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孫子兵法》又稱《孫武兵法》《吳孫子兵法》《孫子兵書》《孫武兵書》,是世界上第一部軍事著作,被譽為“兵學盛典”。

《孫子兵法》是中國古代軍事思想的集中體現,其要旨可以歸結為“道、力、慎、勝”,也即修道、備力、慎戰、求勝。

“道”字闡述的是戰爭與政治的關係。認為統治者的政治清明與否對戰爭勝負的作用非常大。孫子認為戰爭是國家大事,戰爭的勝負與否決定於“五經”“七計”,而“五經”“七計”最重要的內容就是道。道可以被理解為“德”,是指進步的開明的政治。“道者,令民與上同意也。故可與之死,可與之生而不詭也。”在孫子看來用開明的政治,取得民眾的支援,統治者的政治體現了民眾的利益,才能得到取得民眾的認可,上下一致。只有民眾支援戰爭,才可以生死與共地爭取勝利。

“力”字,主要是國力、軍力。《孫子兵法》主張備力。因為國家的經濟、財力與戰爭勝負與否的有非常密切的利害關係,孫子系統地論述了經濟是支撐戰爭的基礎。從經濟角度來看,戰爭是件相當消耗財力的事情,首先要徵集兵員,準備武器、裝備、糧草,再將這些戰爭物資長途運籀至前線,需要耗費鉅額財富。對此孫子認為,戰爭本來就是日耗百金的事情,想要打仗,就必須要國庫充盈。如果戰線拉得比較長的話,那麼,就會因此拖垮老百姓的生活,給百姓增加負擔。如果戰線拉得過近的話,那麼,就有導致物品貴賣,這就是所謂的“戰爭財”,那麼,老百姓為了日常生活的需求,就一定會耗費重金去購買這些東西,那麼他們自己的財富就會逐漸衰竭了,然後就出現了惡性迴圈,打仗拖垮了老百姓的生活,老百姓生活不好過,就會影響稅收之類,又會由此影響到戰爭。那麼,這個時候,從百姓的生活和戰場的耗費來說,都不是好情況。所以,“力”才表示著,如果沒有一定國力就從事戰爭,“雖有智者不能善其後矣”。

“戰”字,指的是戰爭,孫子主張“慎戰”思想。首先,戰爭是國家大事,因此一定要謹慎再謹慎。“兵者,國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知兵之將,民之司命,國家安危之主也。”其次,決定開戰了就要特別謹慎,不能帶著個人感情發動戰鬥,否則會帶來不堪設想的後果。所以,孫子認為,君主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要從大局考慮,即使要進行戰爭,那麼也必須要選好精兵良將,一定要慎重其事。再次,既然決定開戰,在戰爭開始之前就要有多方面充分的準備,做到“先為不可勝”。先是充分了解情況,掌握資訊,做到知彼知己,百戰不殆。接著制訂周密的計劃,多算勝,少算不勝。力爭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目的,即便實現不了,也要造成一種必勝的形勢,使對方不戰而屈,最次也要集中優勢兵力,攻城、伐兵。

“勝”字,指獲得勝利,也是求勝之法。

孫子將勝利也分為幾個不同的境界,“凡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軍為上,破軍次之;全旅為上,破旅次之;全卒為上,破卒次之;全伍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在孫子看來,孫子認為只要各方面準備就緒,有壓倒對方的力量,就會有必勝的形勢,這樣就可不戰而屈人之兵,不經過強攻就可以取得勝利。這才是贏得最完美的勝利,也是善於用兵的最高境界,“必以全爭於天下”使“兵不頓而利可全”。

第二種境界是,從政治、經濟、外交、軍事、物質、精神等各個方面充分做好戰爭準備,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然後尋機去擊敗敵人,謂之先勝。“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

第三種境界是,十分了解實情,把戰場上的每種變化都瞭如指掌,並且作為指揮的重要條件,謂之知勝,孫子中描述的有“知得失計”“知動靜之理”“知死生之地”“知有餘不足之處”“知戰之地”“知戰之日”“知諸侯之謀”“知九變之術”,等等。

第四種境界是,使敵人成為弱敵、孤敵、疲敵、餓敵、怯敵、驕敵等,任何一種好戰勝的作戰目標、作戰物件,謂之易勝。“善戰者,勝於易勝也。”

第五種境界是,集中優勢兵力,尋找兵力相當的對手,謂之力勝“十則困之,五則攻之,倍則戰之,敵則散分之,少則能守之,不若則避之”

第六種境界是,運用智謀、謀略,先計後戰,致人而不致於人,謂之智勝。所謂“上兵伐謀”,“兵者,詭道也”。

第七種境界是,兵強將勇,行動迅速,陣容嚴整,激勵士氣,謂之勇勝。所謂“三軍可奪氣,將軍可奪心”“殺敵者,怒也”“疾戰則存”“其疾如風,其徐為林”“後如脫兔,敵不及拒”。“齊勇若一,政之道也。”

第八種境界是,戰勝之後如果不能透過修明政治,恢復經濟,安撫民眾,安定生活,肅清殘敵,論功行賞,激勵士氣等等手段儲存勝利果實,將已有的勝利擴大,是極大的浪費,謂之修功。“夫戰勝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兇,命日費留。”

34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書中有“爸爸”,他雖不能使人一朝致富,卻可使人有所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