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在紅樓夢中有這樣一段描述:

那板兒略熟了些,便要摘那錘子要擊,丫鬟們忙攔住他。他又要佛手吃,探春揀了一個與他說:玩罷,吃不得的。東邊便設著臥榻,拔步床上懸著蔥綠雙花卉草蟲的紗帳。板兒又跑過來看,說這是蟈蟈,這是螞蚱。劉姥姥忙打了他一巴掌,罵道:下作黃子,沒乾沒淨地亂鬧。倒叫你進來瞧瞧,就上臉了。打得板兒哭起來,眾人忙勸解方罷。

其實劉姥姥進大觀園,是被很多人嘲諷和看不起的,劉姥姥其實是個明事理的人,但還是在榮國府打了板兒。其實也是在發洩自己心中的不忿,但是她不能對別人發火,最後也只能將這無名之火發在了板兒的頭上。

劉姥姥和榮國府其實是有著次元般的差距,或許榮國府的人並不是真的瞧不上劉姥姥,但是骨子裡的那種驕傲和盛氣凌人,是能夠感受到的。

母親以前總說,沒錢是不行的,沒錢誰都不會瞧得起你,沒錢誰都會想著騎在你頭上欺負你。這個世上沒有公平,公平其實都是有錢人嘴裡的東西。

母親其實是沒有變的,一直沒有變,從我小時候記事開始,母親嘴裡都是三句話離不開一個“錢”字,那時候日子苦,每一分錢都恨不得掰成兩半花。

長大之後,母親依然是如此,每每回家母親都會語重心長的跟我談錢,讓我多賺錢,希望我能夠有出息云云。聽得多了,我也就習慣了。

本以為結婚之後,母親會不那麼“勢力”了,沒想到結婚之後談錢的頻率更高了,幾乎每次坐下來聊天,母親都會往錢上扯,說誰誰家發財了,誰誰家掙錢了。

我覺得母親一定是掉進了“錢眼兒”裡,活了一輩子,如今都是年過半百了,依然還想著發財夢。

不過母親也確實是很能幹的,在我們十里八鄉都是出了名的能吃苦。

記得我媽剛剛嫁過來的時候,日子過得很苦,家裡唯一的三間土房子,都已經四面漏風了,經常是外面下大雨,屋裡下小雨。

那時候我爸外出打工,我媽獨自在家帶孩子種地,還兼著給人理髮掙點兒零花錢。

後來日子實在不見起色,於是我爸就回了家,我媽和我爸商量著,用家裡的積蓄再加上借了一點兒錢,買了一輛農用三輪車,開始幹起了倒買倒賣的買賣。

那時候我印象特別深刻的是,每次我半夜醒來,父母就已經出門了,他們經常凌晨出發,然後趕在中午之前回來,讓我能夠吃一頓午飯。

我曾經在無數個早晨醒來看不到媽媽,抱著窗戶上鐵欄杆大哭。

那時候最幸福的事就是晚上可以一起坐在院子裡吃個晚飯,然後鋪上被子躺在地上看星星。

記得那些年日子很苦,但是買賣也確實掙錢,我媽一個瘦弱的女人,也經常要扛起百十斤的玉米往車上扔,一天就要倒騰上萬斤的玉米。

我媽每次閒下來的時候,就會教育我,要讓我將來能夠有出息,不用再受他們受過的罪。

後來家裡的房子實在是不敢住了,我媽又把這些年賺的錢,再加上又借了一些錢,把家裡的房子扒了重新蓋,蓋房子的那幾個月,我們一家人就是睡在院子臨時搭的棚子裡。每天祈禱著千萬別下雨。

那時候我特別迷戀一部電視劇,所以每天晚上我吃過晚飯之後都去對面鄰居家看電視,一次兩次還好,次數多了,人家就不樂意了。

記得在電視劇大結局的那天晚上,我在看完了最後一集之後就打算回家了,剛走出屋門,就聽裡面的人說了一句:可算走了,以後可別再來了。

那時候的我雖然不懂為人處事,但這句話還是深深地紮了我一下。

後來我回家和爸媽說了這件事,之後晚上就再也沒去過他們家。

蓋房子的這幾個月,我第一次體會到人情冷暖,我的親大爺,我父親的親哥哥,在我們蓋房子的這幾個月裡,沒露過一次面,沒來我們家看過一次。

反倒是給我們家蓋房子的人,都在盡心竭力,雖然人家掙錢,但從不偷懶,中午我們給準備的啤酒,人家都沒喝給省了下來。

俗話說:人窮別走親,馬瘦別走兵。我覺得這話還是很有道理的。

我們家從之前的一貧如洗,到現在把日子過的不好不壞,其實都是父母用半生的操勞拼了命換來的,我很難體會到他們那時候的辛苦。

以前下地幹活,母親都會給我掰扯掰扯這些人情世故,我也漸漸明白,為什麼母親總是張口閉口的談錢了。

母親說,這世上最難的不是幹什麼活,吃什麼苦;這世上最難的是向人伸手借錢。

親戚也好,朋友也好,開口借錢永遠是世上最難的事。

就算是再好的親戚,人家也會擔心你還不起,再好的朋友,也會在借錢的那一刻有種凌駕於你之上的氣勢。

有錢其實不是多麼自豪的一件事,有錢是能夠讓你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不至於低聲下氣,沒了尊嚴。

長大之後我慢慢懂得了母親的良苦用心,也慢慢明白,雖然母親看似是掉進了“錢眼兒”裡,實際上她對生活和人情的理解,比誰都要更通透。

或許是年輕的時候遭受過太多的嘲諷和質疑,所以越老了反而越把錢看的更重了。

網上有人說: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不信但看宴中酒,杯杯先敬富貴人。

其實社會本來就是如此,它一直都沒有真的變過。

傅首爾在《奇葩說》中說:“李誕說人間不值得,可是他沒有告訴我們該去哪?我從來不是樂觀開朗的人,但是我相信我會比自己想象得更為堅強。

其實生活裡的苦大都是因為“錢”造成的,或者說是因為“沒錢”造成的。

前幾天我在新聞上看到一位這樣一條新聞:一位母親生下了一個可愛的女兒,結果女兒得了一種病,需要用到一種進口的藥品才能夠維持生命,而這種進口的藥,需要70萬一針。而且還不是一勞永逸。

70萬,對於有錢人來說,都算不上一個“小目標”,可是對於一個普通家庭而言,確實比登天還難。

我常常在想,我們為什麼那麼努力的掙錢,明明我們在小縣城,在一些小地方,拿著差不多的工資,依然可以生活的很快樂,可是我們還要去大城市打拼。

後來我明白了,我們掙錢其實並不是單純的只為了過上更好的日子,我們是為了能夠不給自己留下太多遺憾和後悔。

當父母身患重病需要用錢換命時;當孩子偶遇意外需要鉅額醫藥費時,我們能夠更從容一些,更痛快一些。而不是像很多醫生所說的,在醫院裡見到了太多的人性醜惡。

都說樹活一張皮,人活一口氣。錢就是我們最好的底氣。

所以這麼多年下來,母親真的想要的,其實不是很多很多的錢,母親是想要有足夠的底氣。

電影《真情假愛》裡有一句話說的很好:我愛的不是錢,我喜歡的是錢帶來的那種獨立自由的生活。

願我們每個人都能夠擁有足夠的底氣,擁有自己嚮往的自由!

---end---

12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變紀》書稿冤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