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孟姓的祖先,應該從周公旦開始。周公旦分封魯國後,傳了八代,到了魯桓公這代國君後,又下傳到魯莊公。魯莊公有三個弟弟,大弟慶父,二弟叔牙,三弟季友。慶父在魯莊公四弟兄中排行第二,所以又稱“仲孫”,“仲”是第二的意思。又因為莊公的三個弟弟不是桓公之嫡妻所生,而是庶妻所出,所以莊公的三個弟弟不能與莊公一起排大小,而應該自行排大小。古人排大小的順序是按孟仲季排,慶父為老大,慶父的後代稱為孟孫氏;叔牙為老二,叔牙的後代稱為仲孫氏;季友為老三,季友的後代稱為季孫氏。從此以後,孟姓、仲姓、季姓就這樣起源了。

隨著時代的發展,貴為王公後裔的孟姓子孫逐漸走向衰弱,經歷了從貴族到平民的過程。到魯國後期,孟姓的子孫大致分佈在魯國和鄒國一帶,如孟子居住在鄒國而成鄒城人。又經歷了許多年,孟姓的子孫就散居到全國各地,如:孟嘗是浙江上虞人,孟鬱是河南人,孟敏是山東鉅鹿人,孟宗是湖北江夏人,孟嘉是湖北武昌人,孟表是濟北蛇丘人,孟懷玉居住京口,孟浩然居住襄陽,孟雲卿是平昌人,孟郊是浙江武康人,其它孟姓散居各地不能一一詳述。雖然孟姓分佈範圍較廣,但考察他們的家譜,大部分出自山東而流寓到全國各地的。由於孟子是北宋時被朝廷正式得到尊崇的,當時孟子的後代已散居在全國各地,嫡系和旁系已很難分辨清楚了。北宋元豐年間,兗州太守孔道輔在全國各地尋找孟子的後代,找到了生活在河北洺州的孟公齊,於是孟公齊作為孟子的嫡系遷至山東兗州,現在山東兗州一帶的孟姓後裔大部分都是公齊的後代,人們稱孟公齊之後為孟子後裔嫡系支脈,也稱北支。

在全國各地,很多孟姓子孫也尊孟子為祖先。江南有一支,尊山東兗州一支孟姓為孟子後裔北支,而稱自己為孟子後裔南支,所以人們習慣稱江南一支孟姓為“孟氏南支”。 “孟氏南支”是這樣形成的?據浙江諸暨仁壽堂《孟氏宗譜》記載,唐朝末年,居住在郴州的孟琯有二子:孟方立、孟方遷,兄弟二人都是唐朝末年的大將。孟方立五傳至孟公齊,成為北支的祖先。孟方遷的兒子孟度,居住在河北洺州(今永年縣),孟度傳孟庭訓,孟庭訓傳孟尚進,孟尚進傳孟元,孟元又傳孟公隨,孟公隨又傳孟在。孟在的女兒是宋哲宗的皇后,孟在也因父為女貴,舉家遷到汴梁(今開封)。後來金兵南下,北宋滅亡,孟在的兒子孟彥弼保護孟皇后南渡到越州(今紹興),孟彥弼的子孫從此以後就生活在南方了。從此以後,孟子後裔中產生了生活在南方一大支脈。現在南方的孟姓人氏,大部分是孟方遷的後代。

北支由於北宋王朝滅亡,北方淪陷於金朝,孟姓人物一度曾默默無聞,等到明朝時北支孟子嫡系孟希文授為翰林院五經博士,得到了世襲供奉孟子的官職,有名人物才開始絡繹不絕。南支由於孟太后冊立宋高宗趙構為皇帝,及以後又幫趙構平定了苗傅、劉正彥發動的軍事政變,所以宋高宗趙構特推恩於孟太后的外戚孟彥弼一家,孟彥弼的兒子和兄弟都得到了封爵,而且科第中舉成名也累累不絕,在南宋時南支孟姓是最鼎盛之時。但到元朝時,南支孟姓子孫就不這麼出名了,一直延續至今還是默默無聞。

南北二支孟子後裔失去聯絡原因很多,其主要原因是這樣的:南宋時,河北、山東等地淪陷了,南方孟子後裔幫助趙構建立了南宋王朝,而居住在淪陷地的北方孟子後裔擔心與南方孟子後裔聯宗受到牽連,被金國迫害,所以不敢承認南方孟子後裔為同宗,再說由於戰爭原因,南北二地分隔,音信全無,孟子後裔子孫南北二支就從此分開了,成為孟子後裔北支和孟子後裔南支二大相對獨立的支脈。

現在,孟姓人口已達二百九十多萬,語言差異極大,但大多數人氏尊孟子為祖先。這說明,無論是生活在南方的孟姓,還是生活在北方的孟姓,儘管其祖先生活年代十分久遠,但是這古老的崇拜依然在孟姓人氏中傳承著,沿襲著,累累不絕。

20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法國學者依據“唐僧”的《大唐西域記》線索,竟然發現了神秘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