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雖說“武林”沒有明確的邊界,但在一些比較普通的武俠故事中,武林似乎是一眼就可以望到頭的,因為故事翻來覆去就圍繞著那麼幾個主要的角色展開,盡顯小家子氣,而金庸的作品則不同,他的故事固然也會圍繞幾個主要角色展開,但他也總會在不經意間讓武林的格局變大,比如設定一些支線劇情或支線人物,如獨孤求敗這個角色。

(獨孤求敗劇照)

獨孤求敗自稱“劍魔”,金庸對他的描述是一生都未嘗一敗,放眼金庸全書,沒有第二個人做到達到這般戰績,正是因為有像他這樣從未登場卻被塑造得無比強大的高手存在,金庸的武俠故事給人留下的遐想空間是巨大的,那麼有人能夠擊敗獨孤求敗嗎?比如大俠郭靖,他可以做到嗎?

一、金庸對獨孤求敗的設定

獨孤求敗第一次被提及是在《神鵰俠侶》中,藉由楊過的視角,讀者瞭解到了這位世外高人的存在。

原著道:“縱橫江湖三十餘載,殺盡仇寇,敗盡英雄,天下更無抗手,無可奈何,惟隱居深谷,以雕為友。 嗚呼!生平求一敵手而不可得,誠寂寥難堪也。”

金庸並沒有太多華麗的辭藻去描述這位隱居深谷的高人,但獨孤求敗的形象是深深的烙印在讀者心中,他一生未敗,著實是牛。

但光讀《神鵰俠侶》的話,獨孤求敗的形象還是相對空洞的,若是沒有合理的證據,那麼他一生不敗的戰績很有可能只是空談,於是金庸在《笑傲江湖》又加入了一段對獨孤求敗這個角色的補充說明。

提到了他用的獨孤九劍,這套劍法包含九式,分別能夠破解對應的武器和招式,基本上是能夠破解武林中大部分主流的招式,如此一來,他那一生不敗的戰績似乎就能夠得到解釋了。

(風清揚劇照)

不過“破盡天下武功”這事完全經不起細品,書中風清揚在介紹獨孤九劍的時候也不過是提到一句“獨孤九劍,有進無退!招招都是進攻,攻敵之不得不守,自己當然不用守了。創制這套劍法的獨孤求敗前輩,名字叫做‘求敗’,他老人家畢生想求一敗而不可得,這劍法施展出來,天下無敵,又何必守?

所以從理論上來說,獨孤九劍並非無懈可擊,只要對方出手比他快,就能夠破解他,不過郭靖的招式從來都不是以快著稱,他有機會擊敗獨孤求敗嗎?

二、金庸對最強的定義

金庸定義的最強是怎樣的?正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即便是武俠小說,也得有一套能夠自圓其說的武俠體系,金庸自然也定義過自己筆下的最強境界。

獨孤求敗那“無招勝有招”的境界固然是高,但要說那是最強,恐怕就大錯特錯了,武俠故事為何叫武俠?其實就是字面意思,兩個字拆開來看,“武”即是武功、武林,而“俠”,自然指的是俠義精神,探尋金庸筆下的武學最高境界,其實還得從這“武俠”二字說起。

三、郭靖的境界

金庸曾經在《射鵰英雄傳》中借周伯通介紹過關於《九陰真經》的一段往事,不過其中最惹人注目的倒不是關於《九陰真經》的設定,而是他對武學最高境界的設定。

(周伯通劇照)

原著道:“周伯通道:‘這道理本來明白不過,可是我總想不通。師哥當年說我學武的天資聰明,又樂此而不疲,但一來過於著迷,二來少了一副救世濟人的胸懷,就算畢生勤修苦練,終究達不到絕頂之境。當時我聽了不信,心想學武自管學武,那是拳腳兵刃上的功夫,跟氣度識見又有什麼干係?這十多年來,卻不由得我不信了。兄弟,你心地忠厚,胸襟博大,只可惜我師哥已經逝世,否則他見到你一定喜歡,他那一身蓋世武功,必可盡數傳給你了。’”

(郭靖劇照)

這裡明說了,金庸武俠體系中的最高境界需要滿足兩個條件,一是武功要高,這是自然的,二則是需要有救世濟人的胸懷,只有滿足這兩點,才能達到最高境界,無疑郭靖就是最符合這個標準的人,反觀獨孤求敗只不過是個求勝心極強的武痴,他心中並無俠義,從這點來看,兩人的境界相差太多,郭靖面對獨孤求敗應該是有勝算的。

16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他是古代英雄,金庸筆下能對抗千軍萬馬,還留下一正一邪兩位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