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至明是中國巾帽類首服最為盛行的時期。在頭巾上縫綴巾環的習慣從宋朝一直延續至明代。這段時期的巾帽主要有三類,第一類是士大夫階層普遍戴用的筒形巾帽;第二類是行伍、庶民階層日常裹首用的巾帽;第三類是襯在襆頭、烏紗帽等硬體首服內斂發用的頭巾。學者賈璽增在《紫禁城》雜誌發表《巾環、玉屏花、玉逍遙與玉結子——宋元明時期巾帽類首服的固定和裝飾用具》,文章中有如下考證
明楊氏墓出土頭巾
明楊氏墓出土頭巾的玉質“巾環”
前者雖稱巾、帽,但在戴前一般要經過塗漆處理,其主體已成為筒形硬殼,直接扣在頭部即可;後兩者是用絹、緞等紡織品裁製成的軟體首服。為了將其固定在頭部,這些巾帽都要在外面縫綴一對用來穿拉繩帶的環形物,時稱“巾環”。與宋朝同時期的北方金代貴族,也流行在裹首的蹋鴟巾上縫綴雕琢有春水或花卉紋樣的玉飾件。這玉飾件按其位置和功能的不同被稱為“玉屏花”和“玉逍遙”。受其影響,明代晚期的士人階層也以在巾帽上裝飾名曰“玉結子”的飾件為尚。
明代義宰張懋夫婦墓中出土頭巾
五代以降,中原地區原本裹紮之用的襆頭逐漸演變成一種硬殼狀官帽。而裹首束髮的任務就落在了戴在官帽之內的頭巾(宋至明使用)或網巾(明代使用)上了。為了固結方便,中國古人多在頭巾或網巾後縫綴一對金屬小環用以穿拉繩帶。因為是內用之物,故其形多小巧,外表樸素而無飾。
上海市盧灣區肇家浜路明潘氏墓烏紗帽內頭巾系束效果圖(作者手繪)
在南宋,人們將置於巾帽後部的巾環稱為“二勝環”或“二聖環”。“環”諧音“還”,寓意盼望“靖康之難”(1127年)後,被金人擄走的宋徽宗、欽宗二聖自北還南。
宋代岳珂《桯史》記載:“秦檜以紹興十五年四月丙子朔,賜第望仙橋。丁丑,賜銀絹萬疋兩,錢千萬,彩千縑,有詔就第賜燕,假以教坊優伶,宰執鹹與。中席,優長誦致語,退,有參軍者前,褒檜功德。一伶以荷葉交倚從之,恢語雜至,賓歡既洽,參軍方拱揖謝,將就倚,忽墮其襆頭,乃總髮為髻,如行伍之巾,後有大巾環,為雙疊勝。伶指而問曰:‘此何環?’曰:‘二勝環。’遽以樸擊其首曰:‘爾但坐太師交倚,請取銀絹例物,此環掉腦後可也。’一坐失色,檜怒,明日下伶於獄,有死者。於是語禁始益繁,芮燁令衿等吻禍,蓋其末流焉。”其大意為南宋奸相秦檜宴請賓客。其間,賜坐給吹捧其“功德”的參軍。參軍受寵若驚,在拱揖就坐時,墮其襆頭,露出巾環。伶人一語雙關地批評參軍將“二勝環”丟在腦後。
明末《天工開物》插圖中戴網巾的勞動者
同樣,在南宋趙溍《養痾漫筆》中,卻是紹興初楊存中制二勝玉帽環獻高宗,旁有伶人云雲。此外,宋代張端義《貴耳集》也記載了同樣的故事,雖然人物和時間不同,但“二聖還”的含義卻無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