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冬至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早期的冬至是用來對時令的祭祀,從這一天起白長夜短。漢代開始稱呼為“冬節”,到了宋代,冬至的發展達到了鼎盛時期,但是明朝中後期,隨著冬至信仰的逐漸消退,冬至這個節日也漸漸淡出人們的視野,僅僅在政治力量比較薄弱的地區延續。到了今天,冬至也僅僅是一個飲食習慣的節日,而不再是一個祭祀的節日了。

冬至的起源

冬至也叫“冬節”“交冬”“一陽節”“亞歲”“賀冬”等,這一天太陽達到南迴歸線,北半球白晝時間最短,黑夜最長。上古時期,冬至被認為是所有節令的開始,相當於過年,也是舉行大型祭祀活動的重要節日。

在《周禮》中記載:“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以夏日至、致地祇、物魅,以禧國之凶荒,民之札喪。”此時人們認為冬至這一天是陽氣上升的時間,需要祭拜天神、鬼神等,祭祀的目的是為了迎接陽氣的再生,以及消除那些災禍等。

漢代延續了先秦時期祭祀的習慣,但是漢代更改為太初曆,也就是說冬至不再是所有節日的開始,此時被稱為“冬節”。在漢代,敬重老人的習俗開始盛行,形成了在冬至這天給老人賀冬的習俗。由於漢代獨尊儒術,所以儒家的家庭倫理觀念也在民間盛行,因此冬至這天逐漸由祭祀演變為家庭聚會歡慶的節日。

冬至的發展與繁榮

唐朝之後,冬至這個節日逐漸進入繁榮發展期,在禮儀上也逐漸完備,相關的活動也越來越多。這一天天子要盛裝出席活動,“自貞觀已後,非元日冬至受朝及大祭祀,皆常服而已。”而且在的《唐六典》明確規定:“凡冬至大陳設如元正之儀。”

在唐朝,絕大多數帝王的冬至祭天活動被記載於史書中,因為冬至祭天在長安南郊的圜丘進行,所以唐人常稱其為“有事南郊”“拜南郊”“祀南郊”等。冬至節的另一項重要內容就是舉行朝會,即天子接受群臣與四夷的朝賀,其時間安排與南郊祭天孰先孰後,有唐一代這個時間是變化的。

一方面是官方的重視,冬至這天會休假7天,而且還有盛大的節日慶典。趁著放假的幾日,民間紛紛進行祭祖、飲宴、占候、數九、拜賀等活動,成為走親訪友的節日。

到了兩宋時期,民間的祭祀與慶祝活動更是有盛於唐朝,尤其在民間,人們把冬至當作年節來過,相當於我們今天的春節,現在很多南方地區依然把冬至當作年節,而且民間還有“肥冬瘦年”的說法,因此這一天相對於春節更加熱鬧。

由於兩宋時期,城市管制相較於唐朝更加寬鬆開放,因此民間的節日活動氣氛也更加的濃厚,而且相關的節慶民俗也更加豐富。而且在冬至這天幾乎是全民狂歡,人們穿著各色的節日豔服,穿行於街道之間,熙熙攘攘的街道,替代廣場的聚會功能。

冬至的衰落

明清時期,冬至的影響力逐漸衰退了,其主要原因是明英宗朱祁鎮的“土木堡”之變。正統十四年,公元1449年,明朝的瓦剌太師也先率領2萬餘人侵犯明朝的領土,英宗在朝臣的慫恿下,決定像明成祖朱棣一樣率軍親征。當大軍行至土木堡的時候,受到瓦剌軍的突襲,明朝死傷10餘萬人,明朝也由盛轉衰。

由於英宗被俘,節日氣氛也受到戰爭的影響,逐漸淡化,據明朝葉盛《水東日記》中記載:“初,京都最重冬年節賀禮,不問貴賤,奔走往來者數日,家置一冊,題名滿幅。己已之變,此禮頓廢。景泰二年冬至節,禮部請朝賀上皇於東上門,詔免賀。舊凡遇節,鴻臚、尚寶、中書、六科直廬相接者,朝下即交相稱賀。是日,予親見鴻臚佐貳邀大興楊公協走賀,公曰:‘太上爺爺不得一見,尚誰賀耶?’聞京都賀禮,至今寥寥,不復昔比。”

冬至本是儒家傳統中,恭拜尊長的節日,但是景泰帝卻拒絕朝臣對英宗的朝賀,這一行為如果單從傳統上看,這是對尊長的忤逆。由於遭到當時社會的抵制,這個習俗也就不再延續,久而久之人們也失去了對這個節日的認同。雖然現在這個節日依然還存在,但是往日節日氣氛已經不在了。

雖然冬至在中國衰落,但是由於唐朝對周邊國家的影響力,尤其是日本與新羅等國家來長安學習,隨著這些遣唐使、留學生回到本國,這些典章制度、文化藝術以及宗教節日等都被引入到這些國家。

節日是信仰的產物,同時信仰依靠節日的狂歡來加深它核心價值。傳統冬至節的信仰內涵從周朝的原始形態,到唐宋時期的逐漸成熟,被逐漸提煉固定下來,從冷漠無意義的時間進入民族內在意識。

這種信仰內涵常常需要節日習俗的形式表達出來,通過儀式性的節慶活動,用身體的表達來實現。儀式性的活動一方面能夠彰顯集體記憶,同時也是人們表達情感和願望的一種方式。

人們在觀看節日活動的時候,不僅僅是對節日文化的認同過程,也是對歷史記憶的傳承,如果節日文化內涵得不到傳承,那麼節日期間就成了空洞的東西,和平常的日子沒有區別。

所以我們不能忽略傳統節日的精神核心,要保持傳統文化的生命力,在注重娛樂性的同時,要傳承好我們的歷史記憶,保護好我們的傳統節日。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薛紹墓裡,已無薛紹!大量細節終於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