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要過於善良
《論語-憲問篇》中,有人問孔子說:“以德報怨,何如?”孔子回答道:“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孔子認為,如果以德報怨,用恩德來回報他人的怨恨,那麼再用什麼來回報他人的恩德呢?
所以,做人要有原則和底線,不能只做老好人,而是要恩怨分明——“以直報怨、以德報德”,用正直耿介來回報他人的怨恨,用恩德來回報恩德。
如果用毛偉人的話來說,便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做人,一位地妥協、善良、退讓,只會讓壞人更加肆無忌憚地猖狂,甚至助紂為虐,導致劣幣驅逐良幣,最終攪亂社會風氣,害人也害己。
可見,做人要把握好善良的尺度,不能好壞、善惡不分,要讓自己的善良帶點鋒芒,這樣才是高情商的處世之道。
2、防止過猶不及《論語-先進篇》中,子貢問孔子說:“子張和子夏二人誰更優秀呢?”孔子回答說:“子張有些過分,子夏有些趕不上。”子貢便說:“那麼就是子張優秀一些嗎?”孔子說:“過猶不及,過分和不足是一樣的。”
孔子認為:事情做得過頭,就跟做得不夠是一樣,都是不合適的。
比如說,一個人太懶惰是不好的,但是過於勤奮努力,有超過了一定的度,容易積勞成疾,少了很多生活樂趣,也是不可取的。一個人驕傲自滿是不好的,但是過分謙虛又會顯得虛偽,也是不可取的。
還比如,季文子每次做事的時候,總是“三思而後行”,需要考慮很多次才去行動,顯得優柔寡斷,容易錯失良機。孔子聽到了,便說:“考慮兩次就可以了。”
因為孔子懂得做人要把握尺度,不可“過猶不及”,過分思慮還容易耽誤事情。
孔子的思想中處處彰顯“中庸之道”,做人做事要不偏不倚,恰到好處,所以他才能夠達到“溫、良、恭、儉、讓”的高超處世境界。
3、花未全開月未圓《論語-里仁篇》中,子游說:“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即:太頻繁地出現在國君的身邊,就會為自己招致羞辱;與朋友來往過於頻繁,反而會被疏遠。
雖然這句話出自於孔子弟子子游之口,卻是透過他人之口來表達孔子的思想和主張,也告誡人們要把握好做人的尺度,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不要太近,要不然就會物極必反。
人,就像寒冬裡的刺蝟,靠得太近會痛,離得太遠會冷。所以當我們與他人打得火熱、走得很近的時候,就要格外小心,儘量採取降溫處理,防止“愛之深,恨之切”。
《處世懸鏡》也說:鮮生喜,熟生厭也,君子戒之。金石美玉佈滿華堂,看久了也就不覺得有多麼珍貴了;蘭花蕙草長滿庭院,處久了也就聞不到花香幽雅了。
所以,與人交往時,也要防止“久而生厭”,不要求全求滿,而是要儘量追求“花未全開月未圓”的境界。
比如說,父母與子女之間不能久處,也不要過分寵愛,要不然也會因愛生恨。同理,夫妻之間、朋友之間、同事之間,都不要過分親密,要懂得保留必要的私人空間。因為走得過分親近,就會沒有隱私安全,繼而少了敬畏與尊重,最後“害從恩中來”。
因此老祖宗告誡我們“小恩養個貴人,大恩養個仇人”。人際交往中,我們對待他人留有餘地,不窮盡恩惠禮遇,這樣才可以維繫難以滿足的人心。
所以說,做人不要盡善盡美,追求“花未全開月未圓”的境界,凡事欠一點,才是最明智的做法。
以上三點,只是孔子高情商為人處世智慧的冰山一角,但也能讓我們受益匪淺。很多人錯誤地理解孔子思想,認為其人迂腐,其實不然,孔子的思想很靈活,他總是具體情況具體對待,始終能夠保持一定的尺度,不偏不倚,不多不少,恰到好處。
《中庸》說:人能夠在喜怒哀樂時含而不露,叫做“中”;表現出來以後符合節度,叫做“和”。能夠達到“中和”的境界,便是為人處世的高手,而孔子就是這樣的人——做人要有“分寸感”,做事要不偏不倚。朋友們,您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