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中國戲曲起源於原始祭祀歌舞,後來逐漸加入說唱、歌舞、和其它的表演形式,到了唐玄宗時期,中國戲劇飛躍發展,戲劇藝術逐漸形成。

唐玄宗李隆基被稱為戲曲的鼻祖。

到了元朝時期,戲曲走向成熟,出現了一大批的戲劇創造者和作品。

如關漢卿的《竇娥冤》。

馬致遠的《漢宮秋》(寫的是王昭君)、《趙氏孤兒大報仇》。

明清時期戲曲走向繁榮,明代最著名的作家就是湯顯祖和他的《牡丹亭》(中國版的“人鬼情未了”)。

《牡丹亭》透過杜麗娘和柳夢梅死生離合的故事,歌頌了反對封建禮教,追求幸福生活的反抗精神。

崑劇《牡丹亭》

崑劇《牡丹亭》

清代戲曲走向鼎盛,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為了慶賀乾隆八十大壽,四大徽班進京,後來形成了國粹“京劇”。

出現了著名的京劇演員,程長庚、楊月樓、譚鑫培、梅蘭芳等等。

戲服

為了更好的表現戲中人物的身份、地位和喜怒哀樂,戲服應運而生。

放置戲服的戲箱,也稱為“衣箱”,分成五類:

大衣箱(文戲服)。

二衣箱(武戲服)。

三衣箱(配件、內衣、腳服)。

盔箱(首服)。

旗把箱(道具)。

一桌“梳頭桌”,放置化妝物品。統稱“五箱一桌”。

蟒袍

大衣箱,包括有各種長短袍服,如蟒袍、官衣、開氅、帔等等。

"蟒"是戲臺上龍袍、蟒袍的簡稱,是帝王將相等在正式場合穿用的禮服,模仿明代蟒衣樣式製成。

蟒袍的顏色分為上五色和下五色。

紅、綠、黃、白、黑,稱為"上五色",多為男演員所用。

紫、粉紅、湖綠、深藍、古銅色,稱為"下五色",多為女演員所用。

紅蟒--宰相的服飾.

白蟒--儒將,如周瑜。

黑蟒--包青天的定製。

頭戴黑來身穿黑,

渾身上下一錠墨,

黑人黑麵黑無比,

馬蹄印長在頂門額。

黃蟒--帝王

《長生殿》

綠蟒--忠義之人,如關羽。

戲曲中人物角色,分為生、旦、淨、醜。

生行

武生:主要扮演的是勇猛戰將或是綠林英雄。

《定軍山》

老生:主要扮演帝王及儒雅文弱的中老年人。

小生:主要扮演年輕英俊的男性角色。

紅生:專指勾紅色臉譜的老生。

旦行

青衣(正旦):端莊嫻雅的女子。

青衣旦大多演的是苦命的女人,如《竇娥冤》中的竇娥,《蘇三起解》中的蘇三。

青旦

花旦:天真活潑的少女或性格潑辣的少婦。

花旦《貴妃醉酒》

花旦《貴妃醉酒》

花旦《貴妃醉酒》

《四郎探母》

武旦:扮演勇武的女性人物,特別是打出手。

武旦

刀馬旦:擅長武藝的青壯年婦女,不用打出手。

刀馬旦最典型的就是穆桂英。

老旦:老年婦女。

老旦

淨行

淨行俗稱花臉,又叫花面。一般都是扮演男性角色。

淨行可分為正淨(大花臉):地位較高,舉止穩重的忠臣良將。

正淨

副淨(二花臉):俗稱架子花臉,大多扮演性格粗豪莽撞的人物。

武淨(武花臉):以武打為主的角色。

醜行

醜行又叫小花臉、三花臉。

文丑:伶俐風趣或陰險狡黠的角色。

武丑:精明幹練而風趣幽默的豪傑義士。

戲曲服飾文化不但在戲曲中應用,也被電影、電視、舞蹈等其它藝術形式所借鑑。

如電視劇《那年花開月正圓》中周瑩的服飾,就借鑑戲曲的服飾。不同顏色的服飾在不同的場合使用。

模特走秀也借鑑了戲曲的服飾。

8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金瓶梅》:幫閒文人傍色傍嫖傍吃還傍惡  難道真是下流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