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於各色奇珍異寶和出土文物,古籍的善本、孤本似乎並不為世人所注目。可是,一塊殘碑上的隻言片語,也許就能解開一個歷史謎團;一本塵封已久的古籍,可能會推翻史學界的諸多定論。
我們的歷史是書寫在竹簡或紙張上的,而這些古籍正是歷史的載體,記錄著我們五千年的文明。從這個角度來看,古籍往往才是最珍貴的文物,是當之無愧的國寶。
1938年的春天,北平圖書館的錢存訓來到上海,他的任務是將上海辦事處珍藏的一批國寶級藏書,轉移到安全的地方。上海此時已經被日寇佔領,這批國寶隨時有散失的危險。
上海分館收藏有5000多種、6萬餘冊精選善本,敦煌寫經9000多卷,金石碑帖數百件,共246箱。清朝退位前後,專家們從紫禁城的內閣典籍廳裡,整理出很多明清、甚至宋元時代的珍本。頻繁的改朝換代,使這些古籍被遺忘在角落裡,卻有幸保留到了現在。
據統計,其中有宋本2000冊、元本4000冊、明本4000冊,皆是無上珍品。再加上翰林院所藏的《永樂大典》、由甘肅送來的敦煌寫經,及承德避暑山莊、國子監等地的藏書。這些古籍價值之高無法衡量,可以稱之為中華文化的命脈。
本來這些古籍都收藏在北平圖書館,九一八事變後,華北局勢日益緊張。儲存在上海商務印書館的很多宋元明珍本毀於日本人的炮火,給北平圖書館敲響了警鐘。
於是,北平圖書館開始籌劃古籍南遷的事情,使這批國寶遠離炮火。原先計劃是先將246箱古籍存放於上海租界,等南京建好場館後,再行安放。
可戰爭的形勢急轉直下,上海失守,南京即將面臨兵鋒,租界也不是世外桃源,日本憲兵已經可以自由出入租界,恐怕隨時都有可能陷落。古籍到底應該存放在何處,才能安全呢?
被逼到這個份上,北平圖書館的館長袁同禮只好求助於美國同行。他透過美國駐華大使,與美國國會圖書館接觸,經過多次協商,才使美方同意在戰爭期間寄存這批古籍,等戰後再歸還中國。
可是,國民政府對古籍的轉移並不熱心,經費遲遲不肯撥付。直到1941年4月,轉運古籍所需的3000美元經費終於交到袁同禮手上,此時距離太平洋戰爭爆發只剩下半年多的時間。
可是,如何才能使古籍悄悄運出上海,而不驚動日本人呢?美國方面不肯公開轉運,害怕得罪日本人。如果直接從上海海關出口,這麼多箱子有可能會引起日方的注意,因而也無法成行。
1941年8月,汪偽政府打算收回上海租界,屆時這批國寶古籍將再也無法隱藏。正當大家一籌莫展時,錢存訓得知妻子有一位姓張的同學在上海海關工作,他答應幫助轉送國寶。
然後趁他值班的時候,把古籍偽裝成美國圖書館購買的普通圖書,每批十箱裝上美國輪船,運出上海。1941年12月5日,最後一批古籍被裝上船運往美國。兩天後,太平洋戰爭爆發,中美之間的交通全部中斷,只差兩天。
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直到1947年才想到這批古籍,讓錢存訓去美國運回古籍。錢存訓在美國辦好所有的手續後,卻被告之,上海沒有存放古籍的倉庫,暫時不要運回國。
古籍雖多,可246箱也只需要幾個普通臥室大小的庫房即可,國民政府對古籍的漠視,實在讓人痛心。也或者他們已經意識到江山即將易手,不願意讓這些國寶運回來吧。
國寶古籍要到1966年才運至臺灣,可經過清點發現,很多珍本不知所蹤,紫禁城內閣藏書中至少有500多種珍本下落不明。有人專門前往美國進行核查和校對,因為美國方面曾將古籍全部拍成微縮膠捲用於存檔,可在這些膠捲裡也未找到這些失蹤的珍本。
更奇怪的是,美國膠捲裡的一些古籍是北平圖書館製作的轉運清單上所沒有的,而且也沒有被運到臺灣,這些古籍又是怎麼回事?還有一些普通圖書被混在古籍當中,這一切都表明,在國寶古籍轉運和寄存於海外期間,發生過一些不為人知的事情,直到今天也無人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