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透、理智與蒼涼是張愛玲的標籤,這個上海灘最終的女人,最終還是在一片蒼涼中離開了人世。
張愛玲出生於高門大戶,祖父是清末名臣,祖母是李鴻章的女兒。儘管家世煊赫,從小的她卻沒有感受到幾分熱意,母親雖然出自封建家庭,內心卻湧動著新式的火焰,而這不是金玉其外的父親能感受的。作為紈絝子弟的父親終日遊離於吃喝嫖賭上,母親選擇了離開。
也許是受原生家庭的影響,張愛玲的一部小說寫的是一個家庭悲劇,那時候的她還只有7歲。少年時的悲哀生活彷彿種入了骨髓,張愛玲的文字仿若悲冷的月光,而這種涼意在被胡蘭成背棄後達到了巔峰。
在文壇大放光彩的她,成為了海派小說的重要人物之一,但在抗戰時期,這種小說顯然不受人待見,如“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一般受人譴責。張愛玲心中有數,她的文字實在是過於小資了,與貧苦的中國百姓不太相配。被時代所束縛的她,寫文再也沒有此前那麼冷冽,顯而易見的是1950年的《十八春》竟然擁有一個光明結局。
只不過,張愛玲還是不合時宜的,這並不能輕易改變,為此,她拒絕了夏衍的幫助,選擇在1952年,踏上去港之路。文人在那個時期是能找到好工作的,張愛玲成為了美國新聞署駐港辦事機構的一員,在這裡她希望自己能用筆再度轟動文壇,但她似乎已江郎才盡。
在港待了幾年後,她選擇踏上去往美國的遊輪,那一年她三十五歲,似乎已經預感到了未來的漂泊動盪,這一次離開,她淚流滿面。所幸生活還是給了她增添了半分顏色,在心門緊緊被束縛之後,她遇到了美國劇作家賴雅,儘管愛情早已沒有那般刻骨銘心,她依舊選擇了和賴雅結婚。
此時賴雅已年過花甲,張愛玲正值青春年華,結婚僅三個月,賴雅便中風倒地,兩人的生活全憑藉著張愛玲一個人的支撐。但此時的張愛玲早已沒有了早年的才氣,她創作的劇本勉強可以維持生計,但創作壓力與照顧人的壓力集於一身,她還是感受到了幾分心累。
賴雅去世後,張愛玲離群索居,來到了洛杉磯開始幽居生活。這幾年裡,她的往日著作再度被人捧讀,大街小巷的人都愛談論她。可惜張愛玲的人已經老了,心也凋零了,在1984年到1988年,她每個星期都要搬一次家,只因為她身上的蝨子已經侵佔了整個家。一個年老的弱女子搬家定然是艱難的,她只能一次又一次地捨棄不相干的東西,導致了許多重要手稿和證件不知道遺落何方。
到了人生中的最後一間房子時,她家中只有一張床與一臺電視機,每天看電視可以讓她忘記生活的痛苦:包括過去、現在與飢餓。浴室中亦非常凌亂,紙巾丟滿地,據人猜測,此時的她已無力收拾東西,更擰不動毛巾。
1995年,張愛玲在家中死亡一星期才被人發現,她的好友林式同等人為她舉辦了葬禮,將她的骨灰撒在太平洋中,熱熱鬧鬧地來到人世,悄無聲息地凋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