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紀錄片中國#

第四篇第16章

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喻:形聲字兼會意字,始見於隸書。喻的初文為篆文諭字,隸書、楷書改從言為從口。喻變成從口俞聲。

“俞”本是挖空樹幹的獨木舟。《說文》: “俞,空中木為舟也。”口和俞結合,意思是水關上的人說船隊過關要像其他船隊一樣接受檢查,由此產生說明,比喻的含義。

也可理解為船上的人說知道船隊過關要接受檢查,由此產生明白的含義。如《禮記-學記》:可謂善喩矣。

又如《禮·文王世子》:入則有保,出則有師,是以敎喩而德成也。

凡從俞的字都和船有關,如“輸”表示船的運輸功能,“逾”表示船越過某處,“愉”表示乘坐船的愉快心情。由“愉”又延伸出“愈”,表示治癒後的心情。

喻也是一種中華姓氏。據史籍《姓苑》記載,遠古黃帝時,有個醫官叫俞,俞的後代相傳姓俞。

南宋建炎年間,俞氏一族後代有個叫俞樗的,聰明好學,舉為進士,精通世故,宋高宗趙構喜歡他“佯佯知喻”,就賜姓為喻,後裔稱喻氏。

義:會意字。從羊從我。古人把“羊”作為和善的象徵。“我”本來是指一隻有稜有角,還具有鋸齒狀的刀刃的兵器,後假借作第一人稱的代詞,指自己。

有的學者認為由“羊”和“我”構成的“義”的意思是像羊一樣與人為善,一切好事、善事應從“我”做起。於是把一個人對另一個人做好事、肯犧牲的精神稱為“義”。

也有一說:“我”原指一種長柄的儀仗隊中使用的兵器,在部族祭祖時,除了供上羊頭之外,還有手握“我”的武士作儀仗隊,所以“義”本義即為威儀、禮儀。

孔子最早提出了“義”。孟子則進一步闡發了“義”。“義”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內容,“義”是“仁”的具體表現,“義”是“仁”的執行者。二千多年來,儒家都以仁義道德為個人修身的至德要道。

韓愈在他的《原道》中提到:博愛之謂仁,行而宜之之謂義。也就是說,公正合宜的道德、道理或行為就叫義。如正義、義憤填膺、義正辭嚴、見義勇為、多行不義,必自斃等。

孔子曾說:“君子義以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即用義為作人做事的根本,用禮實行,用誠信來完成。這才是真君子。

孔子還說過:“君子義以為上。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義是立身之本,是行為的最高標準。

儒家認為,凡事合於義則做,不做就是“不義”,不合於義則不做,做了就是“亂”。如《孟子.離婁上》:“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

義也通“宜”。如《論語》中有“不仕無義。”意為不去做官不合適。又如《論語》中有“務民之義”。意為致力於百姓該做的事。

利:是指人的生活養命之源,亦是指滿足實際生活利益所需。儒家所反對的是損人私己之私利。

全文理解為:

孔子說:“君子能知曉義之重,小人眼中只有利。”

孔子多次用“義”和“利”相對照,以此分辨君子還是小人。孟子繼承孔子的觀點和大力發揮,成為儒家義利之辨的代表人物。孟子曾對梁惠王說:“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

孔孟並不反對“利”,而是提倡在遵循仁義為前提的“大利”,反對不顧仁義的“唯利是圖。”

在孟子的王道政治中,他要求君王“為民制產”、“使黎民不飢不寒”、“養生喪死無憾”。

同時又要求君王“弔民代罪”,推恩以“保四海”並主張“薄其賦斂”,“去關市之徵”,以利便商賈行旅,由此可見,孟子所說的“何必曰利”實質上是告知君王,推行仁政,“大利”於天下的黎民百姓。

荀子對於儒家的義利觀作了更明確的闡述。他說:“正利而為謂之事,正義而為謂之行”。

在符合仁義道德的前提下,以“利”為目的而為之,謂之“事”。以“義”為目的而為之,謂之“行”,即德行的實踐。

成就德行和成就事業之間,儒家更重前者,儒家重義並不排斥利,而要求人們“利不背義”,但堅決反對“見利而忘義”

在現實生活中,見利忘義的人滿街跑,為了一點蠅頭小利而翻臉、反目的人身邊就有很多。他們的“無情無義”嚴重汙染社會精神環境。

有些貪官“苟利所在,不知禮義”,他們損公肥私,貪贓枉法,大發“不義之財”。

普及和宣傳儒家的“義利”觀刻不容緩!

惡人蒲壽庚

1973年,在福建泉州的後渚港發掘出一艘南宋遠洋貨船,載重量200多噸;船上香料遺存豐富,有降真香、檀香、沈香、乳香、龍誕香、胡椒等。

一些學者認為,這艘海船很可能是當時泉州富可敵國的蒲壽庚家族的香料船,蒲氏家族沉浮史再次引起人們的關注。

蒲壽庚祖上來自大食(阿拉伯)色目人,因貿易移居位於今天越南中南部的占城國,十一世紀遷徙來華定居廣州,在十三世紀南宋後期又移居泉州(刺桐)。

泉州面臨大海,背後的莽莽大山讓泉州和常年混戰的中原地區隔絕,百姓生活相對安寧。泉州的第一批移民來自西晉時期因“永嘉之亂”而被迫背井離鄉的洛陽人,境內“晉江”和“洛陽江”似乎在提醒著他們先祖的滄桑。

自唐朝以來,泉州成為當時世界上著名的港口和貿易中心。“安史之亂”後,中原殘破,經濟凋敝,北方人口繼續大量南遷。

隨著人口的遷移,經濟文化中心也向南方轉移,人才和資金的聚集,使泉州愈加繁榮。這種景象在當時阿拉伯商人、波斯商人和歐洲商人的筆下都有記載。

由於伊斯蘭商人、歐洲商人的大量湧入,泉州建造了大量清真寺、明教的摩尼寺、佛教的南少林寺,加上當地本土的宗教寺廟如媽祖廟、保生宮、清水宮,後期又引進三敎合一的三一敎,天主教,基督教,泉州成為“宗教博物館。”朱熹曾形容泉州:“處處都有寺廟,滿街都是聖人”。

泉州港是個天然良港,這裡出口的大宗商品是絲綢、陶瓷器、銅鐵器和泉州的泉緞,而輸入的商品包括珍珠、象牙、犀角、乳香、貝紗等,其中最主要的進口商品是香料和藥物。

北宋時在泉州設立了市舶司,專管海外貿易。當時泉州的人口超過20萬,城牆長達30裡,泉州港內停靠的船隻上萬艘。

南宋時,出入泉州港的許多外國商船隊,夏季御西南風而來,冬季逐東北風而去,一年兩度,繁華無比。到了宋末,泉州港已成為“東方第一”的貿易大港。

南宋末年,包容寬仁的南宋朝廷沒有忌諱蒲壽庚的阿拉伯身份,任命蒲壽庚為泉州市舶司,主管對外貿易。

蒲壽庚在這個位置上呆了三十年,朝廷始終對他恩寵有加。蒲壽庚亦官亦商,迅速賺取鉅額財富,聞名遠近,擁有巨舶多艘。

岳飛之孫岳珂所著《桯史·番禹海獠》載:“番禺(廣州)有海獠雜居,其最豪者蒲姓,號白番人,本占城之貴人也。既浮海而遇風濤,憚於復返,乃請於其主,願留中國,以通往來之貨。”

蒲壽庚依仗雄厚財力,勢力滲透到泉州各個角落,儼然成了當地的土皇帝。

朝廷這樣厚待蒲壽庚,他卻毫無感恩之心,為了利益,不知禮義。

1276年3月,南宋都城臨安被元軍攻破,宋恭帝投降。大臣陳宜中(南宋末年宰相,今浙江溫州市人)、張世傑(抗元名將,今河北涿州人)擁立趙昰為皇帝,是為宋端宗。

元軍從浙江南下福建之後,陳張二人保護著宋端宗率領水陸軍十萬人來到泉州附近,計劃“作都泉州”,站穩腳跟後繼續抗元。

眼看元軍大舉南下,宋朝國勢衰微,蒲壽庚心中就有了另投新主的念頭。早在前一年的1275年,恰逢朝廷出現叛亂,蒲壽庚擁兵自重,趁機擊敗宋軍,控制了泉州軍政事務大權,叛象畢露。

南宋初期,就有三百多名趙宋宗室遷居泉州,到南宋末年時,已經繁衍至三千人左右。現在福建漳州的“趙家堡”,據說就是當時趙宋宗親所建,為了躲避元軍的屠殺,他們改姓“黃”。

由於泉州城防堅固,易守難攻,元軍海上力量薄弱,無法從海上發動攻擊。所以宋朝殘餘力量如果能以泉州為陪都,就有了一個可以長期固守的基地。進可以伺機反攻,退可以轉進澎湖臺灣,南宋小朝廷就還有生機,中華正統也將得到延續。

可是已經決心叛宋的蒲壽庚卻“閉門不納”,堅決不讓宋端宗一行入城。南宋殘部只得駐紮在法石寨,打算取道漳州到廣東潮州。

臨行前,張世傑向蒲壽庚借船運糧,蒲壽庚海船眾多,卻一口回絕。眼見蒲壽庚如此忘恩負義,張世傑不由勃然大怒,強行徵調蒲家海船並抄沒貨物。

蒲壽庚聞訊暴跳如雷,立即令長子蒲師文帶兵虐殺泉州城內的南宋宗室,老弱婦孺無一倖免。而且所施手段極其殘忍,他還挖開南宋宗室的祖陵來洩憤,並趁機吞沒了南宋宗室地產和船隊。

第二年,1277年十二月初八,蒲壽庚獻城投降,並且將自己的所有船隻都獻給元朝。“小人”面目暴露無遺。

蒲壽庚降元遭到泉州百姓的激烈反抗,為了維護其統治,蒲壽庚在元軍幫助下,在泉州城內外展開了大屠殺。泉州城內的南宋遺民士大夫和淮軍士兵數萬人被害。

泉州清源山下的南少林寺僧眾反對蒲壽庚降元,遭蒲壽庚和元將奇握溫思的鎮壓,他們率元軍萬人衝進少林,千餘僧眾被屠,只剩數十人逃出。

泉州許漢青(進士出身,官至承信郎)家族散盡家財,組織義軍抗擊蒲壽庚,掩護宋帝南逃,後被蒲壽庚幾乎滅族。

元兵實行剿鄉滅族策略,不僅火燒晉江許漢青、許夫人(陳淑楨,許漢青妻,福建莆田畲族人,今閩臺粵各地有許夫人廟)的家鄉許宅巷、陳厝坑,迫使二鄉的許、陳、曾三姓族人背井離鄉亡命天涯。

南詔(今雲南大理一帶)的許姓氏族遭到牽連,也慘遭殺戮,幾乎被滅族。

他因此得到了忽必烈的賞識,被擢升為昭勇大將軍、閩廣都督兵馬招討使兼提舉福建廣東市舶,隨後又“進昭勇大將軍,閩廣都提舉福建廣東市舶事,改鎮國上將軍,參知政事,並行江西省事。”

張世傑和義軍許夫人及其侄子陳吊眼等曾經率兵從潮州殺回泉州,“欲得蒲壽庚而甘心”,但泉州城池堅固,圍城七十天不克,終於在元朝援軍與蒲壽庚的夾擊下被迫返回廣東。

蒲壽庚隨後又配合元軍主力南下,進兵廣東,最終滅亡南宋,上演了崖山的千古悲劇。

蒲壽庚因為幫助元朝滅宋有功,他的家族在元朝一直地位顯赫。蒲壽庚本人被元朝任命為福建行省中書。從此,蒲氏家族,掌控海上貿易,獨霸市舶,富甲一方。

不過善惡終有報應。蒲氏風光一百年後,元朝覆沒,漢人奪回江山。明太祖朱元璋對蒲壽庚的惡行早已深惡痛絕,他下旨將蒲壽庚的屍骨挖出來鞭屍,又命蒲氏男子全部流放充軍,女性全部入娼為奴,凡蒲氏子弟永世不得讀書入仕,整個家族在明朝的幾百年中淪為賤民。

多行不義必自斃,蒲壽庚為了個人“小利”,拋棄民族“大義”,暫時風光了幾十年,卻把子孫害苦了。

20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俗話:“窮看碗裡富看穿,大戶人家看門前”,背後是什麼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