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中國的傳統手工藝有著悠久而燦爛的歷史,今天我們要說的是傳統竹編工藝。竹編是指竹絲篾片的挑壓交織,一般稱被挑壓的篾為“經”,而編織的篾為“緯”。由經與緯的挑壓可以編織出千變萬化的圖案,從而製作出千姿百態的竹編產品,竹編是藝術中的藝術。

竹編是我國的傳統手工藝,是匠人的一門獨門手藝,用簡單的竹絲就可以編織出各種形態來。

以前,在農村的時候,竹器是農民生產和生活中的主角,是家家戶戶都有的必需品。竹編制品都是他們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用竹籮裝穀子、豆子等糧食;用簸箕曬農作物,簸箕還可以用來揚糧食的塵埃皮糠,用竹耙耙落葉,耙穀粒,稻草。用土箕裝農產品、農作物,挑柴。

竹編工藝看似簡單,卻是極其的繁瑣,匠人手握篾刀推竹片,刀鋒輕微抖動,竹片徐徐漸進。不急不躁,細工慢活,片竹成絲,編竹成器。剛柔並濟,絲絲迴環,留下縱橫交錯的縝密,織就經天緯地的精緻。

挑竹、片竹、編竹,在匠人手中,成就一件件精美的工藝,這種傳統手工藝,工序複雜,一天下來,土箕也只能做四個,竹籮能做大概三個。要經歷的工序有:1、選竹。竹子不能太老也不能太嫩,老的太硬,嫩的沒有韌性。也不能要彎的竹子。2、片竹。這些竹絲一根根從一種叫“勻刀”的工具中拉過,使所有的竹絲都具有完全一致的規格。

3、編竹。打底扭花,編籮筐,編織講究細密完美,慢慢編好貼緊之後,再將頭部多餘的竹絲進行切除。篾匠者之手經常會被竹絲扎進肉裡。

4、成型。底部完成之後,要按壓調整緯線曲度,保證作品成形結實。一步一步,竹子在手藝人手中簡直“翻出了花兒”。

如今,像所有傳統手工藝一樣,單純的竹編手藝人越來越少,但仍有一些匠人仍堅持著這門手藝,孜孜不倦的追求新的藝術。

他叫曾雲如,1947年出生在江西省新幹縣三湖鎮曾坊武家自然村一組的一個普通農民家庭。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農家孩子,在當時的年代,學一門手藝活可以說是走到哪都不怕餓著。

所以15歲時,曾雲如就開始拜師學藝,成為了一名篾匠。18歲開始帶學徒。一根成人大腿粗的竹子,在曾師傅的巧手中,慢慢變成了竹篾,這些竹篾又被編製成了各種精巧的生活用品,幾年甚至十幾年都不會壞,就算是弄壞了曾師傅也能將它完整的修復。中國人這一技藝幾千年來代代相傳,經久不衰。

在塑膠製品還不盛行的年代,竹製品是生活用品中必不可少的。曾師傅走家串戶,給人編竹籃、竹筐、竹篩、竹蓆、竹籮和簸箕等各種竹製品,也算是學會了一門餬口的手藝。

家裡到處都擺放著曾師傅做的半成品和成品

然而好景不長,1992年百年難得一遇的天氣自然災害,把橘鄉三湖人賴以生存的紅桔樹都凍死了,人們紛紛踏上了南下打工的浪潮,曾師傅回憶道,也就是從這時起,生意連年下降。一部分是因為在家幹農活的人越來越少。另一部分是因為打工浪潮帶來的外製品越來越多,

曾師傅的竹籃、竹筐……慢慢被形式多樣的塑膠製品所替代,找他修補的人家也是越來越少。年過半百的他,也來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是繼續堅持做了幾十年的老手藝還是改行做別的?

篾匠師傅們陸續都轉行,曾師傅也很為難,生活所迫,曾師傅也嘗試了做別的產業,譬如養豬、種蘑菇。但一直沒有把這門手藝完全放下,最終出於對手藝的熱愛,曾師傅仍然選擇了堅守。

如今竹子成本越來越貴,人工成本卻越來越高。整個三湖,只有曾師傅一人仍在堅守著這份傳統手藝。幾十年的篾匠生活,讓曾師傅成為了遠近聞名的老師傅。據知悉,三湖街上賣曾師傅竹編制品的商店銷售得特別好。如果是從外地進貨就不好賣。整個三湖一帶的村民,基本都是直接找曾師傅訂貨。

女兒回憶道:“他這一生沒享受過一天。一年365天,除了大年初一休息一天,初二就開始做篾器。從早到晚,無論嚴寒酷暑,看著老爸做了這麼多年,不掙錢但真挺忙的。手長期被竹絲扎,尤其是冬季,手部乾燥,裂開,長倒刺,必須要纏上膠帶。”耐心、專注、堅持、清貧這些都是這個手工匠人身上展現出來的。

這三件工具曾師傅已經用了50年

時光荏苒,人類文明進入了21世紀,科技改變了人類的生活,也壓縮了手藝人的生存空間。這些老手藝的生存空間被擠壓的越來越少。我們祝願這樣的匠人能走得更遠,這樣的工匠精神能被更多的人發揚下去。

稽核:吳建友

監製:敖清輝

增強防毒意識,抵禦毒品危害!

攜手共建國家衛生縣城

鞏固國家衛生縣城成果

保障人民身體健康

16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與生俱來的抽象藝術天賦~瑞士著名畫家卡洛·多蒙尼克尼繪畫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