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中庸》裡的"故君子重德性,而道學問,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什麼意思呢?就是告訴做人要修德,施之以學問,既能廣大,又能精微,能上能下,能大能小,不偏不倚,不失分寸,即古人所說的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是守正道、正統,走中正之道,強調為人處世的分寸把握和理性智慧;難得糊塗是中庸的表現之一,就是做人不必太較真,要留有餘地,不必與自己和他人為難。

01

儒家歷來講中庸之道。就是不偏不倚,走正道,即中正之道,不走歪門邪道,更不走極端。講分寸,求和諧。無論做人、做事,都應該講中庸,這是為人處世的修養,更是智慧。

中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思想。歷來大人物們,都推崇並踐行中庸之道。

糊塗是一種心態,更是一種修為。在孔子眼中,糊塗是"中庸",在老子看來,

糊塗是"無為",在莊子心裡,糊塗是"逍遙",佛陀眼裡,糊塗是無我。。

曾國藩深諳中國人情,堅守中庸之道。當他消滅太平天國,功高震主時,他請辭兵權,低調自保。急流勇退,明哲保身,從而保盈持泰,安享尊榮。左宗棠也深得中庸之道,他在江蘇無錫梅園有一副題字是:"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擇高處立,就平處坐,向寬處行。"

意思是,做人要志向高遠,但要守中等緣分,不奢求,享下等福分就行;為人處世要站得高,看得遠,知寬容諒解,行事低調,不露鋒芒,凡事給自己和他人都留有餘地。

人生在世,很多事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有很多無奈,沒有志在必得。所以不能不有一顆進退自如、留有餘地的心。人生在世不容易,做人難,做一個好人更難。不是你不惹人時,人就不會來犯你。所以,人既要安分守己,還要學會自保。

清代著名畫家和文學家鄭板橋說:"難得糊塗。"這是一個經歷了人世滄桑,對人情世故有所認識後,說出的一句經驗之談。

就是認識到世上沒完美,人間無完人,認識到矛盾無所不在,所以不必較真,不極端做事,而應留有餘地;不要把聰明用盡了,要適當裝糊塗甚至痴傻些,免得為難別人,也為難自己。

事物都有兩面性,事物的發展都有一個過程和規律,所以要講分寸,守中庸,否則,過猶不及,物極必反。事實上,天下萬物,都有自己的執行規律,個人不能改變,更不能相強,所以最好順應天道和時勢,抓住規律和時機。一旦成功了也往往走到了盡頭。

正如《紅樓夢》裡的《好了歌》所言"萬事好了,也該了"了。

所謂"天道忌盈,業滿招損",任何事太過了就會走向反面,即過猶不及,適得其反了。所以,事事要留有餘地,謹守中庸之道。

02

有兩個落水者,一個視力極好,一個患有近視。

兩人在寬闊的河面上掙扎,很快就筋疲力盡了。

突然,視力好的那位看到了前面不遠處有一艘小船,正在向他們這邊漂來。

患有近視的那位也模模糊糊地看到了。於是,兩人便鼓起勇氣,奮力向小船游去。

遊著遊著,視力好的那位便停了下來,因為他看清了,那不是一艘小船,而是一截枯朽的木頭。

但患有近視的人卻並不知道那是一截木頭,他還在奮力向前遊著。當他終於游到目的地,並發現那竟然是一截枯朽的木頭時,他已離岸不遠了。

視力好的那位就這樣在水裡喪失了生命,而患有近視的那位卻獲得了新生。

清醒的人看得太真切,太較真,便煩惱遍地;而糊塗的人,計較得少,卻覓得人生的大滋味。

我們生活的最高典型終究應屬孔子所倡導的中庸生活,這也正是中國人所發現的最健全的理想生活。曾任北大教授的林語堂,曾在他的文章《中庸的哲學:子思》中引用了清代學者李密僱《半半歌》:

看破浮生過半,半邊受用無邊。半中歲月盡幽閒,半里乾坤寬展。

半郭半鄉村舍,半山半水田園。半耕半讀半經塵,半士半姻民眷。

半雅半粗器具,半華半實庭軒。衾裳半素半輕鮮,餚饌半豐半儉。

童僕半能半拙,妻兒半樸半賢。心情半佛半神仙,姓字半藏半顯。

一半還之天地,讓將一半人間。半思後代與滄田,半想閻羅怎見。

飲酒半酣正好;花開半時偏妍。半帆張扇免翻顏,馬放半韁穩便。

半少卻饒滋味,半多反厭糾纏。百年苦樂半相參,會佔便宜只半。

林語堂先生說:"生活的最高典型應屬於中庸生活,一首28行的小詩把這種理想很美妙地表達了出來……"

的確,中庸是一種平衡的、和諧的智慧。守中庸之道,就會做到凡事認真而不較真,做事不走極端,做人不卑不亢。所謂"花要半開,酒要半醉",這種狀態最好,這就是掌握好那個度,就平衡了,就平等了,和諧了。這是最好的。

可以說,林語堂先生推崇的中庸之道,既是一種人生態度,也是一種生活態度。它是一種平衡自己,放鬆自己和他人,與周圍和諧相處的高明的智慧。

這種理想化的中庸生活與我們今天所倡導的構建和諧社會的思想也是一脈相承的。只要我們真正地做到了中庸哲學所倡導的為人處世方略,我們所期待的那種花香四溢、笑盈八方的理想生活也就離我們不遠了。

中庸和糊塗,也告訴我們,很多事情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直接來。如老子

"貴柔",強調守柔、守弱,像水一樣,利萬物而能摧萬物。並說:"揣而銳之,不可長保。"告誡做人不能鋒芒畢露,越鋒利越受傷。《周易》說:"曲成萬物而不遺。"

《道德經》說:"曲則全,枉則直。"是說曲徑通幽、圓行不止的道理。太極圖,八八六十四卦,組成一個圓,其中有太多有無相生、滿則虧、過猶不及的道理。很多話,不能直著說;很多事,不要直著做。所以古人說:"聰明廣智,守以愚;多聞博辯,守以儉;武力多勇,守以畏;富貴廣大,守以狹;德施天下,守以讓。"這是經驗之談,有很深的智慧。

03

中庸之道,在古代哲學流派裡,它不僅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問,更是一門高深的修養。追求恰到好處、適可而止,是為人處世的圓融之道,是一種境界,是一種哲學觀念。

世界本不完美,人無完人,理想主義和完美主義行不通。所以,別看那麼透,別想那麼多,別做那麼絕,不妨糊塗些,不把聰明用盡。

凡事有分寸,有個度,過猶不及,所以要留有餘地,適可而止。

這裡的中庸和糊塗,不是叫你去世故圓滑,失去個性、原則和稜角,喪失鬥志和闖勁,而是告訴你一種做人做事、為人處世的智慧。

寒山曾有經典一問: " 世間有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該如何處之乎?"

拾得答:"只有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10年,你且看他。"

我們走在人生路上,總是容易把正在遭遇的每一件事情,看得十分重要。然而時過境遷,我們就會明白,人生真正重要的事情實在不多。

還真是:"你生氣來,我不氣,氣出病來無人替。"

是不懼。

生活中,富者或憂竊或憂災,唯恐萬貫家財頃刻間毀於一旦;貴者或憂誣或憂勢,生怕狂風之下的樹倒屋塌。

一個人日夜生活在患得患失中,不得安寧,身體又何來健康之說。

一個養生的人,就是要做到不貪、不求、不氣、不懼。

有一個學僧到法堂去請示禪師,他說:"禪師,我常常打坐,時時念經,早起早睡,心無雜念,自認為在您的座下沒有一個人比我更用功了,為什麼我無法開悟呢?"

禪師拿了一個葫蘆、一把粗鹽交給學僧,說道:"你去將葫蘆裝滿水,再把鹽倒進去,使它立刻溶化,你就會開悟了。"

學僧拿起葫蘆,遵示照辦,過不多久,跑回來說:"師父,葫蘆口太小,我把鹽塊裝進去,它不化;伸進筷子又攪不動,我還是無法開悟。"

禪師拿起葫蘆倒掉了一些水,搖了幾下,鹽塊就很快地溶化了。

他慈祥地說:"一天到晚用功,不留一些平常心,就如同裝滿水的葫蘆,搖不動,攪不得,如何化鹽,又如何開悟?"

這個學僧說:"難道不用功就可以開悟嗎?"

禪師說:"修行如彈琴,弦太緊會繃斷,弦太鬆彈不出聲音,所以學佛人中道、平常心是悟道之本。"

04

做了老師之後,多年來一直在反思,在改變中,一直不斷地完善自己,希望帶給我的學生的永遠是滿滿的正能量。

但是任何事情都是說來容易,做來難,想要自己變強大,就要讓自己更勤快,多動手。當你多做的時候,你會發現自己的不足,你會自覺提高自己的能力,減少對周圍人的抱怨和挑剔,用更多的時間來提升自我素質,真正做到讓知識變成智慧,融入靈魂。

中庸不是讓自己趨炎附勢,不是讓自己變得沒有稜角。中庸是讓自己平和,如果你每天能做的事情只有憤怒和抱怨,你還能給自己留下機會和提升的時光麼?

要想把事情做到極致,是對自己潛力的磨練與考驗。用句很流行的話,"你不逼自己一把,永遠不知道自己有多麼優秀。"

是的,雖然不能說我現在有多麼優秀,但是我卻體會到了逼自己一下,你可以完成原來你覺得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在你手頭的任何一件事,以不同的心態去完成,成果就會有天壤之別的差異。

要把事情做到極致,我們還需要抱有一顆負責任的心。作為一名教師,我需要對我所帶班級學生負責,當我們拿出足夠的誠意對待他人的時候,我們也能收穫同樣的誠意。

最後,我想說的是,不管如何做人做事,我們都要保持一顆"當下心"。不要留戀過去,更不要遙想未來,把握現在,做好當下每一件事,就是對自己最好的交代。帶著極致做事心態的人,會將自己的人生也經營到極致。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只有擁有這種極致的心態,我們才能成為一個最有質量的人。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極致就是一種比語言更有力量的靈魂魅力。

23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一塊記載了“神”的石頭——“蘇美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