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陳留阮氏家族在魏晉時期也是一個比較引人矚目的家族。他們雖然並沒有顯達的仕宦,但卻在中國文學史、中國思想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記。

建安年間,天下大亂。但“國家不幸詩家幸”,建安年間文學領域內所取得的成就卻遠大於承平時代的東漢中前期。建安文學的典型代表就是建安七子。建安七子指的是: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瑒、劉楨。其中阮瑀自幼曾經向蔡邕學習,很早就有了名聲。據傳說,阮瑀才華橫溢卻無意於出仕。曹操曾經想聘請阮瑀出來給自己幫忙,阮瑀就逃到了山中躲避。曹操無奈,乾脆放火燒山,把阮瑀逼出來。阮瑀來到曹操幕下後,曹操的很多重要公文都是出自於阮瑀的文筆。有一次,曹操在行軍途中要寫一封信,就讓阮瑀起草。阮瑀起草之後呈送給曹操,曹操想進行一番修改,但拿著筆卻不知道該改動哪裡。阮瑀的作品流傳後世的十二首詩歌。

建安七子之一阮瑀

阮瑀之次子阮籍和長孫阮咸是著名的竹林七賢中的成員。阮籍是著名的詩人、文學家、思想家,因為曾經擔任步兵校尉,所以被人稱為阮步兵。魏晉時期政治風雲詭譎,很多投機分子飛黃騰達,而真正的忠臣君子則是選擇獨善其身,以不合作來表達自己的不滿。竹林七賢就是他們的典型代表。阮籍幼年喪父,由其母親把他拉扯成人。父親去世後,家境中落,貧寒的環境中阮籍勤奮好學。阮籍繼承了其父的文學天分,八歲的時候就能寫文章。阮籍也精通音律,善於鼓琴,其嘯歌也為時人所嘆。阮籍在很早的時候就表現出淡漠名利的志趣,對於仕途並不熱心。與一般的文士不同,阮籍不僅精通文籍,而且還曾習武。這也造就了阮籍性格中豪爽的一面。阮籍曾經登上廣武山憑弔楚漢相爭的舊戰場,說出了“時無英雄,遂教豎子成名”的豪言。

阮籍雖然也有濟世安民的抱負,但生當魏晉之際的複雜政治環境之中,根本沒有他施展的空間和可能。正始十年(公元249年)高平陵之變後,對司馬氏集團的專權心懷不滿,但同時又感到世事已不可為,於是他採取不涉是非、明哲保身的態度,或者閉門讀書,或者登山臨水,或者酣醉不醒,或者緘口不言。當然並不是說他可以絕對隱瞞自己的態度,他只不過是以一種更為隱蔽的方式來表達而已。其中之一就是在他的眼神之中,據說他能“為青白眼”。也就是說,當他不喜歡某個人的時候,直接把眼珠翻上去,以白眼待之。如果覺著某人可以交往,就以黑眼珠正常地來看他。古人的言語中,往往用青來稱呼黑,成語青睞有加,就由此而來。

古人繪製的竹林七賢圖

更多的時候,阮籍都是將自己沉湎於酒中。司馬昭想與阮籍聯姻,阮籍則是大醉六十餘日,沒有給司馬昭開口的機會。司馬昭也不得不作罷。黨附於司馬氏集團的名士鍾會多次試圖引誘阮籍點評時政,阮籍則是以酒來應付。因此,在很多名士都被害的魏晉之際,阮籍得以倖免於難。就連司馬昭也說,“阮嗣宗至慎”。

執掌了大權的司馬集團以虛偽的禮教來裝點門面,而阮籍則是以狂放的言行來與執政者相抗衡。阮籍的嫂子歸寧省親,阮籍專門為嫂子送別。在當時人的禮法之中,這絕對是非禮的行為。阮籍聽到別人的評論之後,阮籍說道:“禮豈為我設耶?”阮籍好酒,他家旁邊就是酒店,女主人是個年輕漂亮的少婦。阮籍常和王戎去吃酒,醉了就若無其事地躺在人家旁邊睡著了,根本不避嫌。那家的丈夫也不認為他有什麼不軌的行為。

阮籍母親去世的時候,阮籍正在和友人下棋,友人要求停止下棋,阮籍則是下完了棋,接著喝酒吃肉,然後開始放聲痛哭,一直到吐血。在當時人們的觀念之中,居喪期間飲酒食肉也是不可接受的。阮籍為母親服喪期間,有一次在司馬昭的宴席上喝酒吃肉。司隸校尉何曾也在座,他對文王說:“您正在以孝治國,而阮籍卻在母喪期間出席您的宴會,喝酒吃肉,應該把他流放到偏遠的地方,以正風俗教化。”司馬昭說:“嗣宗如此悲傷消沉,你不能分擔他的憂愁,為什麼還這樣說呢?況且服喪時有病,可以喝酒吃肉,這也是符合喪禮的呀!”阮籍依舊在喝酒吃肉,神色自若。

那個何曾在中國歷史上也是以奢靡而聞名的,據記載他每頓飯要花費一萬錢,他還抱怨“無下箸處”!他死後,朝廷按照慣例需要給個諡號,當時博士官秦秀就建議給何曾“謬醜”的諡號。雖說晉武帝沒有采納,但也說明了何曾的為人。偏偏是這種人,標榜為禮法之士。對此,司馬昭也是心知肚明。所以,當類似何曾這樣的人彈劾阮籍的時候,司馬昭也給予了一定的保護。當然此舉,也為司馬昭收買了一些人心。畢竟阮籍在當時的士林之中也還有些影響。

生當亂世的阮籍內心畢竟是苦悶的,他與嵇康、阮咸、山濤、向秀、劉伶、王戎等人的竹林之遊,也不過是藉以遁世,並不能真正消解其內心的苦痛。他“時率意獨駕,不由徑路,車跡所窮,輒怮哭而反”,窮途當哭的典故就由此而出。

阮籍無意於仕途,他的成就主要體現在文學和哲學領域內。阮籍是建安以後第一個全力創作五言詩的詩人,他的《詠懷詩》八十二首透過不同的寫作技巧如比興、象徵、寄託、借古諷今、借景抒情,和形象塑造等,形成了一種“悲憤哀怨,隱晦曲折”的詩風。阮籍的論說文,都是闡述其哲學觀念的,比較全面地反映了他的思想,如《通老論》《達莊論》《通易論》《樂論》等。阮籍的《大人先生傳》更是以詼諧幽默的語言對那些所謂的大人先生們極盡嘲諷之能事。

在魏晉時期受竹林七賢的影響,很多人也以放誕而自居。其實,他們根本不明白竹林七賢所思所想為何物,只不過是東施效顰而已。就阮籍個人來說,他何嘗想如此呢?所以,當他的兒子阮渾也試圖向他學習的時候,就被阮籍斷然拒絕了。阮籍說,有你的堂兄加入我們就已經足夠了,你就不要再這樣了。

阮籍的侄子阮咸,字仲容,父阮熙曾經擔任武都太守,阮咸更多地受到了叔父阮籍的影響,放達任情不拘禮節,與叔父阮籍等人遊於竹林,當時信守“禮法”的人們對阮咸等人多有譏諷。阮咸則是根本不介意別人的評價。在竹林七賢中人基本凋謝後,阮咸又與侄子阮修、琅邪郡王澄、泰山郡胡毋輔之、陳郡謝鯤、城陽郡王尼、新蔡畢卓等人相與為友,也都是狂放不羈,醉酒佯狂,不為世俗所容。

阮咸的官職並不大,只做到了散騎常侍,他也志不在此。阮咸的文學成就不及叔父阮籍,有文集一卷行世,但後來失傳了。阮咸的音樂成就非常之高,尤其善於彈奏琵琶。如今在民樂演奏中,有一款非常重要的樂器就叫阮,它就是阮咸發明的。潁川荀勖也以善解音律而聞名,後來與阮咸成為知音,在荀勖的推薦下,阮咸出任始平太守。

阮咸長子阮瞻,字千里。生性清虛寡慾,自得於懷。讀書不求甚解,但求大體而已。和人談論的時候,言辭不足,而旨趣有餘。阮瞻也非常善於彈琴,而且不管貴賤長幼,只要願意聽,阮瞻就給他們演奏。阮瞻性格謙和,從來不和別人爭論,他的內兄潘岳讓他彈琴,阮瞻彈一天也不會流露出不悅的神色。有一次外出公幹,天氣炎熱,到了旅店後,只有一口水井,大家爭先恐後地去喝水,只有阮瞻淡定地躲在後面。等到眾人都喝完了,阮瞻才去喝水。他深受司徒王戎的器重,被王戎闢為掾屬。後來也被東海王司馬越所賞識,東海王不僅闢他為僚屬,而且還提出由他來教育自己的孩子。

阮咸的次子阮孚,也繼承了家學和一貫曠達的家風。早在洛陽的時候,他就被闢為太尉府的掾屬,渡江以後被晉元帝闢為參軍。阮孚渡江後,依然不改其放達的性格,與謝鯤、畢卓、王尼、阮放、羊曼、桓彝、胡毋輔之等人並稱江左八達。阮孚也以沉湎於酒而聞名,晉元帝即位後阮孚被任命為散騎常侍,他甚至把官服上的重要裝飾金貂拿去換酒了。晉明帝非常器重阮孚,任命他為吏部尚書,甚至為他而違背了朝廷的慣例,直接在阮孚家中為他舉行了任命儀式。當時有人提出異議,晉明帝說道:“如果不這樣,就要遺失賢才了。”晉明帝去世後,阮孚注意到朝政不穩,乾脆請求外任以躲避。朝廷任命他為都督交、廣、寧三州軍事、鎮南將軍、領平越中郎將、廣州刺史、假節。結果尚未到任就病卒,在阮孚病卒之後不久,東晉就發生了蘇峻祖約之亂。

阮咸之侄阮修,字宣子,也是魏晉之際的名士。阮修性好《易》《老》,善清言。有一次和眾人爭論人死到底有沒有鬼,阮修說道:“今見鬼者雲著生時衣服,若人死有鬼,衣服有鬼邪?”證明所謂的見鬼,不過是人們自己心目中所想象的。

西晉時期的青瓷

阮修生性不喜好交往,尤其是不願意見俗人,遇到了就躲開。但是,當他自己有所得,想與人交流的時候,不管天色早晚,立即跑去找人。真的見到了朋友,又未必會滔滔不絕講個不停。經常外出步行,在杖頭掛上一百個銅錢,路過酒店,就進去暢飲。當時豪富之家,阮修也不會去光顧。雖然自己家境貧寒,但處之淡然。經常與一些同好,暢遊于山林之間。太尉王衍曾經感嘆道:“阮宣子才是一個值得暢聊的人。”

阮修家境貧寒,一直沒有結婚。後來王敦等人糾集一群名士集資幫助阮修成婚,很多名士都來湊熱鬧,甚至有人因為沒有能夠隨份子而遺憾。西晉末年中原大亂,阮修也帶著家眷渡江避難,途中被賊人所害。

陳留阮氏另外還有阮武一支也比較出名。阮籍早孤,其早年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族兄阮武及其父親阮湛的影響。阮湛身處東漢末年,拒絕了朝廷的徵辟,有《三禮圖》傳世。阮武,被稱為“拓落大才”、“闊達博通”,是知名的“淵雅之士”,官至清河太守。阮武之弟阮炳則是官至河南尹,洛陽城的最高長官。阮炳之侄阮坦,字弘舒,晉惠帝時官至太子少傅,平東將軍。

陳留阮氏渡江之後,比較知名的還有阮放,官至監交州軍事、揚威將軍、交州刺史。阮裕官至金紫光祿大夫。

32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德雲社四隊開創新型表演方式,還沒上演,就引起了楊鶴通的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