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世人瞭解李煜,多是因其亡國後的詩詞,一首《虞美人》令無數後人感慨不已。但對於李煜這個人,大多數人都不太瞭解。他是南唐後主,也是亡國之君。他在世時不修政事,亡國後一直懷念故國。他在位時詞風多為柔靡之作,亡國後詞風轉為哀婉淒涼,多表達了自己的亡國之痛。

虞美人

李煜是一個複雜的人,情商和智商時而線上,時而感人。他在投降三年後便突然死亡,後人多懷疑他是被宋太宗下毒而死,原因就是他所作的諸多懷念故國的詩詞引起了宋太宗的不滿。但無論如何,也改變不了南唐亡國的事實了,李煜所能留給後世的,只有一篇篇文學著作罷了。

1.繼位後驕奢聲色、尊釋重佛

李煜出生於公元937年,是南唐中主的第六子。他自幼聰慧、對於詩文書畫都很擅長,李璟的長子李弘冀在軍中頗有威望。而李璟的妻子鍾皇后嫡出的子嗣只有長皇子李弘冀、六皇子李煜和七皇子李從善三人。在遭到李弘冀的猜忌後,李煜自號“鍾隱”、“蓮峰居士”、“鍾峰隱者”,醉心經書,不問正式,表明自己無意皇位。

但事實總是出人意料的,李弘冀在剛被封為太子一年後便因病而逝。之後李煜便順理成章地當上了太子,並在961年李璟死後繼位。李煜繼位時,宋太祖趙匡胤已經建立宋朝。李煜初期採取了一些政策改善國庫空虛的困境,但效果並不顯著。

劇照中的李煜

與此同時,李煜由於自小久處深宮,難免染上了生活奢侈、沉迷聲色的毛病。李煜在亡國前的詩詞多為鍾情聲色的享樂作品。比如他的《木蘭花》一詞,竟然能從魚貫而入的的歌舞宮女上感受到軍旅中的浩蕩之情,一幅君王享樂圖栩栩如生地出現在讀者面前。

也許是“歸隱”期間養成的愛好,也許是因為絲毫察覺不到宋朝的崛起對南唐的威脅,還有可能是把國泰民安的政治訴求都寄託在神佛上,李煜信奉佛法幾乎達到了痴迷的地步。他在宮中、鐘山修建了佛寺,每天供應上千名僧侶的日常開銷。這對於本就財政枯竭的南唐國庫來說是不小的負擔。據《十國春秋》記載,在969年,國家形勢已經危險的情況下,李煜還在國內開設道場。李煜對於尊佛,比國事上心多了。

2.降制示尊求自保,國破人亡終投降

在李煜在宮中荒淫無度的時候,宋太祖則將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發展國力、征伐天下的大業之中。隨著湖南、荊南、後蜀、南漢被一一收入大宋的領土,宋太祖的環顧四望,把目光盯上了南唐,此時的宋太祖已經不屑於找什麼藉口了。之前的幾個小國需要藉口討伐是擔心其他小國聯合一氣,難以收拾,此時的南唐孤立無援,還找理由給誰聽呢?

971年之前的時間裡,雖然宋朝沒有騰出手來對付南唐,但對於南唐的部署一直沒有停止。先是穩住南唐,在李煜的兒子、母親去世的時候派大臣弔唁,後在968年南唐大旱的時候賜下糧食撫卹。這樣既能安撫南唐百姓,又能麻痺南唐政府。

南唐韓熙載夜宴圖

公元971年,宋太祖消滅南漢後屯兵漢陽,直逼南唐邊境。李煜一邊去除唐號,一邊上表宋太祖請求罷除詔書不直呼姓名的禮遇。其實早在963年,李煜就請求詔書不名之禮了,但未得到許可。這次宋太祖同意了李煜的請求。就在國家形勢危迫之時,李煜雖然憂心如焚,卻並沒有實際舉措,只是每天與臣子飲酒悲歌。

972年,李煜下令降低儀制,把一眾政府部門和貴族爵位都降低一級,以示對宋朝的尊崇。973年,李煜上表願意接受爵位冊封,被宋太祖拒絕。因為此時宋朝已經下決心收復南唐了,如果只是冊封了事,那麼南唐依舊是宋朝國土內的國中之國。內政並不會受到宋朝政府的管理,宋朝需要的是實際上的統一,而不是名義上的。

974年,宋太祖以祭天之由詔李煜進京。李煜當然不敢從命了,因為他知道一旦自己到了汴京,必定會被扣留,宋朝便可以兵不血刃收復南唐了。既然如此,宋軍南下,南唐只能舉國抵抗。但此時的南唐已經根本無法與宋朝相提並論了,而李煜卻仍舊被左右奸臣矇蔽,直到宋軍屯兵在金陵城南十里時還不知軍情。

金陵城

南唐能夠抵擋宋軍一年之久,軍事上還是有一定實力的。一來李煜聽信奸臣,不用忠臣,連宋太祖都非常忌憚的大將林仁肇被宋太祖略施反間計後,就被李煜下令毒殺了。二來,連李煜都不關心敵情,更別提親自上前線鼓舞士氣了,這樣的君主手下,怎麼會有奮不顧身保家衛國計程車兵呢?

公元975年十二月,金陵失守,李煜奉表投降。雖由於南唐總體上實力與宋朝之間的巨大差距,南唐的亡國已經成勢不可擋之勢,但李煜也有著不可推脫的責任。他在位時沉迷聲色,不理政事,國內發展停滯不前,亡國的結局並不出意料。

3.國家不幸詩家幸,亡國之詩成就了李煜,也導致了他的死亡

李煜被押解到京城後,被宋太祖封為“違命侯”,意為他多次違背宋太祖的旨意,這也是對李煜的侮辱。巨大的地位落差和心理落差之下,李煜終於感受到了亡國的屈辱,但此時無論如何都已經無濟於事了,只能終日以淚洗面,感嘆人生無常之悲哀了。

這期間李煜作了很多表達亡國之痛的詩詞,這些詩詞確定了他在詞史上的地位,他用極富感染力的文字,以自己的真實經歷和心理,寫出了國亡家破的淒涼和悔恨。當代作家柏楊對李煜的評價很中肯:“南唐皇帝李煜先生詞學的造詣,空前絕後,用在填詞上的精力,遠超過用在治國上。”

李煜詞

但詩詞成就了李煜的文壇地位,卻也成為了他死亡的導火索。本就有毒殺他人之好的宋太宗聽到李煜這麼多的亡國詩詞未免心中越來越不快。等到聽到李煜的《虞美人》後,終於痛下殺手。北宋的《墨記》、清代的《續資治通鑑長編》都記載了李煜被毒殺之事。《續資治通鑑長編》記載:“李後主之卒,它書多言賜鴆非善終。”

李煜投降後卻不嚴於律己,謹言慎行,反而常常創作亡國之詞,這恐怕是任何一個帝王都無法忍受的。如此看來劉禪的“樂不思蜀”或許才是亡國後的明哲保身之策,或許“國家不幸詩家幸”可能說的就是李煜吧,如果沒有亡國帶來的悲痛,也就沒有聞名詞壇的南唐後主了。

參考資料:

1.《十國春秋》

2.《南唐書》

3.《續資治通鑑長編》

19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武則天稱帝后磨掉碑文?破譯乾陵無字碑,原本有字,傳統說法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