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優秀的文學創作者,其筆力的深厚通常體現在長篇創作中,雖未必有《紅樓夢》的伏線千里,但也一定有勾人心絃的劇情主線、層次豐富的情感關係以及耐人尋味的故事情節。但是有一類作家偏能透過短篇創作嶄露鋒芒,寥寥數語道盡春秋,三兩人物足見乾坤。
在我看來,沈從文就是這樣的一位作家,惜墨如金但文字格外傳神,語言生動且蘊含豐富的民俗文化,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創作風格。
《阿金》是沈從文筆下又一篇關於湘西生活的短篇著作,於輕鬆的文字之間,調侃了一個多管閒事的故事。
整部作品以兩個男人的一場心裡拉鋸戰展開。
33歲的阿金是鴉拉營的管事,因著手上有了點閒錢,“如今存心想換換花樣”,他相中了粑粑寨“是妖是神”的小寡婦,只想火急火燎地娶她進門。
然而,這個訊息傳到了當地的地保耳中。因為是“好友”關係,地保便苦心勸阿金一定不要心急,其實只是因為他想棒打鴛鴦。
起初阿金只是含混其詞地聽著,礙於地保苦口婆心的規勸,只好應承他“好歹多等一天”再去提親的好意。
於是,接下來彷彿進行了一場貓捉老鼠的遊戲。阿金想方設法地繞路躲過地保的眼線,從而試圖找機會去跟媒人下聘金。可是這個地保彷彿無處不在,像“狗守門”一樣堵截著阿金求親的每一條路。
阿金問地保究竟為何不能娶小寡婦,地保給出的理由是:“因為小寡婦太美,而且剋夫。”
這句話真假摻半,事實是小寡婦確實美麗不可方物,所以地保也是垂涎她美色的其中一個。假話是,這個“剋夫”的原由是眾多愛慕小寡婦而不得的男人們,編派出的藉口和髒水。
這個“除了口多,愛說點閒話,被所有人稱為好人的”地保,為了棒打鴛鴦煞費苦心,說穿了不過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狡詐狐狸。
最終拗不過地保又閒來無事的阿金走進了賭坊,因為滿腦子煩悶和雜亂,他輸光了娶親的所有本金。
過了幾天,地保因為阿金辭了婚事,便以為自己做了一件對得起朋友的大好事,提著一壺酒去慶賀。而那個絕色的小寡婦已經嫁給了一個富商,從此遠走他鄉。
生活中常有“好心辦壞事”的戲碼,但凡以一句“我是為你好”的話題開頭,就能道德綁架一個人的決定。
比如這個羅裡吧嗦的地保,像極了嘮叨的操碎心的長輩,讓阿金騎虎難下。沈從文將地保形容成一個“正直”的人,所以他的話才這麼值得傾聽和有分量。難道真是因為他素來賢善麼?首先我們必須瞭解“地保”的含義。
民國時期實行的“保甲制度”,實質上說明了地保承擔著組織地方管理、教育、經濟乃至軍事的職能,實則是一個位高權重的行政長官。
那麼問題來了,如此有權有勢的地保為何不娶了小寡婦,反而費盡心力地拆散阿金的姻緣呢?
我想,這便是沈從文想要闡述的核心:一是以權力粉飾太平的虛偽,二是用思想加固封建的迂腐,三是靠制度束縛人性的荼毒。
我們來看看地保是怎麼做的!
首先,他並沒有弄權,他畢竟不是《白鹿原》中的鹿子霖,他剋制了慾望而成全了自己的好名聲。
其次,他要讓這種得不到的苦楚發酵,所以他用麻衣相書關於“剋夫”的說辭,為小寡婦套上一個不詳的枷鎖。
得逞後,他以勝利者的姿態去慶賀阿金的英明決定,就如他這個地保平日裡所做的一切一樣,不過都是“為了大家好。”
這一環扣一環,是地保作為地方保衛的“仁心”,更是他作為朋友的一片“忠心”。顯然,他贏了這場心理戰。
作為“許多無從和這個婦人親近的漢子”中的一個,地保肯定也是謠言的製造者和傳播者,所以他會不遺餘力地勸說阿金放棄娶這個女人。
沈從文巧妙地透過心理刻畫,抽絲剝繭地扒開真相給讀者看。他沒有寫地保是如何動搖了阿金的決心,也不說阿金怎樣敗下陣來,只是單設了一場賭局,一語雙關地道出了結局。
地保的勝利,是封建思想撼動了阿金的心,是權力圈住了阿金的腳步,是一場不夠堅定的幻夢,最終讓一段姻緣胎死腹中。
那個自始至終未曾露面的俏佳人,她到底有多美?沈從文透過一系列的側面描寫,讓她理所應當地為自己的不幸買了單。
新寡的婦人是阿金日思夜唸的“一身白肉”,“比酒還使人沉醉”。她的價值等同於五頭黃牛,但凡出的起這個價錢的人都有資格作她的丈夫。
一個女人的悲哀是被明碼標了價,買得起的摩拳擦掌,買不起的只好退出轉讓。自始至終她不具備任何人格,她只是一件商品,價高者得。
所以,這是小寡婦自身的悲哀,更是阿金的無奈。因為他們的感情聯絡構架在金錢之上,這也讓這種關係變得脆弱而不堪。買與賣是盤活市場的基本運作,輸光了錢的阿金自然失去了競爭的資格。
對於地保而言,他將無法滿足的膨脹情慾轉換成了對阿金百般阻撓的僵化固執。有趣的是,他勸阿金不要娶小寡婦的每一句話,又彷彿是對自己的勸說,因此顯得如此合情合理又令人信服。
全篇的神來之筆自然是收尾之處,它不寫地保是如何探聽到了阿金放棄娶親的細節,也不說阿金見到地保後複雜的情緒。它以地保的“致賀”為這場鬧劇收尾,彷彿整件事就是個大團圓的結局,一切皆大歡喜,實在是諷刺地緊。
《阿金》看似平和地敘述著一段故事,其實絕妙的在於沈從文對於兩個男人的心理描寫,層層遞進著情緒,讓故事直抵高潮。它勝在無需以大喜大悲的情感撩人,也不用天馬行空的情節套路技巧,只是在單純的文字背後潛藏作家的心機。
《阿金》自然是個悲劇,它透過平淡的筆調呈現一個細思極悲的故事,是人的命運不能自主的體現,更是人情世故、世態炎涼的真實再現。穿透表面文字,於無聲處細品底蘊,這便是沈從文的文學魅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