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你人生的大多數狀態,都取決於你的念頭。
在這個世間只有對自己有著高標準要求的人,才會有一個高於世俗的成就,如果對於自己的每一天都是得過且過,甚至任性而為之,那麼最後也通常需要為自己的任性去付出代價。
關於如何做好一個人,有許許多多的教條和標準,而在這教條和標準之中,卻有最重要的基礎,就是:在人生的細枝末節處謹言慎行。
在《中庸》之中有一句話,叫做: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君子在別人看不見的時候也是謹慎的,在別人聽不見的時候也是有所戒懼的。越是隱秘的地方越容易表現出本色,越是細微的事情越能顯示出真情。所以君子在獨處獨知的時候總會更加謹慎。
孔子說過一句話叫:“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君子不管是通達世界還是身處厄運的時候,不管處在什麼樣的境遇中,都能做到一絲不苟,不管當下事物多麼繁雜,身處的環境多麼困苦,都能排除外界干擾,凝神靜修,保持心境的平和寧靜,從未偏離道義的準則,以此來塑造真實而美好的自我。
很多人並不理解為什麼人活著要這樣約束自己的言行生活,難道隨心所欲的自在狀態不是更好嗎?
這個答案的根本就在於,當你用謹言慎行的態度修養自身之後,其一可以避免因為自己的素質卑劣而傷害他人,其二可以用自己的厚德善念,讓自己以此獲得好的結果。
人性之中存在著許多負面卑劣的狀態,比如說嫉妒心,貪利心,任性以及思慮過多等等問題,當一個人不能改正收斂這些問題,甚至不能察覺這些問題的存在時,必然會在與人相處時,因為這些弊病而傷害別人,最終傷害自己。
所以人生最好的狀態,就是首先修正這些錯誤的念頭,平衡人生的生活狀態,才能在避免給別人帶來傷害的同時,最終成就自我,這就是慎獨的意義。
人活這一生,首先就是讓自己擁有好的狀態,並且能給自己的家人帶來更好的生活,如果再有能力的話,再去用自己的力量為這個時代去增添幾分善意。
用古人的一句話可以概述,叫做“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而這一切的狀態之中,修身則佔據著首要位置。
二、《小窗幽記》之中說:
要知自家是君子小人,只須五更頭檢點,思想的是什麼便得。
意思就是說:要想知道自己是有道德的正人君子還是小人,只要在五更天的時候自我反省一下,知道自己頭腦中想的是什麼事情,就可以得出明確的結論。
生活的真正悲劇,並不在於一個人沒有擁有足夠多的優勢,而在於他擁有優勢的時候,卻缺乏了一個看到優勢並且恰當使用優勢的智慧,而及時自我審查,就是能夠撥亂反正,查詢自己智慧,並且正確發揮智慧的根本。
當很多人遇到問題的時候,第一反應就是將問題推給外界,在身處的環境中找藉口,比如說自己沒有做成一件事情時,就怪罪於自己的某一個條件,當自己遇上了人生的坎坷時,就會怪罪於命運,但是從來沒有在自身找原因。
實際上,一個人失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核心就是自己未能認清自身,不能察覺自己優缺點的所在,不能察覺問題,更談不上在細枝末節處改善問題。
如果能有針對性的進行自我反省,必然能認識到其中的問題,並且找到一個正確的,屬於自己的,以及符合當下條件的正確方法。
大禹時代,諸侯有扈氏叛變併入侵,大禹就派他兒子伯啟率兵抵抗,但是伯啟卻被打敗了,手下要求繼續進攻,伯啟說:“我們兵比他多,地比他大,卻被他打敗了,一定是我德行不行,我的帶兵方法也不行,從今天起我要改正自己過失。”
從此之後,伯啟每天做的事情就是粗茶淡飯,去照顧百姓,以此修身養德,一年之後,有扈氏知道這件事情不但不在侵犯,反而主動投降。
如果你的人生遇到問題的時候,說明你的德行不夠,而反省自己的問題,從自身尋找根本原因,生活也必然在你面前主動“投降”。
一個人能否駕馭生活,取決於對於自身的認知以及對於條件的掌控,而足夠謹慎的反省自身,修正念頭,才是決定這一切的根本。
品讀國學智慧,感受古人文化,體悟不一樣的世界,看見不一樣的人生。
-
1 #“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
2 #凡事能做到自我反省者,不把錯誤強加於人,能做到謹言慎行者,一定能駕馭生活!但是,現實生活中,大多數人遇事不順總往別人身體上推責任,自查自省的少!希望今後的我們,做人做事時刻反省自己,以做到修身齊家!
-
3 #如果你的人生遇到問題的時候,說明你的德行不夠,而反省自己的問題,從自身尋找根本原因,生活也必然在你面前主動“投降”。
-
4 #慎獨之人,必有過人之處
-
5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這是個難點也是個重要點,少有正解。
-
6 #天不藏奸!天之驕子! 天行健,君子以厚德載物! 天行健,雄赳赳,氣昂昂! 頂天立地,受益良多! 心胸寬闊,海納百川! 心胸坦蕩,厚德載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