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三國人物##呂蒙#在三國史中,有一個很特殊的人。曾經只是一條莽漢,十五六歲就敢偷偷跟著姐夫上戰場,他的姐夫鄧當是小霸王孫策手下的將領,數次帶兵征伐山越。當時姐夫發現他後大加呵斥,回去還向他的老孃告了狀,但是下次他又偷偷跟來了,可見這小子膽兒有多肥。

還不僅是膽兒肥,脾氣也相當暴烈。姐夫手下有個官員,見他年幼,表示鄙視,說:“這小子有什麼能耐?上戰場不過是拿肉喂虎罷了!”又說了幾句很不入耳的話,他大怒,“舉刀而殺之”,然後一溜煙跑了,逃亡到江湖上。後來有人把他推薦給小霸王孫策,孫策一見之下,認為這小子還是有過人的膽氣嘛,當下正是用人之際,就把他留在身邊當個隨從。

只從這兩件事來看,此人不過是個匹夫而已,不會跟成語發生什麼關係,也不會有機會在戰場上擊敗蜀國五虎上將之首的關羽關雲長。也許有博學的讀者已經從題目中看出,今天我們要說的“吳下阿蒙”,就是後來吳國的中流砥柱,被孫權拜為南郡太守,封爵孱陵侯的呂蒙。

因為當年的魯莽滅裂,他被人稱為“吳下阿蒙”,這是因他而有的第一個成語。他是汝南郡富陂縣人,就是今天的安徽省阜南縣王化鎮呂家崗,春秋之時這一帶應屬吳國。不能不說這個稱呼裡有貶低和輕視的成分,就像我們把呂蒙的安徽老鄉魏武帝曹操叫成“譙縣阿瞞”一樣,恐怕算不上是什麼敬稱,大概相當於“西莊大毛”和“東村二狗”之類。

在我們看來,從“吳下阿蒙”到拜將封侯成為國之棟樑,似乎有十萬八千里,即使是運氣很好,在戰場上打不死,充其量也就是個曹操手下的典許之輩,或者劉邦手下的灌滕之屬,一勇之夫怎麼就蛻變成了一位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文武全才,成為老大孫權讚不絕口的國士,他究竟有什麼奇遇?

其實一點奇遇也沒有。208年,呂蒙跟著周瑜大敗曹軍,佔領江陵,他因功被封為偏將軍兼任尋陽令。有一天老大忽然諄諄教導他:“阿蒙吶!你現在大小也是個將軍,還得管理教化一方百姓,你得抓緊時間學習哦!”

呂蒙感覺很為難,心想,老大!年輕時候也沒怎麼學習,現在都三十出頭了,你讓我學個什麼習?他就推說軍務繁忙,哪裡有時間?想不到孫權接著說:“別裝蒜!我也不讓你研究經典去當一個什麼淵博學者!經常閱讀閱讀,就能開闊眼界。還敢說忙,你比我事還多?咹?我都堅持讀書學習呢,總覺得收穫很大。”

雖然孫權比呂蒙還小四歲,但呂蒙聽話,知道老大這是為他好。於是真開始學習了,手不釋卷,《太平廣記》記載說他在睡夢中都在誦讀《易經》,可見下了多大的功夫。日積月累,學問見識當然突飛猛進。

據《資治通鑑》記載:“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後來,吳國主持軍政的魯肅來到尋陽,跟呂蒙會面,一番座談之後,魯肅非常驚訝:“喲嗬!你這滿腹經綸韜略,可真不是當年的‘吳下阿蒙’了!”

《資治通鑑》只是一筆帶過,說的不詳細。魯肅一代儒將,起初認為呂蒙不過是武夫出身,有些輕視他。想不到在談話中呂蒙問他:“老大對您委以重任,現在對面就是蜀國大將關羽,如果他突然襲擊,你怎麼對付?”魯肅一時沒招,說那就看情況隨機應變唄。呂蒙卻說,現在孫劉雖然結盟,但關羽自負傲慢,“好陵人”,你怎麼能不有所準備?

於是,呂蒙一五一十分析形勢利害,“密為肅陳三策”,這三條計謀當中有沒有後來的“白衣渡江”偷襲荊州(《三國演義》裡把這計按到了陸遜的頭上),不得知,因為魯肅一直秘而不宣。

再說魯肅當時聽了呂蒙之言,不由得越席而起,親切地拍著呂蒙的背,讚歎:“子明,我真沒想到你小子的謀略如此高明!”魯肅比呂蒙大六七歲,當然也是大哥級別,接著又感慨了一句:以後我再也不能叫你“吳下阿蒙”了!

呂蒙當時回了一句,注意這句當中也有著名的成語典故:“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士別三日”和“刮目相看”後世經常連用,當然也能分開各用,出處都在這裡。“非復吳下阿蒙”常用來表揚某人長進顯著,脫胎換骨。後人也有人反其意而用之,謙指自己毫無進步,也對人說 “依舊阿蒙吳下”。

再說呂蒙,讀書果然改變命運,他在南郡大破曹仁,又在皖城大敗朱光,被孫權晉升為廬江太守。緊接著又攻佔荊州南部三郡,並計擒郝普。魯肅去世後,呂蒙代守陸口,設計襲取荊州西部三郡,逼得蜀漢名將關羽敗走麥城,終使東吳國土面積大增,實現了“全據長江”的夙願。

話說呂蒙當時攻佔了南郡,城裡都是關羽和蜀漢將士們的家屬。呂蒙下令“軍中不得幹歷人家,有所求取”。意思是要對這些人秋毫無犯。但偏偏有他一個汝南一帶的鄉黨,可能因為下雪,他偷偷從老百姓家拿了一個斗笠,用來遮蓋官府的鎧甲。雖然乾的是公事,但呂蒙認為他還是觸犯了軍令,“遂垂涕斬之”。於是“軍中震慄,道不拾遺”。

從這件事可以看出呂蒙確有名將之風。

關於呂蒙之死,《三國演義》寫得很好笑,第七十七回《玉泉山關公顯聖》寫他竟然是因為“關羽追魂索命,七孔流血而死”,呵!看個熱鬧也就是了。

之所以能這樣寫,是呂蒙確實死於關公之後,他病重時,孫權曾下旨,有能治好呂蒙病的人,賞賜千金。但他竟然一病不起,後人有說建安二十四年曾發生瘟疫,因史載呂蒙、孫皎、蔣欽等都死於這一年。

呂蒙是病死在孫權的內殿,是不是瘟疫不好說。但值得再寫一筆的是,他生前得到孫權的大量賞賜,遺囑是把這些金銀財寶都交到府庫中收藏,待其死後,全部還給朝廷。

個人認為,此舉真當得起孫權對他的“國士”之譽。

跟呂蒙有關的還有一個成語——“洗腳上船”,說的是“居於水濱,舟行極便”。出自《三國志•吳志•呂蒙傳》,裴松之注引晉張勃《吳錄》,算不得什麼長志氣的成語,知道一下就行了。

參考書籍:《三國志》《資治通鑑》《江表傳》《三國志集結》《三國演義》《太平廣記》

20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張友文:觀四大名著有感 | 吳以楠:警言(外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