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

原文:黃金無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備,妾願老君家。——宋·戴復古《寄興》

譯文:《寄興》一詩的意思是說,黃金無法求足色,白璧也會有細微的瑕疵,對人無須求全責備,即便你有些小缺點,我仍然願意與你一起相攜到老。後人把這首詩凝縮成“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這個俗語,說的是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就像沒有成色十足的金子;也比喻不能求全責備,要求一個人沒有一點瑕疵和錯誤。

感悟:“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啟示我們對人要有寬厚包容的態度,與人相處要有寬容大度之心。同時,這句話也提醒我們要有自知之明。對人要寬宏,對己則要謙虛,要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並不斷加以改正。《左傳》雲:“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一切事物永遠在變化和發展,人生也是一個不斷追求完善的過程。《周易》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君子進德修業,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腳步要永不停息,所謂“終日乾乾,夕惕若”。

禁微則易,救末者難

原文:夫壞崖破巖之水,源自涓涓;乾雲蔽日之木,起於蔥青。禁微則易,救末者難,人莫不忽於微細,以致其大。——南朝宋·范曄《後漢書》

感悟:這句話告誡我們,小節易制,大錯難救,任何事物都有一個形成、發展、衰亡的過程,做事要看清趨勢,在事物發展變化的過程中見微知著、防微杜漸,要從事情的量變開始階段就入手矯正,這樣才不會釀成不可救藥的質變後果。

預則立,不預則廢

原文: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言前定則不跲,事前定則不困,行前定則不疚,道前定則不窮。——《禮記·中庸》

譯文:“豫”同“預”,二者均有預先計劃、準備之義。做任何事情,預先有規劃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穩紮穩打,最終取得成功,反之則會一事無成。比如,講話前有所準備就能言之有據,不然就會理屈詞窮站不住腳;做事前有所準備就能水到渠成,不然就會陷入困境;行動前有所準備就能及時化解風險,不然就會追悔莫及;出發前規劃好路線,這樣就不會迷失方向。

感悟:做事想要成功,必須做足長遠打算,這樣才能行穩致遠。古代先賢對“凡事預則立”認識深刻。《論語·衛靈公》雲,“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如果缺乏長遠計劃,必定有眼前的憂患。賈誼在《過秦論》中提及“深謀遠慮,行軍用兵之道”,指出“計劃周密、考慮長遠”是行軍打仗的不二法則。朱柏廬教育子女凡事需要提前規劃,他在《治家格言》留下“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的警世格言。只有做足長遠的打算,在新挑戰與新機遇中,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才能不斷髮展進步。

善與人同,與人為善

原文: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過,則喜。禹聞善言則拜。大舜有大焉,善與人同,捨己從人,樂取於人以為善。自耕稼、陶、漁以至為帝,無非取於人者。取諸人以為善,是與人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孟子·公孫丑上》

譯文:子路,別人把他的錯誤指給他,他便高興。禹聽到善言,就給人敬禮。偉大的舜更是了不得,他對於行善,沒有別人和自己的區分,拋棄自己的不是,接受人家的是,非常快樂地吸取別人優點來從事善行。自他種莊稼、做瓦器、做漁夫一直到做天子,沒有一處優點不是從別人那裡吸取來的。吸取別人的優點來行善,這就是偕同別人一道行善,所以,君子最高的德行就是偕同別人一道行善。

感悟:與人為善的基礎是善與人同。善與人同包括“捨己從人”和“樂取人以為善”。“樂取人以為善”是“捨己從人”的擴大和提高。“聞過則喜”的子路和“聞善則拜”的禹是“捨己從人”的典型。“捨己從人”的精神更進一步的主動和積極的表現就是廣泛地向他人學習,吸取所有的善,集合到自己身上,以此為快樂。這樣主動積極的樂善精神會自然而然地不斷鼓舞自己和別人。因此,作為樂之泉源的“為善”,意味著互相幫助大家共同為善,所以說“取諸人以為善”即“樂取人以為善”,就是“與人為善”或“善與人同”。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原文: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詩·小雅·鶴鳴》

譯文:“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亦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是《詩·小雅·鶴鳴》中的句子,意思是它處山中的石頭,可用來琢制美玉。詩句自然是比喻,比喻釆納他人意見對於自身道德修養的重要性。

感悟:它山的石頭可用來磨製玉器,他人的意見則可以成就自己的道德修養。考慮到美玉非經它山之石的磨礪而不可成型,則人之道德修養亦非經他人的教誨而不可能取得成功。向他人學習,汲取他人之長,這樣才能不斷提升進步。

物必先腐,而後蟲生

原文:物必先腐也,而後蟲生之。——宋·蘇軾《范增論》

譯文:凡物必先朽腐,爾後方有蠹蟲滋生。

感悟:物先腐而後蟲生,意味著事物的毀滅往往釀生於自身,物自敗,爾後生機失,物不腐,蟲何生?事物興衰存亡,內因是決定性因素。由此推及人事,古代哲人尤其強調求仁在己,禍福在我。孟子曰:夫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後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後人伐之。《太甲》曰:“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這些都強調人是自己命運的主宰,如果放棄了這種主宰,就是“自侮”,必然導向“自毀”。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原文:人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小車無,其何以行之哉?——《論語·為政》

譯文:古代用牛力的車叫大車,用馬力的車叫小車。兩者都要把牲口套在車轅前面的橫木上。橫木與車轅銜接的活銷叫作或者。車子沒有它們,自然無法套住牲口,也就不能行走。孔子認為,一個人如果沒有信德,就好比大車小車沒有或一樣,如何能立身處世呢?孔子透過生動形象的比喻說明了信德的至關重要。

感悟:“信”是維繫人與人關係的基本準則,人一失信,必然害及他人,危及社會。孔子說:“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這說明“忠信”是立人之本,是人生路上的“通行證”。“信”也是朋友交往的基本道德規範。《論語·學而》說:“與朋友交,言而有信。”友情是建立在言而有信的基礎之上的,推心置腹才能夠成為真正的朋友。

聰者聽於無聲,明者見於未形

原文:聰者聽於無聲,明者見於未形,故聖人萬舉萬全。——司馬遷《史記·淮南衡山列傳》

譯文:聽力好的人能在無聲時聽出動靜,視力好的人能在未成形前看出徵兆,所以最智慧、最有道德的聖人做事總是萬無一失。

感悟:這句話其實我們防範未知風險,見微知著,防微杜漸,才能增強對矛盾風險挑戰的預判和準備。“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提高預見能力,才能做到心中有數、胸中有譜,才能在實際工作中知關節,得要領,抓關鍵,最終有效落實。

事必有法,然後可成

原文:此章言事必有法,然後可成,師舍是則無以教,弟子舍是則無以學。——《孟子·告子上》

譯文:任何事情都有方法,只有找到合適的方法,才能成功。這就如同教學,教師捨棄了方法,就教不好;學生捨棄了方法,同樣也學不好。

感悟:講究方法是解決問題、達到目的的重要途徑。只有掌握了科學有效的方法,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掌握並靈活運用科學有效的方法,才能處事不驚、臨事不懼,不為任何干擾所動,真正做到“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山積而高,澤積而長

原文:山積而高,澤積而長。聖人之後,必大而昌。由聖與賢,或為霸強。——唐·劉禹錫《唐故監察御史贈尚書右僕射王公神道碑》

譯文:土石日積月累形成了不斷高聳的山,點滴積聚彙集形成了長流不斷的水;人的修養成功至“內聖”之後,“外王”的事業自然可大加興盛,而聖賢偉業之奠定,又或能為國家富強打下良好根基。

感悟:任何問題的最終解決,都需要經過長期不斷的積累,付出艱辛的努力,如此才能鑄就輝煌的成功。

13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他在作品裡寫獨特的陝味,每一個故事都讓人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