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出《易經・繫辭上》:“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在中國哲學界,陰陽是天地間最大的學問懂得了陰陽,你就是大學問家。莊子說:“《易》以道陰陽。”從莊子這句話裡,我們得出三個結論:
第一個,是對“一陰一陽之謂道”的解釋,即“易”是闡述陰陽之變的學問;
第二個,“道”在先秦有動詞“言說”之意,這也就解決了老子“道可道非恆道”的“可道”,的確是言說之意;
第三個,雖然《易經》沒有明確使用陰陽的概念,但陰陽卻是《易經》的核心思想。
說說陰陽萬物萬事,有陽必有陰,有陰必有陽;孤陰不生,孤陽不長。老子認為天地萬物,皆由陰陽化生:“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老子的解釋早於《易傳》,本人不同意“《老子》是《周易》的解釋”的說法,至少不是對易傳的解釋)。”
漢傳《易傳》《繫辭》以陰陽觀來釋《易》,認為乾為陽,坤為陰,乾坤為“易”之門戶,陰陽和合而生天地萬物。並給乾坤定性:乾坤是陰陽的化身,既代表天地,又代表父母。
“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為純陽,坤為純陰。乾(乾☰)為天、為父,坤(☷)為地、為母。有天地,然後有天地間的萬物,有父母,然後有震、巽、坎、離、艮、兌六個子女,其中震(☳)、坎(☵)、艮(☶)為男,巽(☴)、離(☲)、兌(☱)為女。
乾坤的特徵是:“夫乾,其靜也專,其動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靜也翕,其動也闢,是以廣生焉。”以雄雌對照乾坤符號,最容易理解乾坤之屬性。
《易傳》那段著名的“道論”到底是什麼意思: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
“一陰一陽之謂道”:這是以陰陽變化來解釋“道”的,它概括了事物矛盾對立、互相轉化的自然規律。說陰陽的矛盾變化就叫作“道”,為了說明道的無形無名特性,故又以實物為對照,說“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這就對應了老子“道可道,非恆道”的意旨:有形有狀的可視、可聞、可味、可感觸的為“器”,與“器”相對應的就是“道”。“道”是形上的哲學概念,“器”是道的具象化稱謂。
“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傳承此道不出偏差的就是“善”,這個“繼”指的是傳承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繼之生八卦,乃至六十四卦,乃至無窮”的道,把這種“一陰一陽”生生不息傳承下去的,稱之為善。傳承有偏差,則不能稱之為“善”。保持這種特性化孕萬物的就是“性”,此“性”乃道性,道的本來面目。
“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仁者心懷仁愛,看到萬物都是仁愛的,所以他發現“道”的生生不息就稱之為“仁”,有才智的人發現“道”蘊含的全是“才智” ,就稱之為“智”。言下之意,你說你的道,我說我的道,盲人摸象,莫衷一是。
為何說“百姓日用而不知”?“道泛呵,其可左右也”,道在萬物,在言談話語中,在鍋碗瓢盆中,在日常瑣碎中,然而百姓日常應用此“道”卻茫然不知。所以說聖賢君子所謂的“道”,其根本意義就很少有人懂得了。
一陰一陽之謂道的內涵一陰一陽之謂道”是《周易》之根本,主要含義是:
萬物皆陰陽。萬物負陰而抱陽,陰陽在萬物。天地萬物即由陰陽構成,陰陽互根,一一相對:乾為陽,坤為陰;天為陽地為陰;日為陽月為陰;晝為陽夜為陰;南陽北陰(但水北為陽,水南為陰);上陽下陰;外陰內陽,明陽幽陰;暑陽寒陰;健陽順陰;剛陽柔陰;男陽女陰;貴陽賤陰,等等。
陰非純陰,陽非純陽。萬物萬事的基本屬性可以是陰,也可以是陽,但陰陽並非絕對和純粹的,而是陰陽之中又各有陰陽的,是陽中有陰陽,陰中亦有陽陰的。比如男為陽,女為陰,但男人外陽內陰,女人外陰內陽,且身體有上下、有左右,上為陽,下為陰;左為陽,右為陰。
男人體內以雄性激素為主,女人體內有雄性激素,只是要保持在一定的比例,一旦陰陽失調,必會生病變。
此消彼長。陰陽相反相成,是一組運動組合,不是固定和靜止的,也不是彼此對抗的,而是此消彼長、此進彼退的互動變化過程。如果陰陽總是對抗,則萬物行將消亡,因為孤陰不生,孤陽不長。陰消陽長或陰長陽消,是事物保持生生不息的根本,比如春秋四季的陰陽之氣的陽盛陰衰和陰盛陽衰,是一個交替消長的迴圈過程。萬物就是在這樣的交替迴圈中,得以生生不息。
互動感應。萬事萬物之中,唯有道是獨立的存在,其餘全是兩兩相對的,陰陽也不例外,陰陽唇齒相依,互動感應,不能獨立獨行。若陰陽兩分,離開互動感應,則世界歸於寂滅,萬物不復存在。卦因爻而成,而爻即是交,即陰陽互動,因交而感,因感而應。萬物因陰陽二氣交通而有“泰”,有“泰”而萬安吉祥;若天氣升而地氣降,二氣背離不交通,則為“否”,為“否”則生變不吉。
交則萬物通,不交,則萬物休。“天地絪縕,萬物化醇。男女構精,萬物化生”,正是對陰陽互動感應,化生萬物的形象描述
陰陽互化。“反也者,道之動也”,物極必反,盛極必衰,陰陽互化,交替迴圈。“道”恆存、恆運、恆通,恆存,保證了萬物的持續性;恆運,規定了萬物的運動規則;恆通,開通了萬物的生命通道。
萬物萬事的發展變化規律是由此及彼、由彼及此的迴圈往返,以至無窮,事物發展到頂峰,陽極必陰,陰極則陽,陰陽互根互化,直至無窮。
陰陽觀是中國人體驗世界和認識世界的獨特而深刻的思維方式,在諸子百家中,無一不論道,無一不以自家學說為正道,但無一例外的是 都對各自的“道”提出了自己的認識論,都認為陰陽遍及萬物,萬物都是陰陽交合而生。陰陽觀,反映了中國人對自然天道的敬畏和對生命現象的深刻認知。
“一陰一陽之謂道”,言簡意賅,辭旨深宏,蘊含豐富,故曰“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見仁與見智,都是各持一端罷了,說著陰陽一體,互根互化,實行起來卻陰陽分割,非陰即陽,非白即黑,結果造成認識上的混亂,給生活和工作徒添無限煩惱。
-
1 #是矛盾引起陰陽互相轉化的嗎?
-
2 #當你開步走路,左腳向前跨一步,同時右腳自然向前跨一步,這就是道,一陰一陽。
-
3 #據易學史料,《易經》本與陰陽無關!是《易傳》特別是《繫辭》大講陰陽,是《繫辭》的作者吸取了道家如老、莊對“道”的闡釋。
-
4 #《易傳》用陰陽解《易經》,最荒謬的是數分陰陽,奇數陽,偶數陰。誰家門牌號,或住賓館選房間號,奇數是陽間?偶數是陰間?
-
5 #易以道陰陽——將易、道、陰陽,聯絡起來了。易乃道之易,道乃陰陽之道,三者是一個文化體系的不同層次之重要內容,亦即同一文化系統之分系統。
-
6 #陰陽是太極,太極是包含陰陽二方和圓。陰陽之道是圓道,是人用之於在身體和精神的整體性需要上得圓的圓化之道。
-
7 #宇宙執行需要動力,這動力源於陰陽互動,陰陽互動子子孫孫繁衍生息
-
8 #陰陽3大概念,陰陽相對性:陰陽兩面性,陰陽轉換性:
-
9 #不通一爻之生,都是胡說八道!
-
10 #陰陽即分別,一體兩面,世界上既沒有陽也沒有陰這種東西。
-
11 #靠譜,點讚了,但仍有牽強侷限等不足之處。
-
12 #夫婦正配,男配女。懂的人自己領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