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237年之前的乾隆四十七年,也就是1782年,在清高宗乾隆帝的主持下,紀昀等360多位高官、學者編撰了一套書,定下了初稿。

這套書召集了3800多人抄寫,耗時十三年才編成,把當時能找到的,所有記載的關於中國古典文化(包括文、史、哲、理、工、農、醫,巫)全蒐羅在了一起,這套書有7.9萬卷,3.6萬冊,約8億字,那就是《四庫全書》。

在《四庫全書》完全定稿之後,作者主編的紀曉嵐沒有參與群臣的慶功宴,而是與乾隆“密談良久”後,帶人毀掉了多達十五萬部古籍甚至是孤本,而其中一部更是被紀曉嵐親自下令銷燬。

這部古籍,就是《山海經》。

紀曉嵐在《山海經》裡面,發現了什麼?為什麼要極力銷燬?

有人認為《山海經》出自唐虞,原書在虞夏成書,是隸屬於先秦的古書甚至更早。

不管哪個是真哪個是假,《山海經》是一本古書無疑,而這本古籍裡面,更是記載了很多“荒誕不經”的怪物、人種,更為奇怪的是:

很多記載的物種在今天的中國沒有發現,卻在遙遠的非洲發現了。

下面舉幾個例子:

1、《山海經》中的位置:

上面是山海經的地圖,而最先看的是《海內經》!也就是起源地的世界觀。世界起源於哪裡呢?

很多學者認為,是在今天的非洲。

《山海經·東山二經》:

又南三百八十里,曰餘峨之山,其上多梓楠,其下多荊杞。雜餘之水出焉,東流注於黃水。有獸焉,其狀如菟而鳥喙,鴟目蛇尾,見人則眠,名曰犰狳,其鳴自訆,見則螽蝗為敗。

關於犰狳的描述很符合現實中土豚的樣子:

下面是犰狳

與它相似的是土豚,除了土豚,很難在東亞、東南亞找到符合這段描述的動物。

土豚

而土豚只分布在非洲。犰狳分佈在美洲,反正在中國以及周邊國家找不到這種生物。

《山海經》中知名的鹿蜀:

杻陽之山,有獸焉,其狀如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謠,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孫。

壯如馬而紋路如虎,有人指出這就是斑馬:

而斑馬,還是分佈在非洲。

還有人指出,這東西可能不是斑馬,而是一種叫做狓的東西:

好吧,也有這種可能。而狓這種東西的分佈區域也很明確,是“剛果民主共和國的東北部”。

還是非洲。

我們古代神話傳說中的“西王母”,在《山海經》裡面是這樣描述的:

西王母其狀如人,豹尾虎齒而善嘯,蓬髮戴勝。

人們總是想象西王母是禽獸和人的結合體,實際上西王母在是非洲北部,即對於中國來說,是泰西之國,以女為王。

而西王母,即埃及女法老形象是這樣的:

戴勝是啥呢?是一種鳥,長這樣:

尤其是鳥冠上面,的確很像埃及女法老形象。

此外,神話傳說中的刑天,在中國人的認知裡是這樣的:

而在維基百科中,我們可以看到,刑天一族似乎並不是只有古中國人才認為有的:

根據維基百科的介紹,這種叫做Blemmyes的生物,在公元前數世紀,生活在非洲東北部,後世出土的文物中也有對這一生物的描畫:

至於其他動物,如當康,《山海經》記載:

欽山多金玉而無石,師水出焉,而北流注於皋澤。其中多鱔魚,多文貝。有獸焉。其狀如豚而有牙,其名曰當康,其當 康鳴自叫,見則天下大穰。

這東西的形象是這樣的:

後人說當康是一種神獸,並不見於現實,然而等世界通訊發達了以後,人們知道,它的確是的一種動物,疣豬:

而疣豬,還是分佈在非洲。

《山海經》對驩頭的描述:

“有人焉,鳥喙,有翼,方捕魚於海。大荒之中,有人名曰驩頭。鯀妻士敬,士敬子曰琰融,生驩頭。頭人面鳥喙,有翼,食海中魚,杖翼而行。維宜芑苣,穋是食。有驩頭之國。”

而這種鳥,像極了今天的非洲企鵝:

此外的崑崙山,現代人在亞洲找不到相似的山脈,而更像是非洲的乞力馬扎羅山。

還有我們所知的“崑崙奴”,就是之前的黑人奴隸。

山海經上還說:

“崑崙南淵深三百仞。開明獸身大類虎而九首,皆人面,東向立崑崙上”

(開明獸應該是獅身人面像,崑崙南淵有可能是東非大裂谷!)

所以,我們做出了一個大膽的猜測:部落氏族的大遷徙,導致了《山海經》的產生。

開頭我們說過,山海經是唐虞時期甚至更早的古書,根據書中做記載的內容,可能是記錄氏族聯盟從非洲大陸大遷徙一路走來發生的事件,遇到的風土人情!

然後在目的地之後整理而成。這個部落氏族起源非洲,在兩河流域落腳:

雖然這種想法令人細思極恐,但是仔細思考,確實是一種非常合理的解讀。

但是有人指出:古代人怎麼可能徒步穿越大半個地球呢?

對此,有一種說法令我們細思極恐:5000年前的地球文明是一個極度發達的文明,或許是受到了某種外來文明的指導。從而創造了世界各國輝煌的文明。

某種外來文明幫助撰寫了《山海經》這一族人的遷徙,可能是因為本身這一族人的要求,也可能是外來文明“幫助”人類遍佈地球而導致的。

一些文明比如亞特蘭蒂斯,瑪雅文化奇異的壁畫:

瑪雅人在天文、星象、曆法、數算等方面竟如此在行,有些甚至超越現代人。

但是再怎麼說,這一切無從考證,我們只能根據現有的條件自己去推斷。

不過不可否認的是,山海經的確是一本包羅永珍的天書。它囊獲文獻、地理、神話、奇幻等的研究價值,是華夏文明第一寶典,擁有著破解上古文明歷史的魔力,對中國乃至世界都有深遠影響。

而這本《山海經》真正記載的也許是某個失落的世界,也許是另一個維度的世界,也許是某片消失了的空間。細細想來,當真是一本令人細思極恐的“天書”了。

這本書被紀曉嵐看到,自然是不會讓流傳出去的

紀曉嵐在看完原本的《山海經》之後,認為這本經書如果流傳出去,人們看到這麼多接觸不到、沒有見識過的東西,會導致人們的思想更加的開放,不利於統治者的管理。

不過雖然紀曉嵐極力破壞此書的流傳,但它還是被流傳下來了,這可能就是“命不該絕”吧!

給大家推薦這本《山海經》,是全圖文註釋的,書裡面詳細訴說了山海經裡面的種種奇聞異事,珍惜異獸甚至妖魔鬼怪。

從原版《山海經》的地理位置到人物風情,再到奇珍異獸、怪談,都用詳細的圖文的方式講述給你。

這本流傳了幾千年甚至更早的山海經,現在用圖文的方式講述起來,讀著生動有趣,一點都沒有文言文、文獻的晦澀之感。

最新評論
  • 1 #

    真的是一手好文案。賣本書寫的跟博士論文似的

  • 2 #

    我已經看了兩篇被挖坑的文章,而且還是一字不差的看完了

  • 3 #

    編山海經的時候已經有獅身人面像了嗎?

  • 4 #

    既然被銷燬了今天的《山海經》從哪兒來的?還有祕密銷燬的你又是怎麼知道的?難不成自己親自偷窺到那一幕了?

  • 5 #

    看到最後又是一個賣書的

  • 6 #

    山海經記載的崑崙山就是位於現在的坦尚尼亞東北部及東非大裂谷以南的乞力馬扎羅山 那個時候地球上只有一塊方形的大陸 就是盤古大陸 後因為月球離開地球 造成了大陸板塊分裂開 (盤古’開,‘天’闢‘地’,闢,在古代和“避”是一個意思,就是躲,後人又引申為“劈”,劈開。月球躲開地球,劈開陸地了,那時月球離地球很近 地球上的人是稱呼月球為天 天圓地方)盤古大陸被分裂成三大塊,亞洲、歐洲在一塊,南北美洲在一塊,非洲、澳洲、南極洲、印度在一塊。後來,印度從非洲分裂後向亞洲撞去。南極洲和澳洲一起從非洲上分裂,然後漂移時又分開。南北美洲分裂,中美洲一直漂移散開成為馬來群島。分裂後的各大陸地開始漂移 山崩地裂 海嘯肆虐 洪浪滔天 (世界各地各個古文明裡記載的全球性大洪水)月球的駛離和地軸的傾斜使人類看到“天傾西北、地陷東南”的現象:“天(月球)”向西北面離開,導致地球的地軸傾斜,天上的星象星宿位置從原來的正北偏向西北,大地也偏轉向東南方向(這也是為什麼會有先天和後天八卦)。東南方向的陸地在分裂後漂移越來越遠消失在海平線下,彷彿沉了一樣。其實大部分都漂移走了,只有一小部分沉入了海里,比如大西洋海底的金字塔就是中美洲瑪雅文明沉入海里的遺蹟 地軸傾斜後造成全球氣候變得無比反常 ....

  • 7 #

    人們的思想一直被禁錮著,也許無知才是最幸福的,知道的越多欲念越多

  • 8 #

    那時大陸板塊尚未漂移,是一個整體!所以遷徙很距離應該不象今天非丶美丶亞等洲距離…

  • 9 #

    氣候變了,以前中國有這些動物,都遷移或者滅絕了,以前河南還有大象呢,現在只有雲南有了,多讀點書

  • 10 #

    一看到開頭,我就猜到了結尾要賣書。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孩子晚上出生好還是白天出生好?三個區別很明顯,並非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