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始——商周時期
商周時期,統治階層和貴族集團已經注意到金這一特殊物質的存在,對金礦資源開採都有了實踐性的總結,這一時期金制器皿雖然已經出現,但還只是作為裝飾的角色而存在,尤其是在春秋戰國時期,首飾、車馬器、兵器、甚至是錢貝等上面往往用金裝飾,金銀錯、包金和鎏金的技術出現,給青銅器增加了華美燦爛的色彩。黃金貨幣的出現進一步密切了金與貨幣的天然聯絡。
《管子·輕重甲篇》載“楚有汝漢之黃金”,《戰國策》卷十六載“黃金、珠璣、犀象出於楚”,安徽作為楚國重要的勢力範圍,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一直受到楚文化的強烈影響,公元前241年楚國遷都壽春,稱為“郢”。安徽博物院收藏的金器,年代可以早至春秋戰國,主要包括郢爯、金箔、金片以及各種運用金銀錯、鎏金等技藝裝飾製作的車馬器、兵器等等,其中楚國的黃金貨幣數量眾多,是這一時期館藏的一大特色。
圖1 戰國 郢爰金幣
戰國郢爰金幣(圖1),完整的金版多成龜版型,上陰刻有十數枚“郢爰”印記。楚國域內蘊藏著豐富的黃金礦產資源,加之商品經濟的發達,使得郢爰作為重要的黃金貨幣應運而生。安徽博物院藏戰國郢爰多達數十件,一般認為“郢”為楚國都,而“爰”則是稱量單位,也有釋讀為“爯”。館藏的楚國金幣中,除少數“鑪”金、“陳爰”、餅金外,多為“郢爰”。作為楚國的稱量貨幣,郢爰多與天平砝碼配合使用,可能持續至西漢早期。楚金幣的出現真正實現了金作為貨幣的天然存在,對後期金幣的流通與計量都有著深遠的影響。
圖2 春秋 包金銅貝
春秋包金銅貝(圖2),長2、寬1.4釐米,整體仿貝狀,呈橢圓形銅質,面稍凸起,背平,外側包金。早在新石器時代,天然海貝就已經作為天然貨幣而存在,商代晚期開始,黃河流域開始鑄造青銅仿貝等金屬貨幣。這件貝幣所不同的是採用了包金的工藝,使得黃金與銅貝完美結合,有學者將包金銅貝稱為“最早的黃金錢幣”。《詩經·大雅》載“追琢其章,金玉其相”,黃金的裝點,往往使器物異常華美。不僅在貨幣上,館藏的很多春秋戰國時期的帶鉤、兵器、車馬器等,都運用了包金、鎏金和金銀錯的技術來裝飾表面,這也是夏商周時期黃金的主要存在和表現方式。
發展——秦漢魏晉南北朝秦漢時期,人們的注意的焦點開始從銅、玉轉移到了金銀上。許慎《說文解字》載“金,五色金也。黃為之長。久不生衣,百鍊不輕,從革不違。西方之行。生於土,從土;左右注,象金在土中形;今聲。凡金之屬皆從金。”可見,東漢時期“金”已經不再作為金屬的統稱,而是專指真正的黃金了。由於發現的金礦增多,提供了製作金器最基本的資源。金的提純與製作技術上也進一步提升,在熟練原有製作技藝的基礎上,新創了掐絲、焊綴,以及戧金等工藝。金制器皿飾品的數量增多,形制也變得多樣,人們常通過金器來表達自己的期望與祈盼。
館藏金器除了馬蹄金外,金飾種類增多,帽飾、環、簪、釵等數量明顯增加。
圖3 東漢 “宜子孫”鐘形金飾
東漢“宜子孫”鐘形金飾(圖3),1955年出土於合肥西郊烏龜墩古墓,長2.3、寬1.7釐米,重僅1.8克。這件金飾整體呈鐘形,頂部為一鈕呈倒梯形,中心有一小孔,用以穿系。中部以掐絲豎列“宜子孫”三篆書字,兩邊飾S形雲紋,邊緣均以掐絲和焊綴金珠為飾。整件金飾小巧精緻,採用了掐絲及焊綴金珠的工藝,同墓還出土了兩件三角形金飾,同樣使用了焊綴金珠的工藝,大珠與小珠密集排列,展現了漢代極高的金銀器製作水平。
圖4 西晉 金耳挖形簪
西晉金耳挖形簪(圖4),出土於蕪湖月牙山,長13.5釐米。簪整體呈細條形,簪首為耳挖狀,竹節柄,稍下部飾龍首紋,張口銜住竹節柄。西晉時期的金飾在漢代金器的基礎上又有了進一步的發展,首飾的式樣也隨之增多,這件簪下部分叉,更傾向於釵,簪中部龍首及竹節的造型精緻生動,將簪體與耳挖完美的結合在一起,既注重藝術形態的生動表現,又增加了實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