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二、“娛樂+內涵”觀:好的相聲,肯定是喜聞樂見的,能給人以輕鬆快樂的,但不見得所有可以把人逗笑逗樂的相聲,就一定是好相聲。好的相聲,應該是雅俗共賞,既能把觀眾逗樂,但又不能太庸俗、低俗和媚俗,而是能夠給人以一定的生活感悟,具有一定思想內涵和教育意義。

姜昆是傳統相聲的老前輩,而郭德剛是個了不起的傳統相聲後起之秀。二人都是相聲名家,這個已不存在爭議。只是,姜昆之前似乎曾明確表示過,傳統相聲要做到“雅俗共賞、文化自覺、摒棄三俗”,或許這就是指姜昆強調的教育內涵;而郭德剛所說的相聲要“先搞笑”,就是在強調相聲的娛樂性不能缺失,缺失了就不是相聲了。其實,二人說的都不存在什麼矛盾衝突。

在一篇文章中,有網友提到:郭德綱有一個非常著名的觀點:“先搞笑吧,不搞笑就太搞笑了”,這個觀點的提出贏得了觀眾們的一陣掌聲,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非常正確,因為作為商演觀眾掏錢買票,不是來受教育的,而是來接受快樂的,因此“先搞笑”有一定的合理性;而這個觀點有一個問題和缺陷,那就是不能為了搞笑沒有了底線,這也是德雲社曾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面臨的問題。姜昆曾經提出反對低俗、庸俗、媚俗三俗相聲的觀點,郭德綱也曾承認,德雲社商演中確實有“屎尿屁”的內容。曾有一次,德雲社的張雲雷言語不當調侃國難引發的風波,青島市相關部門公佈了對張雲雷楊九郎的處罰決定,這次演出主辦方被直接吊銷了演出許可證,協辦單位罰款五萬。不僅如此,當時德雲社面臨著警告和責令整改的處罰,還責成郭德綱對張雲雷和楊九郎嚴肅處理並很快公佈了道歉宣告。封道歉信指出,張雲雷對汶川等內容的調侃確實不當。事情發生之後,已經對其進行了嚴厲批評和教育。

可見,所謂“先搞笑”,就是說,相聲要保證能把觀眾和聽眾逗樂逗笑。既然有“先”,自然有“後”。這個“後”,就是在保證觀眾有笑聲的前提下,也要保證相聲的思想內涵了!

有網友說:“那麼多的藝術形式,就對相聲要求這麼高?”“一個說相聲的總想著如何教育別人,那麼他為什麼不去當老師呢?我用得著一個說相聲的教育嗎?”有的網友說:“任何藝術有自己的特色、技術、使命,寓樂於教,相聲更是大眾文化,最接近民眾,舊社會里苦難的生活中最廉價追求快樂的形式就是相聲,相聲要有笑聲,要有時代感,但不是政治大報告,板著面孔的教訓人,那就失敗了!”“聽相聲就為了受教育,那這人得多缺教育呀,不如送進去三年受專門教育多好”“教育意義和搞笑不是並列關係。搞笑與否決定這段作品是不是相聲,有沒有教育意義則是有了更好沒有也行的。一段相聲只搞笑沒教育意義仍然是相聲,但是不搞笑就不要談其他的了,毫無意義”“社會有分工,教育人還是以學校和老師為主。相聲則以娛樂大眾為主,郭德綱的許多相聲可以讓人聽後悟出好的東西,亦可使人向善,但也因人而異,有人聽出文化,歷史,社會。有的高人能聽出別人三俗,自以為自己高雅。學好靠自己,教育並不萬能。”“工作一天,聽個相聲減減壓,還得被教育,多討厭呢!物極必反的道理大家都懂,這也許就是那些年相聲走進低谷的原因,歡迎正能量,歡迎勵志,儘可以歌唱祖國歌唱社會主義,但找好定位,別一副教化大眾的嘴臉,我們有老師,有父母,國家有警察”“相聲本身是百姓喜聞樂見的一種娛樂文藝,先讓大家笑是首要的,在喜歡和笑的過程中能悟出點道理來,欲教於樂在於此,每段相聲都有它的內在良性道理,這個道理不需要和觀眾講明,自己去悟,每個人的品味不同,需求不同,悟性不同,各取所需,如果本著去教育別人的目的去表演,那未必會得到最佳的效果,應該相信觀眾當中覺悟高的,品味高的,才藝高的,正能量的,會大有人在,如果沒有高超的才藝,沒有好的作品,沒有廣泛的知名度,那是不行的,只要得到廣大觀眾的認可是不容易的,相信觀眾的鑑賞能力,沒錯。”……

可見,不少網友都非常看重相聲的最基本表現形式、基本功能和基本屬性,即:只要讓人高興、讓人發笑、讓人快樂,就可以了,否則就不是相聲了。這些認識,都是非常容易理解的,也是必要的,說明了相聲節目不僅要有好的作品,更要有好的表演人才,否則,連觀眾都不覺得有趣,相聲也就失去了他自己的根本屬性了。這個,相信廣大網友都是能夠接受的。 同時,我們也注意到了,便是如同上述網友說言,相聲對人的教育意義也並沒有全部被否定掉,他們也還肯定了相聲也能夠給人帶來的積極的正面的影響,能給人以一定的教育的客觀事實。

有的網友這樣認為:“聽相聲的目的是消遣,是放鬆,是減壓,是圖一樂,不想受教育,在單位,在學校受完教育,回到家還自學還受教育就不聽相聲了!”“思想教育不是學校的事嗎?”

但是,如果簡單地認為,教育只是學校的事情,教育不應該在家裡發生,那麼,筆者肯定是不能苟同的。

郭德綱好像有一首定場詩:“說書唱戲勸人方,三條大路走中央 ,善惡到頭終有報,人間正道是滄桑。”他這不正是在強調,相聲也要講德行的嗎?

有網友指出, “(相聲)也可以沒有教育意義,但不能時時出現屎尿屁。”有網友更是留言說: “(相聲)引人入勝、逗人發笑、寓教於樂當然更好,底線是不傳播精神垃圾!”“相聲是‘市井文化’,是要接地氣,但像“XX社”小劇場的那些極其低俗、庸俗的相聲,是絕對應該禁止的,那也是沒有本事的表現,現在不是‘我是流氓,我怕誰’的時代了!”“徹底清除‘三俗’,淨化社會空氣!”

在筆者看來,真正大師級的相聲,不僅喜聞樂見,還可讓人們在快樂中有所感悟。這個一點沒錯。

當然,優質的藝術,或優秀的教育,絕不是指擺出一副“我要教育你”的陣式,而是一種不知不覺的感化效果。我們強調相聲要有教育意義,並不等於要在講相聲的過程中強行向觀眾灌輸什麼教育的理念,而是主要是指在涉及相聲的學術研討會上,有相聲名家在談及相聲藝術服務功能時,提到了與教育有關的內容。我們每一個人,現在當然可以在你個人的家裡,開啟電視中的相聲節目,自行安逸地欣賞裡面的幽默,肯定沒有人會在每一節目開始前,向你介紹它的“教育意義”。如果那樣,肯定是這個相聲節目的失敗。

現在的問題,是有的網友在討論時,過於將“教育”一詞程式化、嚴肅化、正式化,對“教育”一詞如臨大敵,避而遠之。優秀的相聲,絕不是在開講前,向觀眾說“我要教育你”,而是讓觀眾不知不覺中在聆聽時明白某些道理。因此,事實上,教育,絕不是專指坐在學校裡乖乖地、一動不動地在聽“訓示”,即便是課堂教學,教師的“教育”手段和方法,也不應該是板著面孔的“嚴肅教育”,而是要努力使整個課堂充滿了活躍和生動氣氛的有效教育活動與過程。

我們所說的思想內涵教育功能,只不過是指相聲這種藝術形式服務於大眾的隱形功能,是指它隱藏著的一種無處不在、無時不在的來源於生活的思想內涵,包括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或在嘻嘻哈哈中、誇張的喜笑怒罵中,隨著演員在臺上的幽默調侃,有可能會聯想起現實生活中的某些親身經歷,在潛移默化中有所頓悟,有所啟發,或消除了心底的隔核,減輕了精神負擔,或豁然開朗,化解了仇恨,理解了別人的困難,一下子諒解了他人的衝動或冒犯;或自慚形穢,或自我解脫……,等等。

教育是門藝術,學問很多。相聲是一門特殊的藝術,希望它能夠更好地為大眾服務。

13
最新評論
  • 1 #
    你不累,我看的都累了。你不瞭解相聲的真諦,我也不說什麼了。
  • 2 #
    哪種藝術是在磕著瓜子,吃著果盤,喝著茶水,甚至可以扣著腳的的環境中表演著教育人的藝術,這個藝術據說還被遺產了,
  • 3 #
    有一句歇後語,德雲社的相聲——三叔(三俗)!
  • 4 #
    姜昆說的是新相聲,八扇屏都沒學過,基本功太差,
  • 5 #
    相聲就是一笑開懷,卸卸壓力,然後就去好好工作,好好生活
  • 6 #
    去監獄說一次相聲看看結果不就都明白了!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豐乳肥臀》:莫言寫了啥,為何被罵世風日下,甚至一度成為禁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