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蘅塘退士在《唐詩三百首題辭》中自信地寫道:“諺雲:“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民國古香書屋鉛印本《唐詩三百首》卷首)這句酷似廣告詞的“諺語”,隨著《唐詩三百首》的一再重刊而廣為流傳。

《唐詩三百首》共八卷,是清朝孫洙、徐蘭英夫妻編著,成冊於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光緒年間有陳婉俊、章燮補註本。

孫洙,字臨西,一字苓西,號蘅塘,晚號退士,祖籍安徽休寧縣。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生於無錫。他早年入京師國子監學習,乾隆九年(1744年)中舉,乾隆十一年出任江蘇上元(今江寧)縣學教諭。孫洙於乾隆十六年中進士後,歷任順天府大成縣知縣、直隸盧龍縣知縣、山東鄒平縣知縣、江寧府學教授等職。著有《蘅塘退士稿》。

徐蘭英,孫洙繼室,曾得過欽賜“江南女士”的雅號。孫洙把四萬八千九百多首唐詩進行了全面的梳理和審閱,這項工作是浩大,得到了繼室夫人徐蘭英的幫助。

有意思的是,《唐詩三百首》最有名的注本也是位才女注的,她就是桐城派大師姚瑩的外孫李世芬的妻子陳婉俊,字伯英,自稱上元女史。上元女史題稱《唐詩三百首》“為蘅塘退士定本,風行海內,幾至家置一編。”

看來古代才女是很多的,只是顯名的少而已。

章燮,建德人,號雲仙。

《唐詩三百首》有一個作者自序(題辭),我們讀一下。

世俗兒童就學,即授《千家詩》,取其易於成誦,故流傳不廢。但其詩隨手掇拾,工拙莫辨。且止五七言律絕二體,而唐宋人又雜出其間,殊乖體制。因專就唐詩中膾炙人口之作,擇其尤要者,每體得數十首,共三百餘首,錄成一編,為家塾課本。俾童而習之,白首亦莫能廢。較《千家詩》不遠勝耶?諺雲:“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請以是編驗之。

乾隆二十八年春,孫洙因蒙學讀物《千家詩》編選不甚完美,“隨手掇拾,工拙莫辨,且止五、七律、絕二體,而唐宋人又雜出其間,殊乖體制”,“因專就唐詩中膾炙人口之作,舉其尤要者”,與繼室徐蘭英合編《唐詩三百首》,共選唐代七十七位詩人所作唐詩三百餘首,於乾隆二十九年完成,署名“蘅塘退士”。因其裁體完備,風格各異,代表性強,通俗易懂,廣為流傳,至今依然興盛不衰。清咸豐二年(1852)小石山房刻本問世。

從《題辭》中可看出,他編《唐詩三百首》,是為“世俗兒童就 學”編一本“家塾課本”,“俾童而習 之”,“白首亦莫廢”。孫洙認為供兒童學習的《千家詩》雖然容易背誦,“故流傳不廢”,但詩選得不精,“其詩隨手掇拾,工拙莫辨”;“且止七言 律絕二體”,選入的詩體裁過於單一。孫洙還認為,《千家詩》編輯的體例也很不合理,“而唐宋人又雜出其間,殊乖體例”。

孫洙編《唐詩三百首》,是想把選編的唐詩集,作為學詩和寫詩的入門嚮導。 他在《題辭》中說:“諺雲: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請以是編驗之。”他編詩集的思路是正確合理的。他以唐詩為根本。雖然歷史上的每個朝代都有著名的詩人,但唐朝的詩歌是詩的黃金時代,更是中國文學史上詩歌的巔峰。和其他朝代相比,唐朝的詩歌不僅數量多,優秀作品多,而且傑出的詩人也多;沒有哪個朝代能相媲美。而且,唐詩對後來詩歌的影響也是最大的。孫洙在唐詩中選出各種體裁的詩,“每體得數十首,共三百餘首,成一編”。

卷一,五古三十七首,樂府七首;

卷二、卷三,七古二十八首;

卷四,七言樂府十三首;

卷五,五律八十首;

卷六,七律樂府五十四首;

卷七,五絕,、府三十七首;

卷八,七絕五十一首、樂府九首。

《唐詩三百首》中所涉詩體,有古詩、律詩、絕句、樂府四體。下面對上面四種詩體的解釋來自王力先生的《詩詞格律》。

古詩:也叫古體詩,古體詩沒有一定的標準,凡不受近體詩格律束縛的,都是古體詩。

律詩:近體詩的一種,律詩的韻、平仄、對仗都有很多講究。格律很嚴,故叫律詩。

絕句:絕句分為古絕和律絕。古絕可以用仄韻,不受近體詩格律約束,可以歸入古體詩。律絕受格律約束,是近體詩。由於《唐詩三百首》中古詩與絕句各自為體,那麼他所選的絕句應該都是律絕。

樂府:產生於漢代,本來是配音樂的,到了唐代以後,文人摹擬這種詩體寫成的詩,也叫“樂府”,樂府可入律可不入律,入律的是近體詩,不入律的是古體詩。所以《唐詩三百首》裡,古詩、律詩、絕句後面都有樂府。

《唐詩三百首》問世後,世人只知道是“蘅塘退士”是編定者,而不知道具體是誰,以至於民國時出現的大型辭書《辭源》、《辭海》均無條目介紹。

孫洙的資料主要是集中在無錫地方文獻中。這些地方文獻印數不多,傳播範圍十分有限。在圖書流通並不順暢的古代和近代,縱然有心探究,也難以尋訪。這或許是造成孫洙身後名聲寂沒無聞的一個原因吧。

有人認為“上世紀三十年代,朱自清先生由一種刊本題字下押有“孫洙”印章,推測可能是編者的名字,才引起學界關注。後經學者們多方考證,大致獲知”(蔣寅:《話說〈唐詩三百首〉》,載《文史知識》二OO八年第九期)。這就是說,確定“蘅塘退士”名為“孫洙”的過程始於朱自清先生的“推測”,成於“學者們多方考證”,時間是在“上世紀三十年代”。

以上,就是關於《唐詩三百首》的一些介紹,明天開始每天分享一首詩。明天是《唐詩三百首》的第一首,張九齡的《感遇》,希望朋友們持續關注。能力一般,水平有限,請大家多多批評指正。

本文參考資料:

1. 《<唐詩三百首>與蘅塘退士孫洙》 文史雜誌. 2002年06期 張和增

2. 《蘅塘退士與他的遺詩》 古典文學知識. 2011年06期 趙承中

3. 《<唐詩三百首>編選者“蘅塘退士”兩任河北知縣》 檔案天地. 2015年11期 李利峰

39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古代類似陶瓷罐的墓葬,最近最神秘的考古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