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從小就練習書法,一個人有沒有文學修養,性格品行如何,一看書法就瞭解個大概了。古人認為,從書寫的字跡,能分析出此人的性格特徵,人們說“字如其人”和“聲如其人”,書法的字跡和人的聲音,就像人的臉面一樣,寫什麼樣的字,就有什麼樣的人生。
據傳有一位“奇人”,只要你寫幾個字,就能判斷出你個人的資訊,身高,長相,工作和婚姻、未來的發展等。有些人覺得不可思議,人的命運和字跡有什麼關聯?其實早在古代就有人用書寫的字給人預測人生。
有四位朋友去面見大師,有3位男士和一位女士。他們事先各自寫了紙條,混合在一起,先讓三位男士去面見大師。大師把4張紙條認真看來幾遍,然後判斷出有一個紙條是女士寫的。並且把這位女士的體貌特徵描述出來:外貌是圓臉,身高是1.62米左右等資訊,準確率還是令人吃驚的。
還有筆跡和聲音綜合來判斷的,透過電話聊幾句,就知道了對方的性格特徵,這是什麼道理呢?其實這是“看字相面”,並不是瞎猜的,確實可以看得很準確。如果一個人很孤獨,那他寫的字和間距都很小;字型較大,筆畫就舒展大方,剛勁有力,說明此人性格豪放,奔放熱情;而沒有主見的人,字型顯得輕描淡寫,大小不一,結構鬆散,讓人看著不舒服。
透過字跡去看人,其實並不神秘,主要是透過《易經》來分析,再結合心理學,經科學證明,人的潛能是夠激發出來的,未知的領域是需要人去實踐探索的。都說人有第六感應,強弱因人而異,《易經》能解答未知的事情,人的能量場不同,接收到的資訊量也不一樣。再加上平時識人比較多,積累的經驗多,自然就增加了判斷的能力。聽聲音也是如此,聲音的音調、音色最能反應出一個人的性格特點。
對此,很多心理學專家表示,這種預測手段,雖然目前的科學無法解釋,但卻存在一定的道理。因為對於現代科學解釋不了的東西,也不能全盤否定,畢竟人類的認知是有限的,需要不斷地探索和研究。有時候我們要相信自己的第六感覺,學習《易經》能幫助我們快速增加第六感覺,讓易經智慧在我們生活中廣為應用。
字跡可以體現出一個人的道德品質。在西方,還專門設立了筆跡學,我們國家也出現了《筆跡心靈學》。這種筆跡預測學,還應用到企業人事選拔上面,由應聘者寫的幾行小字,就能分析應聘者的性格特徵,並且可信度很高,讓人們對其特別感興趣,在遇到重要的決策時,還作為重要指標參考。
書寫是人類後天獲得的一項技能,按照醫學來講,涉及到手部肌肉的鍛鍊,並且受神經系統的控制。而性格的形成也是人的神經系統活動模式。所以別小看書寫的一個小動作,它牽扯到人的身體的各個部分,許多因素會影響到人的性格和書寫方法。以小見大,書寫的字跡就和人的性格有了聯絡。
從字型各種筆跡分析來看,其實人們有一種樸素的思維聯想,比如字跡書寫得“圓滑”,代表性格中的“圓滑”,筆畫的“有力”代表性格的“果斷”等等。這種語義聯絡更像是一種隱喻,有點牽強,但也不是沒有道理。
所以從筆跡能判斷人的性格,原來字跡中也暗藏玄機。但什麼事都不是絕對的,還要客觀地去判斷,以免事與願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