的稱號。儘管楊露禪與世無爭,不奪名利,不過麻煩還是找上門來了。當年的北京城,也是武術界的臥虎藏龍之地,其中有位名列“清末十大高手”之一的董海川,聽說楊露禪“無敵”之名,便生出較量之心。
董海川(1797年~1882年),原名董明魁,直隸省廊坊文安縣人,八卦掌的創始人。董海川因在老家犯了命案,為逃避罪責流落京城,聽說楊露禪名頭很大,就想和楊露禪比試一番。兩人幾經交手,都是以平手告終,最後兩人也成了好朋友,並各自開創門派,董海川也變得非常出名。
之後,在武禹襄二哥引薦下,楊露禪又前往端王府,出任大清旗營武術教官,那時候只說教“綿拳”,並不叫“太極拳”,而且只教旗人,不教漢人,旗營內只教近八旗,不教外八旗。
楊露禪教拳時,由於這些人大多都是王公重臣、皇族貝勒,生活奢侈散漫,又體弱多病,吃不了練拳的苦頭,楊露禪只能將太極拳中難度較大的動作儘量簡單化,動作柔和易練,適何任何年齡段的人練習,這就是現代“楊氏太極拳”的前身。
後來,又經楊露禪子孫後代的修改,最終定型為“楊氏太極拳”現代版,並發展成大小套路。此拳法一出,立即在京津地區傳播開來,影響甚大,學習者日益增加。
由於太極拳早期只在上層社會中流傳,習武者多為官宦世家,富商豪強的子弟,直到朝廷腐敗,經楊露禪的親傳弟子,再傳弟子慢慢向民間傳播開來。
到了當今社會,太極拳已衍生出多支流派,如楊式、武式、吳式、孫式、和式等,而“楊氏太極拳”是流傳最廣的,楊露禪為太極拳的推廣和普及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若是楊露禪當年沒有這麼執著,沒有“三入陳家溝”,那麼他就學不到“陳氏太極拳”,也領悟不到“陳氏太極拳”的關鍵精華部分,作為“國粹”的太極就不會出現,也就沒有今天中國的太極拳這項體育運動了。
楊露禪為了自己喜歡的太極拳,吃盡千辛萬苦,拜師學藝,這份精神不正值得成為讓我們學習的榜樣麼?人生有多少個18年,一般人真的受不住這種苦,而楊露禪不僅捱了過去,還一舉成為舉世聞名的“太極宗師”。
“太極”作為根深蒂固的民間運動,並不是單純的由武術演變而來這麼簡單,更包含了人們的生活態度和哲學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