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2021年,夏朝到今天都沒有一個定論。只有疑似夏朝的遺址,大部分都不敢肯定就是夏朝。因為夏朝的史書記載,實在是太少了。而且都是出自在周朝以後。在西周關於夏朝的史料,都是很少的。漢代關於夏朝記載的文獻,大部分很多都是史學家去民間採訪來的。所以沒有一個非常可信的文獻支撐。所以說最好可以在甲骨文中發現夏朝這個國家。

在文獻中,夏朝的開國君主大禹竟然有4個都城,世本·居篇記載;夏禹都陽城,避商均也,又都平陽,或在安邑,或在晉陽”其中陽城在今天的河南,其中的平陽和安邑還有晉陽都在今天的山西境內。夏朝的都城雖然到處遷,但是在史書中的話,一般都是山西南部和河南一帶徘徊,所以尋找夏朝的考古,他們基本就圈在山西和河南一帶。

山西一帶考古最能代表夏文化的就是陶寺遺址,陶寺遺址從4300年-3900年,有人說他早期是堯舜的都城,因為史書記載堯舜的都城都在平陽,平陽是古代山西臨汾的孤城。陶寺遺址就位於今天的臨汾市,所以和堯舜的都城非常契合。但是陶寺遺址如果是堯舜的都城,那肯定也是大禹的都城。

史書中記載大禹的都城也在平陽,帝王世紀記載;禹受禪都平陽.或在安邑.或在晉陽。堯舜禹是一脈相承的,他們是禪讓制,堯舜的都城就是大禹的都城。初學記記載;禹本封於夏,為夏伯;及舜禪,都平陽,或在安邑,如何結合史書和陶寺遺址的年代,可以推論出陶寺遺址早期到晚期都是堯舜禹三代家族。

二里頭遺址的話,有人說他是早商或者是後期的夏。其實陶寺遺址的文化和二里頭的文化沒有什麼關聯。肯定有人會認為陶寺遺址和二里頭遺址不構成夏朝。但其實考古裡的文化不是那麼一定。比如說太康和少康的夏朝文化肯定不一樣,太康亡國後,少康跑去投奔有虞氏,然後聯合其他部落才復國。這時候的夏朝文化,肯定和早期的不一樣了。因為和早期的部落明顯不是同一批人。只有少康這位君子是夏後裔,所以他復國後,依然被稱為夏朝。

如果一個假設,陶寺遺址是夏朝早期都城,在太康失國後,少康建立的二里頭遺址。是吸收了周圍部落的夏文化,和早期陶寺遺址的夏文化不一樣。當然如果沒有發現文字,這一個謎團還是解不開。

26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散文」善待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