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今天,我們要談的不是郭敬明的《夢裡花落知多少》,而是三毛和她的《夢裡花落知多少》。

1991年1月4日,三十年前的今天,因子宮內膜增生症住院治療的臺灣著名作家三毛被發現在臺北榮總病房用絲襪自縊,時年48歲。

人生自古誰無死,但死後三十年,她的文字仍然被當下的人們捧在手心閱讀,她書裡的文字激勵著無數的人在黑暗中鼓起勇氣,點燃生活的光亮,尤其全球被新冠病毒肆虐的今天,人們需要這樣的文字勇敢地面對生活給予的一切。

三毛的文學伯樂之一——臺灣著名作家白先勇先生曾說 :"三毛創作了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瑰麗的浪漫世界,裡面有大起大落生死相許的愛情故事,引人入勝不可思議的異國情調,非洲沙漠的馳騁,拉丁美洲原始森林的探幽——這些常人所不能及的人生經驗,三毛是寫給年輕人看的,難怪三毛變成了海峽兩岸的青春偶像。"

三毛的48年人生裡,寫過許多文章,出版過不少文集。《夢裡花落知多少》只是其中一本,在1981年第一次出版的散文集,

一、從未立志做作家,曾經下決心當畫家的妻子。

許多人都知道三毛的原名陳懋平,因為"懋"字太難寫,她時常跳過去不寫,久而久之,乾脆改名陳平。

1943年3月,她祖籍浙江定海,出生於重慶,後隨父母遷往臺灣,父親陳嗣慶是一名成功的律師。

三毛在家中排行老二,有一個姐姐,兩個弟弟。這個六個人的大家庭,充滿愛與歡樂。

三毛從來沒有立志要做作家,"理想"很簡單:做一個偉大藝術家的太太,而那個物件是西班牙畫家畢加索!

小時的三毛數學常考零分,但有著異於常人的國文天賦。在五千字的《苦兒流浪記》裡,她說自己是"孤兒",把老師感動得流淚。

初中的時候,班裡大約十個人的作文是她代筆。當時的語文老師認為三毛是她的學生中最有才華的。老師說:"老師看了你寫的上一代的故事,很感動,一夜沒有睡覺,老師都流淚了。"

從小,三毛覺得自己做什麼事情都不對勁,不順利,最順利的事情就是寫文章,因此在大學裡開始寫文章,但也不是很勤。她這輩子很光榮的記錄就是從小學開始,從來沒被退過稿!

二、數學老師的一次當眾羞辱,差點毀了她。

初中二年級,三毛的數學常得零分。

到第二學期,她發現數學老師每次小考都是課本後面的習題。於是為了不留級,三毛將題目全部背下來,結果接連六次小考都得滿分。

數學老師開始懷疑她作弊,又出題目叫三毛作答,她得了零分。

老師當著全班同學,用毛筆在她的眼睛周圍畫了兩個代表零蛋的大圈羞辱自己的學生。

經此羞辱,三毛第二天在教室昏倒,心理開始出現嚴重障礙,後來經常逃學到公墓看小說……最終休學。

1956年,她13歲,一度復學,仍然逃學到圖書館看書,就正式退學。

正是老師的一句話,一次羞辱,毀掉了她的自信與童年,如將她扔進地獄,使這個自尊心很強的孩子逐漸走向心理障礙、厭學、自我封閉的境地。老師如此行為,讓人憤怒!

三、遇到文學啟蒙恩師,揚帆文學世界。

三毛的文學啟蒙老師,是她的繪畫老師——臺灣著名新潮畫派畫家顧福生先生。三毛的英文名Echo,也是她尊敬的顧老師英文名。

當時13歲的三毛休學後患上憂鬱症,一直處於自我封閉狀態。焦慮的父母送去請顧老師教她畫畫,學素描和水彩。

三毛認為自己沒有繪畫天賦,顧老師給她幾本《現代文學》雜誌。正是這幾本雜誌給了三毛極大安慰,沉悶的三毛因此開朗起來。

顧老師鼓勵三毛在文學領域發展,幫助她找到自己的方向。顧老師還將她寫的文章極力推薦給多位好友,其中包括當時《現代文學》雜誌主編白先勇先生。

1962年,時年19歲的三毛寫的《惑》,經顧老師推薦,在《現代文學》雜誌發表,給三毛極大鼓勵。白先勇先生因此成為三毛的文學伯樂之一。

白先勇先生後來回憶:

《惑》是一則人鬼戀的故事,的確很奇特,處處透著不平常的感性。小說裡提到《珍妮的畫像》,那時臺北正映了這部電影不久,是一部好萊塢式十分浪漫離奇人鬼戀的片子,這大概給了三毛靈感。

四、離開呵護備至的父母,去西班牙,不是崇洋媚外,只為建立自己的完整人格。

去西班牙,離開父母,獨自生活,這是三毛人生的轉折點。三毛的改變,不是因為地理因素,而是個人環境產生的大轉變——離開父母。

父母從小就很寵愛三毛,對已經念大學的她仍然呵護備至,疼愛得不得了。

他們知道女兒鼻過敏,那天風雨一大,母親就趕緊對寶貝女兒說:"你不要上陽明山了,在家裡唸書。"

正是如此,逐漸長大的三毛意識到:只有離開父母,才能建立屬於自己的完整人格。

因此,離開父母才實現了三毛人生的真正轉折點,她不僅開始獨立生活,而且遇到了未來人生路上的丈夫荷西。

留學期間,三毛的經歷非常豐富:當過西班牙的導遊、德國商店香水模特兒、美國圖書館員等,遊歷過不少國家,開啟了豐富的人生旅途。

四、文學的態度:

(1)寫作是三毛生活中最不重要的一部分,它是蛋糕上的櫻桃。

1967年,24歲的三毛去西班牙留學,並停筆寫作,臺灣的編輯一直等她"復更"。

十年後,在沙漠的家裡,三毛髮現自己可以寫作了,她覺得 "等待並不是一件壞事情,不要太急"。

她認為寫作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寫作是生活中最不重要的一部分,就好比蛋糕上的櫻桃。

(2)生活比寫作重要,重視生活,遠於寫作

許多人會認為:寫作是人生的一種成就。

但三毛真誠地說:"人生有太多值得追求的事了,固然寫出一本好書也可以給後世很多好的影響,至於我自己的書呢,那還要經過多少年的考驗。"正是因為這般謙卑的態度,才讓三毛的文字流傳至今,死後三十年,仍然在熱愛文學與生活的人們手中流傳。

她總覺得自己的文字很淺,並不代表文學上的價值。

文章中,提到她在西班牙,一個苦於無法在期限前交稿的故事:

當時正和三毛戀愛的荷西,得知三毛的苦惱,帶她來到公園裡。

他指著正在寒冬的公園裡,正在高高大樹上鋸樹的園丁說:

"我覺得那些被關在方盒子裡辦公,對著數目字的人,才是天下最可憐的,如果讓我選擇,我一定要做那個樹上的人,不做那銀行上班的人。"

三毛聽了這番話,決定停稿,不寫了。

(3)寫作是遊戲之一。

三毛是很重視生活的人,她引用孔子的話;"遊於藝",這幾個字包含了很多意義,用最直白的話來解釋就是"玩"。

但三毛的這個"玩"不是玩電子遊戲、不是舞廳的玩,她的人生哲學是做任何事一定要覺得好玩才去做,絕不會為了達成一個目的,而勉強自己。

畫畫是一種玩,種菜、種花、做丈夫、做妻子、做父母更是一種玩,人生就是一個遊戲,但要把它當真的來玩,是很有趣的。正是當下最流行的一句話:"有一個有趣的靈魂,做個有趣的人。"

三毛認為的寫作生活,就是她的愛情生活,婚姻無論對男女都是世界上最好的事情之一。

她的作品幾乎是傳記文學,不真實的東西寫不來。《夢裡花落知多少》是三毛在1981年第一次出版的散文集,記錄了荷西意外去世後三毛的孀居生活,展現了三毛漸漸走出人生低谷,再次堅強面對生活的心路歷程,她的文學創作也因此達到高峰。

在三十年前的今天,三毛去世的訊息一傳出,讓全球各地喜歡這位臺灣女作家的讀者驚訝與悲痛。

她的文學伯樂白先勇先生回憶:

"三毛自殺的訊息傳來,大家都著實吃了一驚,我眼前似乎顯出許多個不同面貌身份的三毛蒙太奇似的重疊在一起,最後通通淡出,只剩下那個穿著蘋果綠裙子十六歲驚惶羞怯的女孩——可能那才是真正的三毛,一個拒絕成長的生命流浪者,為了抵抗時間的凌遲,自行了斷,向時間老人提出最後的抗議。"

2021年1月4日,三毛離開我們剛好三十年,此刻,我們安靜地用文字的方式祭奠與懷念她。

一個人至少擁有一個夢想,有一個理由去堅強。——三毛

作者桐珈語:女兒桐桐,兒子小語,我是他們熱愛生活和寫作的麻麻。

24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雕塑家潘鶴:結婚40年後再見初戀,相處一月後終放下心中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