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是一位藝術奇才,他除了坐擁一個龐大的帝國之外,還擁有自己的藝術世界,也許他正是想要按照自己的藝術夢想去締造自己的帝國。
宋徽宗主持的畫院被稱為“宣和畫院",它是中國美術史上一個偉大的存在,它大概也是世界上第一個皇家美術學院。中國的畫院有著悠久的歷史,但在宋徽宗之前,畫院只是用來供養御用畫家的地方。宋徽宗把它變成了一個培養畫家的地方,畫院取士制度成了科舉取士制度的一部分。宜和畫院有著嚴格的招生制度,課程設計很合理,學制和待遇都有很明確的管理規定。進入畫院的人要接受嚴格的訓練,除了學習繪畫以外,還有通識教育。他們的專業課很豐富,一共有6門, 即佛道、人物、山水、鳥獸、花竹和屋木:公共課有《說文》、《爾雅》、《方言》和《釋名》等。因此可以說宜和畫院有很先進的教育模式,以及很成熟的教育理念。這個皇家美術學院最大牌的教授就是宋徽宗,南宋鄧椿所著的《畫繼》中說“徽宗皇帝天縱將聖,藝極於神”。清代學者葉昌熾曾經說“道君(因徽宗篤通道教,故稱“道君”)雖青衣受辱,藝事之精,冠絕千古”。這位天資超邁且風采俊秀的藝術天子在琴棋書畫詩詞金石各個藝術領域無不造詣高深,技巧精絕,品味雅正。
他是宋代第一流的畫家, 他的花鳥畫成就最高,是中國古代最為優美的花鳥畫作品。他有狀物寫神的高超技藝,以及精工典雅的風格,代表了院體花鳥畫的特色和最高水準。《芙蓉錦雞圖》 用筆細膩,逼真傳神:《寫生珍禽圖》 極力描摹,纖毫畢現,質感和力度呼之欲出。南宋初年的王廷理有一首詩盛讚徽宗的花鳥畫:“ 宣和殿後新雨晴,兩鵲飛來東向鳴。人間畫工貌不成,君王筆下春風生。” 他的山水畫氣勢不
凡,《奇峰散騎圖》 意匠天成,功奪造化。妙處之趣, 咫尺千里:他的人物畫筆墨生動,《聽琴圖》 雖然畫的是令人生厭的昏君奸臣,但是單就其藝術境界來看,高遠清靜,令人心曠神怡。
宋徽宗也是宋代第一流的書法家,他的瘦金體是書法史上的一個獨創。筆力超邁,高掩千古。有一次宋徽宗到秘書省去,開啟書畫箱,拿出自己親筆書畫。凡是親王大臣及使相從官,各賜畫一幅和草書紙。群臣皆斷佩折巾,爭先恐後地索要,徽宗開懷大笑。徽宗後來被女真人捉去了,他的書法也傳到了金朝。金章宗酷愛瘦金體,推崇備至。極力模仿,這也是文明徵服的一個例子吧。
在畫院,徽宗是一位一絲不苟且勤勉有加的教授。他曾經對大臣說“朕萬幾餘暇,別無所好,唯好畫耳”。他有超乎尋常的藝術熱情,親自擔任《宣和睿覽集》的主編。將自三國到宋初的畫作都收集起來,列為14門。總數達1 500卷,為中國繪畫史做出了極其重要的貢獻。在畫院裡他親自選錄畫院學生、佈置繪畫題材、討論筆墨技巧、品評作品優劣、決定畫家職稱,並示範繪畫方法,如此種種,樂此不疲。
有一天,宣和殿前的荔枝樹結了果,皇上很高興。恰好這時樹下來了一隻孔雀,徽宗讓畫家把這一場景畫下來。 皇帝有命,這些畫家自然是竭盡全力各顯神通。畫出來也是精彩紛呈,華彩爛然,但畫的都是孔雀在將要登上藤墩的時候先抬右腳。徽宗看了說:“不好。”大家面面相覷,愕然不知。幾天過後,徽宗再次把畫家們召來詢問,但他們仍然不知所以,徽宗說:“孔雀升高先抬左腿!”這些畫家都佩服一皇上的水準就是高。還有一次徽宗看到一幅月季圖,作者還是個無名少年,徽宗大為讚賞。旁邊的人問他原因何在,他說月季很難畫。因為月季四季朝暮花蕊葉片各不相同,這幅畫畫的是春天日中時的月季。一毫不差, 實在難得。由此可見他以藝術家的眼光對生活的觀察是多麼仔細,力圖準確的現實主義風格非常明顯。然而畫院入學考試的命題確是十分有趣,完全是另外一種風格,其比較典型的題目有:竹鎖橋邊賣酒家,踏花歸來馬蹄香,蝴蝶夢中家萬里,子規枝上月三更
這些都是意境悠遠的唐人詩句,要想用畫表現出來那可不容易。怎樣畫出那一點春色來? 怎樣畫出鎖的感覺來?怎樣畫出香味來?怎樣畫夢?且看當時的考試牛人們是怎麼做到的。
第1題有個考生畫的是一美人憑欄而立,唇上一點紅,與綠柳相映襯,閨中少婦因撩人春色思春的意境就出來了。
第2題畫家李唐最為出色,他畫了流水之上一座小橋橫跨。橋畔是蔥鬱的竹林,迎風招展的酒帘子斜掛在竹枝上。沒有畫酒家,因為被鎖在那竹林裡面了。
第3題最為巧妙,一個畫家畫了幾隻蝴蝶追逐在馬蹄之後,馬剛踏過花兒。馬蹄兒上還帶著花香,真是神來之筆!
第4題是王道亨畫的,他畫了在北海牧羊的蘇武,持節而臥。一隻蝴蝶飛舞其上,寂寞思鄉之情躍然紙上。又畫林木扶疏,上有杜鵑。 午夜時分,木影在地。亭臺樓榭隱約可辨,徽宗看了拍案叫好。我們可以看出,徽宗的命題是很有手法的。他要求考生畫出意境來,既要寫實,也要畫虛。虛實相生,方是妙境。畫院裡培養了很多有成就的畫家,其中最傑出的有李唐、張擇端、王希孟和蘇漢臣等。他們是地地道道的天子門生,皇家畫院的高材生。李唐後來成為南宋四大家之首;王希孟是少年天才,10多歲就入宮學畫。徽宗慧眼獨具,認定他是可造之材,親自指點。
王希孟18歲的時候完成了千古名畫《千里江山圖》,這幅畫和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均名列中國十大傳世名畫:宋徽宗是《清明上河圖》的第一個收藏者,他親自用瘦金體在畫上題寫了“清明上河圖”5個字;蘇漢臣的《秋庭戲嬰圖》儲存至今,為後人所珍視。
因此宋徽宗不僅是天才的書畫家,也是成功的書畫教育家。可是很
我們再看看那副《聽琴圖》,彈琴者為徽宗本人。而那位聽得入迷的是蔡京,蔡京還在畫上題詩:
吟徵調商灶下桐,松間疑有入松風。
仰窺低審含情客,似聽無弦弄中。
徽宗彈琴,蔡京聽琴;徽宗繪畫,蔡京題字。真是相得益彰,絕代雙驕,天下無二,誰能相信這幅和諧的畫面中的主角竟然是北宋王朝的埋葬者!
北宋的皇帝很多都有藝術才能,在宋徽宗這裡達到了一個頂點,頂點也是終點。當一個皇帝是絕世的藝術家的時候,是藝術的大幸,又是一個國家的大不幸。
一個文治帝國有著自己獨特的生命歷程,它最終消亡在一個藝術天子的手裡,不能不讓人心生感慨造化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