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夥伴們好,這裡是耳朵人的美術老師馬老師。
最近有個朋友跟我抱怨:
“《山海經》世界太大,物種太雜,名字太多,根本記不住……總之太難讀了!”
回想起來,確實是這樣。
幾年前,馬老師也讀過《山海經》,其宏大的地域分佈、虛實結合的世界觀、縱橫千萬年的時間線、龐雜紛亂的人名、地名、神名、動植物名,以及這些生物和非生物的造型,讀得我一頭霧水、看到後面忘了前面。
但可喜的是,我們的閱讀難題,被兩個十來歲的小孩子解決了。
他們用行動告訴我們——
《山海經》太難讀了?別急,看我把它畫下來!
米拉,9歲
壹·米拉的夢幻山海米拉是北京通州區的一名小女孩。
由於出生在書香家庭,她從五歲開始,就能獨立閱讀純文字書籍,並開始學習寫生。
七八歲的時候,她讀到了《山海經》,整個人都陷進了這個神話世界。她興奮地說:
“我要把它畫下來!”
於是,就有了下面這些作品:
九尾狐
這個木乃伊版的九尾狐,是不是跟電視上見到的完全不一樣?
獨犭谷
這個一臉憨笑的神獸叫“獨【犭谷(yù)】 ”,第二個字的“犭”和“谷”是一體的,奈何輸入法搞不出這個字來。小女孩七八歲就認識了這個字,很是難得。
鵸鵌
這一幅畫的是一種叫鵸鵌(qí tú)的動物,它有三個腦袋,據說吃了它不做噩夢,失眠多夢的人群都愛它~
鮆魚
這條魚擺擺叫鮆(cǐ)魚,會發出很粗魯的斥責聲,吃了它可以去狐臭,有那這方面需求的朋友趕緊種草……當然種了也不可能買到。
蠻蠻
玩過《軒轅劍》的朋友估計對“蠻蠻”這種怪有印象,沒錯,就是上面這貨!它還有一個更響亮的名字——
比翼鳥。
蠻蠻只有一隻眼、一個翅膀,單隻無法飛行,需要兩個在一起,才能比翼而飛。
這些《山海經》的作品,在米拉九歲的時候被展出來,引得無數網友讚歎。
以成年人的眼光來看,它們確實沒多大特色,甚至沒有上色,造型跟我們在遊戲、動畫裡接觸到的《山海經》美術作品也相去甚遠。
但,這就是一個小孩子眼中、腦中的山海世界。
它或許幼稚,但它獨一無二。
陶飛羽,10歲
貳·陶飛羽的上古卷軸陶飛羽是一名重慶市的小朋友——或者確切而驕傲地說,他是馬老師的學生。
他在幾年前來到耳朵人學習繪畫。這個過程中,我從不限制他畫什麼、怎麼畫。
中途,他對《山海經》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他決定把它畫下來,於是有了下面這幅畫:
《山海經》,橫屏看效果更佳哦
這幅圖長達3.2米,需要兩個人才能橫著展開:
左邊陶飛羽,右邊耳朵人創始人田太權
如果說米拉小朋友畫的是精巧細緻的區域性世界,那麼陶飛羽所畫的,就是一幅波瀾壯闊的世界卷軸。
兩個小朋友,用微觀和宏觀、區域性和整體,為我們完美奉上了立體的《山海經》印象,讓閱讀不僅不再枯燥,而且變得有趣。
米拉母女
叄·杜絕干預,方成“山海”看著兩個小朋友的出彩畫作,大家可能會問:他們是怎麼畫出來的?
先看米拉怎麼說:
“爸爸媽媽是專業畫家,爺爺更是職業畫家,但他們並沒有刻意培養我畫畫。我從小對線條敏感,就愛上了畫畫。他們也不教我怎麼畫,媽媽只會偶爾在旁提點一下,更多的則是遵循我的感覺,我想怎麼畫,就怎麼畫。”
她又說了畫“獨犭谷”的靈感:
“它是不為人知的奇珍異獸,因此不用給自己設定任何框架,跟隨自己的感覺就行了。我當時想到陪我長大的拉布拉多,但它後來走丟了。為了紀念它,我畫下了這幅畫。”
父母不干預,孩子遵從感覺和想象力,這就是小米拉的作畫靈感。
陶飛羽
再來看看耳朵人的陶飛羽:
“我覺得畫畫的時候非常快樂。馬老師和耳朵人其他老師並不指定我們畫畫的題材和過程,他們完全尊重我的興趣;而我的興趣就是山海經!山海經讓我意識到,這個世界很大,有很多東西需要我們自己去探索尋找。”
畫出來的作品,顯然就是他探索世界的結果。
為了這部3.2米的作品,陶飛羽前前後後用了一個暑假,畫了36張紙,最終拼接起這幅“卷軸”。
陶飛羽《山海經》就是這樣一張張畫出來的
這個過程中,馬老師確實如陶飛羽所說的——
不干預、不打擾。
因為兒童就是天生的藝術家。
這也是我十年來堅持的理念:老師能給予孩子的,只是藝術的啟蒙和引導,協助孩子找到興趣所在,之後的事情——畫什麼、用什麼方法畫、畫多久,那都是孩子自己的事。
因為只有這樣,孩子畫出來的東西,才是他們想要的、屬於他們的作品,才是真正不同於前人的創新。
這些東西,是老師或家長都教不會的,也沒法教,因為我們這些“老傢伙”本身就沒有。
孩子的想象力和靈感,從來都是獨一份,如果大人非要教、要強行干預——就像很多教模板畫的教育機構那樣,只會扼殺掉這份想象力和靈感,他們的作品也會變成模板,毫無生機和個人色彩。
透過米拉和陶飛羽,我們發現,要畫出這些畫其實很簡單:
引導和發現孩子的興趣和天賦,接下來的一切,就交給孩子吧!
兒童就是天生的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