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說:“君子無所爭”。
老子也說:“天之道,不爭而善勝”、“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可見,對於真正厲害的人來說,不爭才是上策,才是大智慧!
公孫丑問孟子:“連孔子都說自己不善於分析瞭解別人的言辭,凡人心險于山川,難知於天,而你卻說自己‘善於分析瞭解別人的言辭’,那麼先生你已經是聖人了嗎?”
孟子說:“唉呀,你這說的是什麼話?孔子都說自己沒有達到聖人標準,只是學習感到滿足、教人不知道疲憊罷了。連孔子都不敢以聖人自居,我怎麼能夠自稱聖人呢?
由此可見,真正厲害的人,喜歡“為而不爭”的處世之道,雖然他們不爭,但是最後名利都附加在他們身上,這才是一種高深的大智慧!
真正聰明的人,都知道人生有“三不爭”,他們越是不爭,越有福氣。下面我們來一起看看!
1、不爭虛名;每個人都有虛榮心,不管是君子還是小人,都有貪圖虛名的心理。但是虛名不能吃不能喝,還會讓人付出慘重代價,讓人身心疲憊,讓人喪失理性,繼而做成違反天道的事情,最後是“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石崇是西晉的大富豪,他就是特別貪圖虛名,還曾經與晉武帝司馬炎的舅舅“鬥富”,最終還鬥贏了,得了很大的虛名。為了炫耀自己的富有,石崇還專門耗巨資修建了一個富麗堂皇的“金谷園”,當時的人們個個都羨慕嫉妒石崇。
好景不長,趙王司馬倫發動政變,誅殺賈后賈謐等人,石崇因為是賈謐的同黨而受牽連。最後,石崇被人汙衊成亂黨,遭到誅殺,夷滅三族。
直到被裝在囚車上,石崇這才悔悟道:“你們這些奴才是想圖我的家產啊!”押他的人答道:“知道是家財害了你,為何不早點把它散發掉!”石崇無法回答,因為這一切都是他自作自受。
生活中,主動爭虛名,容易招致災禍;被動獲得虛名,被周圍人故意吹捧,俗稱捧殺,也是會大禍臨頭的。
真正聰明的人,不爭虛名,更加看重內涵和本質,做人做事接地氣,謙虛低調,因此最終福氣也多。就如企業家任正非所講:我要的是成功,面子是虛的,不能當飯吃,面子是給狗吃的。
2、不爭小利;中國有句俗語叫“人見利而不見害,魚見食而不見鉤”,還說“人為財死,鳥為食亡”。越是層次低的人,越是隻能看到眼前的小恩小利,而忽略背後的大風險,因此經常是“貪便宜吃大虧”。
有些人,為了幾塊錢與人爭得臉紅脖子粗,甚至大打出手,最後觸犯法律,實在是很丟人,也很不值得。還有些人,為了省幾塊錢,寧願餓著肚子,犧牲健康,最後生病的住院費成千上萬地往外掏,這也是非常不明智的行為。
真正聰明的人,有大格局,他們該捨棄利益的時候,就絕不吝惜,正所謂是“有舍才能得”。
李嘉誠曾叮囑其子說:“你和別人合作,假如利潤你拿七分合理,八分也可,那我們李家拿六分就可以了。”正是因為捨得讓利,不貪小利,李氏家族可以把生意越做越大,獲取更大的利益。
康熙年間有個大臣叫張英,官至吏部尚書。有一次,張英的老家人與鄰居吳家在宅基的問題上發生了爭執,雙方還打上了官司。於是張家人千里傳書到京城向張英求救。張英收到家書後批詩一首雲:“千里修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告誡張家人不要為了小利而傷和氣。
張家人接到書信後,豁然開朗,深感慚愧,主動向後退讓三尺。鄰居吳家見狀,也是深受感動,也讓出三尺。於是就在兩家之間形成了一個六尺寬的巷子,人稱“六尺巷”。六尺巷的故事至今被人傳為美談,大家都讚美張英及張家人的謙讓雅量。
而張家也是“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張英的兒子張廷玉成為清朝一代名相,正可謂是“父子雙雙宰相,一門六代翰林”,而且張氏家族中相繼為官者多達數十人,其中光翰林就有12人,真可謂是家族福報綿綿。
這便是老子《道德經》中所說的: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無私成大私。
那些一上來就搶小利益的人,處處爭強好勝,終究是做不成大事,因為他們的眼光和格局都被小利限制住了;他們看似是一時得到了小的好處,實則是失去的更多。
所以說,我們要多向老祖宗學習“不爭之德”,少為蠅頭小利而浪費過多的時間和精力,省出更多時間和精力去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而這樣為人處世才算是真正大智慧,最終的福氣也會更多!
3、不爭口舌;錢穆先生說過:人身上每一器官,即代表一慾望,或不止代表一慾望。如人的口,既要吃,又要講話,至少代表了兩慾望。但是慾望猶如水火,搞得不好就會殃及自身。
比如說,口乃心之門戶,可以用來交流溝通,口也可以來品嚐美食,享受生活;但是禍從口出,病從口入,管控不好自己的嘴巴,就會禍害加身。正因為如此,《醒世恆言》中告誡大家:舌為利害本,口是禍福門。
很多人忽略了多言的壞處,喜歡處處與人爭口舌,還非要爭個高低不可,最後只是弊大於利。比如說,你與人爭贏了,他人輸了,就會記恨你,與你為仇;你如果爭輸了,又會覺得心裡難受,說不定還要起更大的紛端。
可見,與人爭口舌,講大道理,是非常浪費時間和精力,也是不理智的行為。正如張之洞的“三不爭”所寫:不與無謂之人爭閒氣。
金庸先生更是將這種心境寫入了小說《倚天屠龍記》,他說: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由他橫,明月照大江;他自狠來他自惡,我自一口真氣足。
即便是我們十分確信自己是對的,也不要隨便與人爭執。
第一,每個人都有侷限性,不可能完全正確,可能當時是對的,事後再看就是錯的,所以不爭是明智選擇。
第二,每個人的層次和認知不同,井蛙不可以語於海,夏蟲不可以語於冰;對於生活中的“三季人”,我們最好的辦法就是“一笑而過”,而不是爭執。
所以說,真正聰明的人,儘量減少與人發生正面衝突,少爭口舌,多爭實實在在的的努力。或許,這也就是老子《道德經》最後一句強調的:聖人之道,為而不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