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公元1127年(靖康二年),金國大舉入侵北宋,並且還俘虜了徽、欽二帝,後世的歷史學家稱之為“靖康之恥”、“靖康之變”,無數的名士更是悲痛欲絕,尤其是當時著名的詞人朱敦儒,事後寫下了很多的感傷之作,以此來訴說內心的苦悶,還有對於未來的擔憂,特別是那首《減字木蘭花·劉郎已老》,寫得不僅傷感,同時也非常的孤獨,字裡行間充滿了憂愁。

當時朱敦儒46歲,雖然他跟隨很多人逃離了京城,前往江寧(江蘇南京),可是他比任何人都要更加的傷感。所以這首詞不僅僅是描寫個人的悲苦人生,更多的是體現出了詞人的家國情懷,還有對於現實最深情的描寫,從開篇到結尾,每一句都寫得很感人,讀來也是讓人感慨萬千。

劉郎已老。不管桃花依舊笑。要聽琵琶。重院鶯啼覓謝家。

曲終人醉。多似潯陽江上淚。萬里東風。國破山河落照紅。

這首詞寫得很巧妙,通篇暗用典故,以此來訴說人生的無奈,其實對於古人來說,到了中年之後,如果生活不順的話,便會認為自己老了。其實四十六歲,放在今天的話,還不算太老,可是古人不這麼認為,會覺得生命快要走到終點,人生也快要結束了,那種感傷之懷油然而生。

“靖康之恥”讓朱敦儒陷入了無邊無際的悲痛之中,再加上自身的年紀,種種的因素,讓他在這首詞中,寫出了一種孤獨之感,每一句都寫得很憂愁,所以讀這樣的作品,最是能夠體會到詞人的無奈,還有骨子裡的悲痛之苦。雖然這首詞只有寥寥數語,可是每一句都直擊人心,有著一種淡淡的憂傷。

詞的上片第一句就暗用典故,詞人自比劉郎,那這裡的劉郎所指的是唐朝詩人劉禹錫。現在劉郎已經老了。外面的桃花依舊還在笑著春風,第二句同樣引用了典故,出自於唐朝詩人崔護的《題都城南莊》的詩句:“桃花依舊笑春風”。現在我只想聽聽琵琶。於是我越過重重深院在那鳥語花香的院庭院中尋覓謝家。這時原謝家是指謝秋娘,泛指古代的歌女。

下片則是進一步地描寫了心理的變化,寫得也更具有感染力,正所謂曲終人醉。聽過一曲琵琶,讓我更加的傷感,好像是當年潯陽江上的白居易,淚水打溼了我的衣裳。在這幾句中,同樣很巧妙地融入了白居易作品中的詩意,也就使得這整首詩更加立體。萬里東紅浩蕩,破碎的河山被如血殘陽所映照,看了讓人無比的孤獨,也無比的傷感。

朱敦儒這首詞處處引經據典,可謂是寫出了新意,同時整首詞都是在訴說人生的悲苦,還有對於未來的擔憂。其實詞人生活很苦,當他面對人生的變故,還有北宋的滅亡,讓他很是傷感。所以這首詞從開篇就流露出了感傷之懷,詞人寫得也很深情,正是由於悲苦,才在作品中處處能夠感受到那份孤獨之感。

北宋原本很強大,可是到了後期,卻開始出現了很多的問題,尤其是宋徽宗不理朝政,為日後的悲劇埋下了伏筆,直接導致了後來的悲劇。朱敦儒是那個時代的名士,對於國家有著深沉的愛,自從逃離京城,去到江寧之後,他就一直活在悲痛之中,以至於在這首《減字木蘭花·劉郎已老》一詞中,他把那種感傷之懷,還有對於人生的無奈,全部融入進了作品中,所以讓這首詞處處充滿了憂愁,每一句都很孤獨。

17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李清照一首很有趣的小令,不僅有人物還有對話,寥寥數語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