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知道,家喻戶曉的小說《水滸傳》裡,有一位“小旋風”柴進,家中有太祖皇帝御賜的“丹書鐵券”,也就是我們民間俗稱的“免死金牌”。
柴進
柴進雖然是小說中人物,但“丹書鐵券”卻是有歷史依據的。那麼為什麼他會有這一優待呢?正是因為,小說設定中,他是後周世宗柴榮的嫡系子孫,而宋朝的天下,是宋太祖趙匡胤受柴家“禪讓”而來的。
柴榮
現在的人聽過柴榮名字的可能不算多,但實際上,柴榮從繼位,到個人生活,到身後事都是很有故事的一位皇帝,也是能文能武、功績卓著的一代英主,可惜在位太短,最終為宋朝做了嫁衣,自己則被淹沒在了歷史的長河中。如果他年壽足夠,能完成自己的宏願,中國近一千年的歷史或許都將大大改變。
一、外姓繼位,史所罕有所謂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強盛的大唐落幕後,中國一度陷入了割據分裂的情況,稱為五代十國時期,後人有一首小詩:“朱李石劉郭,梁唐晉漢周。 都來十五帝,擾亂五十秋”,形容的就是五代十國時期朝代更迭迅速,皇權交接混亂的一個局面。
柴榮是後周第二位皇帝,繼的是後周太祖郭威的皇位。你沒看錯,他姓柴,後周太祖姓郭。因為後周太祖本來不是他的父親,而是他的姑父。
郭威
後周太祖郭威出身寒微,後來娶了柴氏,柴氏美麗且對丈夫傾囊相助,夫婦感情甚篤。柴榮是柴氏的侄子,年少之時就去投奔姑姑姑父,因此被郭威收為養子,一度據說也改姓過郭,不過最終歷史記載,都是稱其柴世宗,其自己的子嗣也都姓柴。
郭威自己曾經有子嗣,但因為受到後漢皇帝猜忌,在權位鬥爭中所有家眷都被處死,後來登基後,再生的也只有女兒,沒有兒子,所以傳位給了柴榮。
柴榮
柴榮雖然被收為養子,但到底跟郭威是沒有血緣關係的,縱觀中國歷史,身為外姓親族而能繼承皇位的,柴榮即使不是唯一,也相當罕見。有人也許會問,郭威為什麼不傳給跟自己有血緣的同宗侄子,甚至外孫呢?
據筆者推測,第一,郭威是個重感情的人,他登基後柴氏已死,他終身未再立過皇后。而柴榮自幼就跟著他南征北討,他言談間,稱呼柴榮為“澶州兒子”,這個稱呼很微妙,既顯示了不是親生兒子,而且大家都知道這一點,可又隱隱透著父子親情,在“最是無情帝王家”的古代,可謂殊為不易。
第二,柴榮確實有才華。史料記載,後人對他的評價中,都是年少就顯出練達的才幹,善於騎射,也略通書史黃老之學,而後又追隨郭威多年,處理事務,例如其在澶州任內,受評為“為政清肅,盜不犯境”,深受官民倚信,所以郭威知道他的能力,也知道唯有傳位給他,是對天下最好的選擇。
所以郭威的選擇,是對自己志向、精神的繼承,是對國家、百姓的負責,而不是囿於狹隘的宗族觀念,非要自私地繫結自己的基因,這份胸襟,便是千年後的今天,很多人也是做不到的。
二、少主孤臣,力排眾議柴榮剛剛繼位,龍椅還沒坐熱,便遇上一大挑戰。早在太祖郭威在位時,北漢之主劉崇便常常率軍南犯,卻都被挫敗,此次聽說後周大喪,立刻親率大軍三萬,又聯合契丹兵力萬餘人,氣勢洶洶,再度南下進攻。
周世宗聽說敵軍來犯,打算親自率兵決戰,受到眾臣勸阻,包括歷任四朝十君,皆為將相、三公的元老馮道。當時的資訊不發達,戰爭雙方對對方的虛實不瞭解,往往都要靠推斷和猜測,後周群臣都說,劉崇屢次進犯都沒佔到什麼便宜,這次大概也是小打小鬧,不會親自來的,陛下新近繼位,人心未穩,派個將領抵禦就可以了,不宜御駕親征。而世宗回答,北漢之主趁我朝國喪,我又“年少新立”,肯定會親自率軍前來,我不可不去。馮道又上來爭執,世宗說,昔日唐太宗安定天下,從來都是親自出徵,我如何敢苟且偷安?馮道說,不知陛下您能做唐太宗嗎?世宗惱怒,安排馮道前去守陵。眾臣之中唯有宰相王溥贊成親征,世宗聽從了他的諫言。
柴榮於是揮軍北上,在高平之南巴公原(今山西晉城巴公鎮)與北漢軍決戰,初時周軍後軍未到,北漢主劉崇見周軍兵少,還十分驕縱,說“早知道這樣,我自己帶著漢軍來就好了,哪裡還用得著契丹人?這一戰打下來,不但能打敗周國,也能讓契丹人心服”。及至交戰,周軍右軍的樊愛能、何徽等人不戰而逃,部眾亦潰退,陷周軍於危機,危急時刻,柴榮自引親兵,身先士卒,冒著戰場上的亂箭督戰,於是士氣振作,斬殺了北漢的大將張元徽,大敗北漢。到晚上,周軍後軍抵達,柴榮將兵力整合,追擊北漢至高平,劉崇潰逃,遺棄的屍首、輜重幾乎堆滿山谷。先前聯合的契丹兵力見勢敗如此,也就不再介入,自行率軍撤走了。
事實證明,柴榮對劉崇會率兵親來的判斷是正確的,而群臣對他的勸阻,某種意義也不能說沒有道理,例如樊愛能、何徽等人不戰而逃的行為,正是五代時期人心不穩、軍法積弊的反映,當時也的確陷周軍於險境。
而為什麼周世宗的決心,會受到群臣的反對,根本上還是因為戰略思想高度的不同。眾人的見識,大抵是苟安自保,像馮道朝秦暮楚,侍奉四朝十君,在當時還頗為受人稱道,就是這種思想風氣的說明,從這種思想出發,如果柴榮當時派個將領守衛,或勝或敗,就算丟一點土地,也總不至於威脅到自身的生活。而柴榮本人,卻是有建功立業,匡扶天下的志向的,所以他寧可以身犯險,也要打這一仗,這就是所謂的“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吧。
高平之戰,確保了中原王朝的版圖,為不久之後的北宋統一打下了基礎,也鞏固了柴榮本人的地位,戰後柴榮為整飭軍紀,斬殺了樊愛能、何徽等七十多名臨陣脫逃的將士,同時對作戰有功的李重進、張永德、趙匡胤等人給予重賞。五代驕兵自重,不聽上令的習氣為之一整,始知畏懼。
三、雄心壯志,勵精圖治古人都有對“天數”的迷信,柴榮也曾向精究術數的左諫議大夫王樸問自己的年壽,當時王回答,大約有三十年。柴榮聽了十分欣喜,說:如果真像你說的那樣,我用十年來統一天下,十年來安養百姓,十年來創造一個太平盛世,夠啦!
王樸
為實現這一目標,柴榮勵精圖治,廣開言路。他採納王樸在《平邊策》中的建議“攻取之道,從易者始”,在統一方面制定了“先南後北”的戰略,先後徵後蜀,伐南唐,迫使南唐中主李璟去帝號自稱“國主”,也讓其之後的北伐後顧無憂。
柴榮出身民間,早年行商,深知百姓疾苦,在位期間,獎勵農耕,興修水利,史載,顯德元年鄆州界黃河決口,“數州之地,洪流為患”。柴榮於是派宰相李谷監築河堤,徵派民夫六萬人,只用了三十天就修繕完工。
柴榮另外一個重大政治舉措是“限佛運動”。五代時期,佛教盛行。宗教本為撫慰人心,但在當時,已經達到與國家爭利的地步。僧尼不耕種、不參軍,百姓還有消融銅錢而鑄佛像的風氣,因此都損害了國家的經濟與兵源。於是柴榮提出改革措施,下令譭棄大量寺院,只留下前朝帝王賜予匾額的重點佛寺,並銷燬銅製佛像來鑄造銅錢,給民眾一定日期,讓其上交銅製佛像,由官府收購,同時對僧尼出家提出嚴格限制條件,必須要通曉一定數量的佛教經典,才能出家,否則以定罪論。
此舉引起朝臣議論,柴榮的回答也很有意義,他說:佛的精神是以善道度化世人,秉持善道,就是在心中供奉佛祖了。何況,我聽說佛祖的慈悲,即使頭顱、眼睛都不吝於佈施他人,又怎麼會吝惜一座塑像呢?若我的身體可以拿來救濟天下百姓,我一樣也不會吝惜啊。
文化方面,柴榮雖然談不上飽讀詩書的大才子,但也頗能學以致用,曾經讀唐代元稹的《均田表》而受啟發,命人按表製成《均田圖》賜給諸道節度使、刺史,其同樣重視文教,命人修編修前朝君主實錄,又多次親臨史館視察藏書,下詔賞賜獻書之人。
在柴榮統治末期,後周的疆域已經得到了大大拓展,地方生產逐漸得到恢復,國富民強。
四、壯志未酬,含恨而終燕雲十六州
如果對宋代有了解的人,一定對“燕雲十六州”這個名詞不陌生,燕雲十六州,又稱幽雲十六州、指的是以幽州(今北京)和雲州(今山西大同)為中心的一大片領土。這塊領土唐朝時屬於中國版圖,在五代的後晉時期,被臭名昭著的“兒皇帝”石敬瑭割讓給了契丹。
因地理原因,燕雲十六州自古是中國北方的門戶,失去這片領土,就造成中原王朝無險可守,富饒而脆弱的平原地區直面遊牧民族的騎兵,好比只能養育兒女卻無法保護兒女的痛苦母親。明代最初建都南京,後來遷都北京,也是因為這一處的軍事戰略地位。
柴榮自然也懂得這一地方的意義,因此在顯德六年,御駕親征,北伐幽燕。遼國各州刺史或投降,或被擒,周軍僅用四十二天,便收復了邊界城邑三關三州十七縣。然而,就在柴榮想要乘勢繼續進兵時,突然身染急病,不得不班師回朝。
有軼史稱,當時柴榮意氣風發,登高視察,有當地百姓來進獻牛酒禮物,柴榮便問當地百姓此地名稱,百姓回答:此地叫做病龍臺。柴榮聞言黯然,當夜就開始生病。另有史載軼事,說柴榮年少時,曾夢金甲神人,以傘覆身,到臨去時,卻又做一夢,是那金甲人前來收傘。
此等軼事,是真存在過,還是後世附會,都不得而知了,無可避免的情況是,這位雄心壯志,身必躬親的一代英主,真的病了,而且病得很重,在回到開封之後的一個月,就帶著無盡遺憾去世了,年僅三十九歲。
此時,據他繼位,僅僅五年半時間。有後人評論,王樸當時說的“三十”之數,把三十拆開,便是“五六”,是知道柴榮只有“五六年”壽命了,一種婉轉的表達。不管王樸是真的“婉言之耳”,還是討主上歡心的奉承,柴榮終歸是當了真,真心實意說出那句“十年開拓天下,十年養百姓,十年致太平” ,三十年無一分私心留給自己,全投給了家國,此時看來,格外令人心酸。
柴榮曾有長子,但在郭威的家眷被後漢誅殺的事件中,柴榮的兒子們也在一起,未嘗倖免。這曾經讓他外姓繼位的“幸運”也成了不幸,導致柴榮病逝時,所存子嗣年紀最大的只有七歲。五代亂世,恩義比不上利益,沒人有耐心等七歲的小皇帝長大,於是柴榮死後第二年,發生了“陳橋兵變”,趙匡胤“黃袍加身”,建立了北宋。
結語宋代修史者給予了周世宗柴榮很高的評價。薛居正稱其“神武雄略,乃一代之英主”,“仙去之日,遠近號慕”,歐陽修寫道:“世宗區區五六年間,取秦隴,平淮右,復三關,威武之聲震懾夷夏。”然而,終歸因為其年壽不永,沒有成為統一的中原王朝的開國大帝,其成果大多被宋朝繼承而去,本人卻在歷史上不算知名。
幽雲十六州也成為了中華歷史上的切膚之痛,有宋以來一直想要收復,卻從未完全達成,導致宋朝北方一直深受遊牧民族的軍事威脅,乃至有“弱宋”之稱,最終被越逼越南,覆亡於少數民族政權。直到明朝建立,才被中原王朝再度收回。
每當思及於此,筆者常想,若是天假以年,後周世宗是否能收復幽雲,免除或至少降低四百年外族侵擾,改變整個歷史程序呢?
壯志未酬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