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編者的話:籍裡柯(Theodore Gericault,1792-1824)被稱為法國浪漫主義繪畫的先驅,他長於德拉克羅瓦7歲,同學格羅(1771-1835年)畫室而又是互相影響者,雖然籍裡柯活得不長,但他的一幅《梅杜莎之筏》奠定他在世界繪畫史上的地位,這幅以海難事件而繪的作品帶有影象紀實的色彩,當然他的這種紀實運用的是充滿激情的浪漫主義風格,他十分忠於人體的結構,為了表現這一悲情的場景,他觀察寫生死亡者和與病痛者,收集一手的素材,從而完成這幅激動人心的作品,這幅作品在精神上是寫實的,在藝術風格上是浪漫的 ,也許他的繪畫揭示事件的現實,紀實與真實,讓那些優美主義者比如安格爾十分不快,這正好彰顯籍裡柯在繪畫史上的新創造,開拓了新的藝術空間。以後的德拉克羅瓦在他的師兄影響下把法國浪漫主義的繪畫帶進一個新的境界。

《梅杜莎之筏》

19世紀初,法國海軍部任用了一位根本不懂得航海的人肖馬雷任遠洋船“梅杜莎號”的船長,這艘巨型船在駛往非洲途經布朗海峽時觸礁沉沒,船上有權勢的人都乘小船逃命,遺下150多名乘客和船員。他們為生存造了一隻木筏漂泊海上,半個月後得救的時候,筏上生還者只有 15人,上岸後又死去2人。這宗海難事件激起法國人的強烈不滿,受到社會各界輿論的譴責,富有正義感的畫家席裡柯從這一真實事件出發,創作了這幅世界名作 --《梅杜莎之筏》。

畫家為了描繪這起真實事件,閱讀了生還者的回憶文字,並訪問了倖存的人,請他們作指導,還自己做了一隻類似“梅杜莎”的木筏,親自在海上漂泊,以獲取真實的環境、氣氛和對大海風浪變幻的體驗。他構思良久,先後構圖多幅。為了能真實地再現當時的情和景,他親自到病院觀察垂死的人的情態,為了描繪死者的肉體色彩,他將解剖的死人體浸於海水中觀察其色彩變化,他還請黃膽病人為他做模特兒,據說病中的德拉克洛瓦就做過他的模特兒,他的藝術觀和創作直接影響了德拉克洛瓦。這幅畫描繪了遇難者呼救的緊張瞬間,他們居高呼喊遠方的救生船。畫家有意在背景上畫一風帆,逆風將木筏往後吹行,這就造成了遇難者嚮往救生船的心情和逆風逐漸將木筏往後吹的現實造成對立的緊張氣氛。激情正是浪漫主義精神所在,但畫中那座人體構成的金字塔不免有古典主義的遺風,在這幅畫中浪漫主義的激情和古典主義造型交織在一起,構成由古典主義向浪漫主義過渡的傑作。

這幅畫巨大的畫面,結構宏偉、氣勢磅礴。情節激動人心,構思大膽富有戲劇性,構圖嚴謹充滿律動,畫中人情感激越。人體塑造堅實有力度,光影對比強烈,整個色調陰森沉鬱,顯示出震撼人心的悲劇力量。這幅傑作的問世,開闢了浪漫主義的藝術道路。法國曆史學家彌列什讚揚說:“席裡柯獨自一人憑自己的力量把船引向未來,法蘭西本身,我們本身在《梅杜莎之筏》上被表現出來了。”可是當這幅史無前例激動人心的作品1819年在沙龍展出時,受到古典主義畫家猛烈的攻擊。安格爾看了以後說:“我真希望把那幅《梅杜莎之筏》從盧浮宮博物館內剔除出去,我不想看這種東西,這隻能算是解剖學的表演,展現在人們面前的是死屍樣的人物,實在敗壞觀賞者的趣味。”在當時最能理解這幅畫的是一位比席裡柯小7歲的青年,他在自己的日記中曾這樣寫道:“當席裡柯在畫他的《梅杜莎之筏》的時候,允許我去看他作畫,他給我這樣強烈的印象,當我走出畫室後,我像瘋人一樣跑回家去一步不停,直到我到家為止。”這個人就是被譽為浪漫主義之獅的德拉克洛瓦。

《牛市》

粗獷而簡要的筆觸,不同的色塊伴著不可抑制的激情,描繪了人以無比的力量,征服野性十足又力大無窮的壯牛,用狂暴征服狂暴正是這幅畫的主題。畫家以激盪的筆觸、誇張的造型、跳躍的色塊組成前景人和牛,而以大色塊橫豎直線形體畫背景,形成明與暗、單純與複雜的對比關係,藉以襯托前景人物和牛群。

《埃普森的賽馬》

油畫 122.5*92cm 1821年作現藏於巴黎盧浮宮 

席裡柯自幼愛馬,爾後又愛騎馬、畫馬,直到騎馬摔死,一生都與馬相伴,馬是他藝術中的主要形象。在這幅賽馬畫中,天地融為一體,四匹駿馬騰空飛馳,但給人感覺是雖奔卻停,動靜不太一致,何以如此呢?

席裡柯是位受古典主義教育出來的畫家,雖滿懷激情,但他的藝術表現力還遠遠不能適應激情的需要。這正表明他是位由古典主義向浪漫主義過渡的一位先驅。

這一郊外賽馬的激烈場面不僅反映了席裡柯對賽馬比賽的極大興趣和當時激動的心情,也反映了他激奮豪放的個性特徵及在色彩表 現上受英國風景畫家的強烈影響。這種在構圖、動勢、色彩、光景及環境、氣氛上的新的探索打破了傳統古典規範平和寧靜的畫風,對法國的浪漫主義以及現實主義 美術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嫉妒的偏執病人》

這是一幅描繪精神病人的肖像畫,畫家並沒有去強調一位不能自理的精神病人的外表病態相貌,而著重刻畫這個失去理智病人面孔上浮現的表情,那被扭曲了的靈魂和失去控制的眼神透現出內心的善良,這是一幅描繪人的精神和心理的優秀肖像傑作。

《羅馬無鞍馬的比賽》

席裡柯赴義大利考察學習以後創作了這幅賽馬作品。在這幅畫中,畫家沒有去仔細刻畫人物具體個性特徵,而著力描繪人駕馭烈馬的氣勢,竭力誇張人與馬的動勢,藉以傳達畫家自身不可按捺的狂暴的情感。狂暴與激情是浪漫主義畫家的基本品格,這和古典主義畫家根本不同。為了表現激情,一切藝術語言、構圖、人物造型及筆觸和色彩都成了傳達情感的符號,本身是無什么意義的。在這幅畫中,人物、馬匹和環境以及它們所構成的動勢和色調不正是給予我們狂暴激情的印象么。

《輕騎兵軍官的衝鋒》

1812年,年僅21歲的席裡柯第一次在沙龍展出了這幅描繪輕騎兵軍官衝鋒的畫,畫中描繪一位全副武裝的騎兵軍官坐在奔騰如飛的駿馬背上,轉身揮舞馬刀,回身轉首的軍官成了運動著的畫面中心。畫家以大膽的色塊,粗獷的筆觸和充滿激越情感的動態,體現了革新精神。作品展出後使古典主義主宰的巴黎畫壇耳目一新、為之震動、褒貶不一。有位評論家指出:“我認為,人的運動,特別是馬的運動,誇張得很出色。色調熱烈但不失和諧,筆觸自然而巧妙。”而達維德看了之後卻說:“這是哪裡來的?我從未見過這種畫法。”

《受傷的胸甲騎兵》

1814年席裡柯又展出了這幅同樣震驚畫壇的描繪騎兵題材的作品。 畫中描繪受傷的騎兵正沿著山坡往下滑時的掙扎情景。他成功地利用了人和馬之間即將發生的悲劇性的情節,突出表現了戰場的氣氛,令人驚心動魄,畫面的激情,用筆用色已基本上形成了浪漫主義的風格特色。

席裡柯特愛好畫馬,是馬的雄健吸引他去研究和描繪那種不可馴服的、野性的自然力,與馬有關的題材是他繪畫的主要題材,他自己就當過騎兵,酷愛騎馬急馳,最終還是墜馬而死。

其它作品:

(文字轉自網路)

6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51歲“武松”丁海峰,低調娶幼師恩愛32年,今一家人幸福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