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按:《說新語》——“跟著課文走”之蔡元培篇(一)

1894年蔡元培先生27歲。經年科舉應試,終成大清翰林。以家族看,這是光宗耀祖之盛事,能享榮華富貴;從朝廷說,此乃文曲化身一雋才,可謂大清棟樑。然而乾坤逆轉,元培先生竟不能給家人以幸運鴻福,也未支撐滿清大廈之將傾,倒成為兩袖清風一學者,倒成了封建王朝掘墓人。

滿腹經綸,學貫中西。是元培先生足慰平生之寫照。

蔡元培先生塑像。身後為毛澤東主席的評價“學界泰斗,人世楷模”

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出生。其父蔡光普為錢莊經理。其母周氏生育七個子女,唯剩元金、元培、元堅三子,年齡各差兩歲。蔡家世無讀書做官之人,故而周氏尤重兒輩“獨立”、“篤學”、“慎言”、“早起”教育。她拒絕親友資助,一人支撐家庭。每晚必督兒輩夜學兼做針線,為節省開銷自己給兒子理髮。元培若有出言不遜或做事有始無終者,“如不改正,必將鞭笞”。見元培為文苦思不得,她教其“晚睡不如早起”。元培曾因賴床不起真的受過鞭笞,因此養成早起習慣並終其一生。

1883年元培16歲考取秀才。次年,周氏病故。

元培《傳略》回顧兒時求學經歷:我的母親是精明而又慈愛的。我所受母教比父教多。因為父親去世時我年紀還小。為紀念其母,晚年元培在香港改從母姓,自取其名“周子餘”。

2000年筆者瞻仰蔡元培先生故居。此為蔡元培臥室兼書房

元培4歲入塾修習《三字經》、《千字文》、《神童詩》等。11歲喪父無力續聘塾師。寄居姨家,隨王懋修和李姓塾師再讀《詩》、《書》、《禮》、《易》、《春秋》等儒家經典。

元培天資聰穎,學心堅定。聞其閱書案上常置豆一罐,嚼豆如嚼書之要義。“恆謂炒豆味香,愈嚼愈有興趣。然豆嚼完亦不知索取。”元培子蔡無忌言:一夕宅院失火,舉家惶恐。“先君仍讀書自若,態度鎮定。”長成之後,元培不再受塾師安排而自選讀物,讀書尤愛朱駿聲《說文通訓正聲》、章學誠《文史通義》、俞正夔《癸巳類稿》、《癸巳存稿》;學人尤敬漢之王充、明之李卓吾、清之俞正夔。讀書心得是“遠路不需愁日暮”,意即讀書不能急於求成,宜將速度與耐心、激情與行動結合。學人則崇拜“都無做官意、唯有讀書聲。”

孜孜以求又持之以恆,元培於是視野大開,文思敏捷。科舉應試屢屢得中。16歲考取秀才,18歲即設館教書,22歲中舉。23歲會試貢士後本應接著殿試,書法則稍欠火候,房官王頌蔚勸之:以君之文,可得連捷。然殿試須重書法,君殊不逮,與其連試不效,須隔三載。不如停試一次,盡一年之力從事白折工夫,或能於明年補試獲雋。元培謹聽師命,天天習字。二年殿試即以策論《西藏地理及位置》名列二甲三十四名高中進士,躋身翰林院庶吉士。殿試主考翁同和閱卷後大讚其“雋才也”。兩年後(1894)應“散館試”(庶吉士的甄別考試),授翰林院編修。寒窗苦讀二十又三年,終於“一舉成名天下知”。

蔡元培先生參加清光緒二十年(1894)殿試之策論《西藏地理及位置》

是年爆發中日甲午戰爭,大清之北洋水師慘遭毀滅性打擊。元培同情維新卻不能使朝廷維新圖強,同時認為:康梁變法失敗在於“不先培養革新之人才。”故此發聲:欲變新國家,必有新國民;要有新國民,必有新教育。1898年棄官返鄉,教書之餘,研習德文並接觸西方新思想。至1906年申請赴德,呈文:我國現行教育之制多仿日本,而日本教育界盛行者為德國海爾巴特派。強迫教育之制亦以德國行之最先,歐美無能媲美。現自措經費前往德國專修文科之學並研究教育原理,冀回國能效壤流之助於教育界。1907年5月駐德公使孫寶琦幫助元培以使館職員身份赴德留學。先在柏林進修一年德語,次年進入萊比錫大學聽課,三年多時間研習四十門教育相關課程,重點在於哲學、文明史、美術史及實驗心理學。研習同時還流連於萊比錫音樂廳、歌劇院、美術館和博物館,以廣集博採、融貫新知,“深層瞭解西方文明而超功利之外。”如此學行,養成了元培先生平等對待中外教育學說之恢弘氣度和平和風格。

在德期間,元培既為前總理唐昭儀四個侄子教授國文,又為商務印書館編書,“過著半傭半丐生涯。”終於寫成國內開山之作《中國倫理學史》。另有論述德智體關係之《中學修身教科書》。《民立報》評其《教科書》為:熔中外為一冶,說理透徹,行文簡亮。

這是元培先生第一次留學海外。

1908年蔡元培先生在德國萊比錫大學留學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元培應陳其美之邀取道西伯利亞回國,出任中華民國臨時政府首任教育總長。其間定製“國歌”、頒佈《普通教育暫定辦法》、制定《大學令》和《中學令》,強調要把中學大學辦成健全國民的學校。1912年7月,元培因憤其閣員無所作為辭職,再次赴德世界文明史研究所研習,選修課程為歐洲史及藝術美學。半年後回國寫成《世界觀和人生觀》,詳述其擔任教育總長期間提出的世界觀教育,是為中國教育史之首創。

1913年9月至1916年11月元培赴法國研究、著述並開展中法文化交流。寫成《哲學大綱》、《文明之消失》、《康德美學述》和《華工學校講義》。1915年6月與李石等人曾組織留法“勤工儉學”會,為後來周恩來、鄧小平、李富春、陳毅、王若飛等赴法留學鋪平道路。並與汪精衛、李石曾、吳玉章等聯絡法國教育界成立“華法教育會”,被公推為中方會長。

1920年12月以北大校長身份前往歐美11國考察。其間曾與居里夫人、愛因斯坦、孟祿等著名科學家、哲學家晤談。

1917年元培參照西學模式在北大推行教授治校和大學選科制、學分制。規定學生修滿學業即可畢業,不拘年限。1919年其又針對文理分科流弊而廢科改系,廢學長設系主任。從而形成比較完備的中國大學教育體系和教育制度。

永遠的校長——國立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誕辰130週年紀念封

1923年7月57歲蔡元培第五次出國。先至比利時布魯塞爾學習義大利文,後又移居法國研究、著述。1924年赴德國參加康德誕辰200週年紀念大會並在漢堡大學註冊入學,以期利用德國圖書館和博物館研究美學、人類學和民族學。

由舊學進,從西學出。學貫中西的蔡元培逐步形成自己一套教育學術理論:教育乃富國強國之根基;教育有兩大功能:“一在引領,教育引導社會而非隨逐社會;一在服務,養成人才,將來進社會做事。”“學生或教育,一方面講學問,一方面效力社會”;大學教育必得“思想自由,相容幷包”,要廣聚各家之長,不因學術爭議相互排斥;“教育者,養成人格之事業也。”為培養健全人格之國民,必得重視美育、健康教育、人格教育……

由此看來,人說蔡元培學貫中西,實至名歸!

2006年冬筆者在北京大學參加高中語文學科帶頭人培訓

14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汝州金兀朮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