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古書上,一到天下大亂,群雄並起,互相爭奪統治權力的時候,總會出現的一個詞彙叫做“逐鹿中原”。這個詞指代的意思我們自然都知道,但是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是逐“鹿”而不是逐“虎”、逐“獅”、逐“龍”呢?

“逐鹿中原”這個成語出自於《史記•淮陰侯列傳》。謀士蒯(kuǎi)通曾對漢高祖劉邦說:“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於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這裡以鹿比喻帝位,言下之意就是說秦朝丟失了它的帝位,天下英豪競相爭奪,有才能者自然捷足先登。所以用鹿來比喻政權由來很早。

那蒯通為何形容政權是“鹿”?他的本意是什麼?有這麼幾種說法:

鹿全身是寶,除皮肉可供衣食用外,鹿血、鹿茸、鹿骨等都是極名貴的中藥。由於這些原因,商王武丁特別喜歡逐鹿,為了逐鹿,可以一連數日奔走在中原大地上,不理朝政。

從商王武丁開始,“逐鹿”活動一直深得歷代帝王所愛。但想要捕獲敏捷的鹿,需要相當龐大的資源進行圍獵,只有一定級別的貴族才有資源組織圍獵鹿的活動,所以如果帝王不能獵鹿,也就是失去了自己的勢力。

在古代,鹿是最高階的招待品——人們常用鹿肉招待客人,諸侯之間常用鹿皮作為禮物互相贈送。“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是《詩經》中的名句,描寫的是周文王的“鹿鳴宴”。以名貴的鹿來形容賓主之間傾心交談,互相呼應的場面。所以有人認為,用鹿來款待別人,是符合領導者身份的行為。進而變成了用鹿代表權位的象徵。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鹿”與“祿”兩字諧音,“逐鹿”實際是“逐祿”之意。對於古代的一般百姓而言,如果能偶然得到一頭鹿,就擁有了一筆極大的財富。同時,官員的俸祿甚至是皇帝的俸祿都是來自於稅收,按此說法理解,其實“逐鹿中原”是在追逐收稅的權力,也就是治理國家的權力。

最後一種說法認為,古人在圍獵鹿的時候,往往是從多個方向接近鹿,逐漸讓鹿的活動範圍減小,一步一步被逼到絕境。在包圍圈比較小的時候,獵人們都繃緊神經,箭在弦上。用獵人各據一方參與圍獵的行為,形象地比喻了亂世時群雄四起,諸侯割據的場面,所以自然就稱為“逐鹿中原”了。

7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過大年,喝年份原漿·年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