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德雲社而喜歡相聲,隨著德雲社的火熱,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上了相聲,也漸漸的開始瞭解相聲。除了說學逗唱這基本功之外,相聲按說相聲的人數,還分為單口、對口和群口。
單口相聲比較考驗一個相聲人的功底,按照郭德綱老師的說法,相聲界能夠表演單口的不多,畢竟一個人在臺上逗樂觀眾,難度很大。對口就比較常見了,大多數的相聲演員在臺上基本上都是用對口進行表演,也就是一個逗哏和一個捧哏一起逗樂觀眾。群口就是三人以上的表演方式了,觀眾們熟悉的《扒馬褂》就是用以群口的方式來表演的。
1月7日,德雲社楊鶴通在社交平臺釋出了一則資訊,吐槽了自己所在隊伍安排群口專場的事情,並說了一句“有道是,雞多不下蛋”。難道是楊鶴通對自家隊伍如此的安排不滿意麼,這句話有著很明顯的“諷刺”意義,就是人多了沒有了主次之分,不會有什麼好的成績出現。
暫且先不管楊鶴通怎麼吐槽自家隊伍,先看看四隊在群口專場都安排了哪些演員。開場是張鶴雯、於家偉、陳九品,二場是王霄頤、馮照洋、楊鶴靈,中腰是李雲天、史愛東、楊鶴通,壓軸是楊鶴靈、陳九品、吳霄澤、李雲天、史愛東、於家偉,攢底是馮照洋、楊鶴通、王霄頤。雖然有人員上的重複,但是細緻的數了之後,有11位演員參與了演出,這就是全體群口的原因了。
喜歡四隊的觀眾都知道,每一週的小劇場演出,四隊都會安排六七場群口的群口相聲,為什麼如此安排呢?主要還是四隊的演員較多,如果不這樣安排,總會有不能上場的小朋友出現。
而這一週,四隊是把分散在每日的群口集中了起來,給觀眾奉獻上了一個專場。這時,有網友提出了一個疑問,這會不會是四隊的一種節目創新模式,如果效果好的話,是不是每週都這樣子固定安排了,畢竟還是有很多喜歡群口相聲的觀眾的。這樣可以減少不喜歡群口相聲觀眾的反感,也可以為喜歡群口相聲的觀眾增加不少的樂趣。
看到這,有人想起了一個笑話,是關於七隊的。在這個影片中,七隊隊長孟鶴堂在算七隊目前還有誰在小劇場演出,除了自己、周九良、秦霄賢等等,好像沒有幾個人了,在算不明白的時候,草草宣佈七隊可以解散了。這個影片雖然有調侃的成分,但也是七隊目前面對的一個事實,就是能夠登臺演出的演員太少了。所以,粉絲在評價楊鶴通狀態的時候就有所表示“雖然您不喜歡,但這是讓七隊羨慕不來的”。
看到這裡,大家對楊鶴通和四隊的做法有所理解。楊鶴通是對四隊的創新模式有所擔心,畢竟安排一個群口專場是創新,在德雲社是前所未有的,因為群口沒有主次分明,達到什麼樣子的效果都是未知的,如果搞砸了,對不起觀眾的門票錢。
話又說了回來,總有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畢竟四隊隊員人數在那放著的,大膽突破的做法還是要有的,希望四隊群口相聲專場的嘗試能夠成功,也希望四隊能夠將這一表演方式固定下來,成為自己隊伍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