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龍”一詞是皇帝的代稱,因此當時繡有龍圖案的各式旗子,只能由皇帝或皇帝委派的“欽差大臣”使用,大小官吏、平民百姓是絕對不能張掛和收藏的。
紫禁城內現存的清代繡有龍的旗子很多,其中最大的一面,寬350米,長5.9米,相當於兩間普通房屋的面積。這面龍旗是以黃絲麻為質,用各色的紗剪成五龍,用絲線拼縫在上面而製成的。旗子正中為一大龍,四條小龍在下並排;旗子的左側繡有“大清國欽差專使大臣和碩親王”十三個大字。這面碩大的龍旗,最低限度也要置於七米多高的旗杆之上才能完全展開,因而無論是人步行或騎馬,都不能擎此旗行走,可見這面大龍旗在昔日的皇宮內是無法使用的。
那麼,這面繡有字樣的大龍旗到底是有什麼用?這其中有著一段清政府辱國喪權的歷史。
鴉片戰爭以後,清政府更加腐敗無能,使中國屢遭帝國主義的侵略,簽訂了不少割地賠款的不平等條約。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帝國主義的剝削和壓迫,於1899年爆發了義和團農民革命運動。
義和團以“扶清滅洋”為口號,發展極其迅猛,其勢力很快滲入北京、天津。帝國主義列強看到清政府已控制不了局勢,便決定出動兵力,直接出面鎮壓中國人民的反帝鬥爭。帝國主義的加緊侵略更加激起中國人民群眾中反侵略鬥爭的情緒,這種鬥爭情緒還感染了清朝軍隊中的一部分官兵。1900年6月20日,德國公使克林德竟然於光天化日之下槍擊在東單牌樓執勤的清軍。面對著侵略者的挑釁,清軍將士奮然開槍還擊,當場將克林德擊斃。
不久八國聯軍打進北京,聯軍統帥瓦德西強硬地向清政府提出,必須讓光緒皇帝的親兄弟醇親王載灃,為打死克林德一事“入德謝罪”。其後又在《辛丑條約》第一款第一條中明確規定,要中國方面“欽派醇親王載灃為頭等專使大臣,赴大德闥大皇帝前,代表大清國大皇帝國家惋惜”。腐朽的清政府被迫答應了這無理要求。
當時,世界各國普遍都已設立國旗。清政府為能在載灃赴德乘坐的輪船上及各種禮賓儀式上,仿照他國懸掛國旗,遂趕製了這面大龍旗醇親王載灃帶著這面大龍旗,飄洋過海,“入德謝罪”,表“惋惜之意”。於是這面大清龍旗便成了這歷史事件的見證。大龍旗飽含著中國人民的恥辱,是清王朝腐朽沒落的象徵。
有人曾認為這面大龍旗是清王朝,也是我國曆史上的第一面國旗,這是不對的。清王朝的第一面國旗是在載灃攜帶大龍旗赴德後不久設計的。當時李鴻章議定與各國通商和互派大使,為仿各國有國旗之制,便向慈禧大後奏稱,應制定國旗,並擬就了虎、豹、獅、龍、麒麟以及八卦等樣式,繪圖呈進。經過慈禧太后的批定,決定用黃綢緞為地,正中繆金龍的金龍旗為國旗。
今天我介紹的這面大龍旗只是欽差大臣出洋攜帶的一種標誌,它雖具有代表國家的性質,但並不是清王朝的國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