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陳琳之檄,可愈頭風。”這是一個很有名的典故。

檄,是一種古代文書,其作用有三:一是上級告示下級,二是官府曉喻百姓,三是我方聲討敵方罪狀:這些文書都可以稱之為檄。

歷史上最為人所熟知的檄文,恐怕要首推唐代駱賓王的《為徐敬業討武郾檄》了,它是痛罵女皇帝武則天的,後來收在《古文觀止》中,較易為人所見。其次是陳琳罵曹操的檄文,因為《三國演義》把它全文照錄,所以也為較多的人所知。

這篇文章原載在《三國志・袁紹傳》和《後漢書・袁紹傳》中;蕭統的《昭明文選》也收入了。《文選》後來還加了註解,有興趣的朋友不妨去讀讀看。

寫罵人的文章也要有本領,要搔得著癢處,要連被罵者也覺得你罵得夠藝術,這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歷史上,陳琳罵曹的檄文和駱賓王討武的檄文都受到被罵者的讚賞,確實不簡單。

陳琳的筆鋒是犀利的,揭露曹操的罪狀也相當狠辣,所以在當時就成為一篇傳誦人口的名文。

文章最使曹操感到尷尬和惱火的,是下面兩點:

第一是罵曹操的祖父和父親,指出他祖父曹騰是個太監,同十常侍張讓之流同是禍國殃民的角色。又說曹操父親曹嵩原是姓夏侯的,由曹騰收為養子,是個不知來歷的傢伙。還罵曹嵩用了行賄的手段,才取得太的官職。罵人而罵及三代,原是夠惡毒的。我們知道,袁紹號稱“四世三公”,門生故吏滿天下,他便仗著這個招牌,向別人誇耀,也拿來招攬人才,爭奪地盤。所以陳琳就先來個家世的對比,把曹操的出身說得一錢不值,以此壓低曹操的氣勢。這是使曹操最為惱火的第一點。

其次是說曹操親率兵士,到處挖掘人家的祖墳,掠奪其中的金珠寶貝。連漢文帝兒子梁孝王葬了近三百年,也被“破棺裸屍,掠取金寶”。又說曹操特置“發丘中郎將”和“摸金校尉”,專責掘墓工作,以致“所過毀突,無骸不露”。這一罵又是夠毒辣的。我們都知道,漢朝是自稱“以孝治天下”的,祖宗墳墓,神聖不可侵犯。挖掘祖墳的人,該是何等罪大惡極!陳琳這樣揭發瞢操,也可說是不留餘地了。

至於說曹操殺害九江太守邊讓和議郎趙彥,以及嚴刑拷打太尉楊彪等等,還是比較次要的。當時的軍閥,哪個不殺人呢?

《演義》說,這篇檄文傳到許昌,“時曹操方患頭風,臥病在床。左右將此檄傳進。操見之毛骨悚然,出了一身冷汗,也並不覺頭風頓愈,從床上一躍而起。”文章居然有如此療效,卻是怪事。不過《演義》也並非憑空捏造。《三國志陳琳傳》引曹丕的《典略》說:“琳作諸書及檄,草成呈太祖(曹操),太祖先苦頭風,是日疾發,臥讀琳所作,翕然而起曰:此愈我病。”本來沒實指哪篇文章,《演義》把它移用到罵曹操的這篇檄文上,真是太巧妙了。

一篇檄文自然罵不倒敵人,袁紹終於失敗了,陳琳也只好投歸曹操。照說,曹操是不會放過他的,但居然顯得十分寬宏大量,只是說:“你寫檄文罵我不要緊,又何至於罵及我祖父和父親呢?”當陳琳謝罪以後,居然還任用他做掌管文書的官。

你說曹操氣量大麼?不見得。

因為曹操的氣量有時也小得可以。說曹操在戎馬乾戈之際,故意表示一下寬宏大量,藉此收買文士之心,似乎更合理些。因為在袁紹手下還有不少像陳琳這樣的人物;曹操擊敗袁紹,取得冀州,冀州的人都要看曹操的一舉一動。今曹操連陳琳也能寬恕,其他的人當然就可以安心了。曹操這一著是效仿劉邦的“咬牙封雍齒,計安將士之心”,狡猾得很。

13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元旦的來歷和演變史,它就是古代的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