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和氏璧,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美玉又稱為和氏之璧、荊玉、荊虹、荊璧、和璧、和璞,雖已失傳多年,但其傳說從未終止,和氏璧為天下奇寶,目前又有一種新的說法甚囂塵上,就是說和氏璧的就是真正的綠松石所製作的,到底這種說法是否有依據?且聽我詳細解讀

《韓非子·和氏》記載: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獻之厲王。厲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為誑,而刖其左足。及厲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獻之武王。武王使人相之,有曰:"石也。"王又以和為誑,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為,和乃抱其璞而哭於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盡而繼之以血。王聞之,使人問其故,曰:"天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寶玉而視之石也,忠貞之士而名之以誑,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果得寶焉,遂命曰“和氏璧”。

這是記載在歷史中那段2000多年前的悲壯故事,楚國人卞和在荊山砍柴時發現一塊璞玉,於是獻寶於楚厲王,厲王讓人鑑別,得出就是一塊普通石頭的結論。厲王怒其而下令砍去卞和左腳。時至楚武王登基,卞和再次攜玉獻寶,武王再次找人鑑別依然給出同樣結論,便怒而砍其右腳。時光流逝,武王崩文王立,卞和懷抱寶玉而泣於荊山腳下,三日夜而不停,眼淚乾涸以血代之。文王遣使詢問,卞和說“我不是為自己所受的酷刑而悲傷,而是悲傷寶玉無人能識別”,於是文王讓人開啟玉石,發現裡邊果然是塊稀世寶玉,並取名“和氏璧”。

韓非子記載這段傳奇的故事,和氏璧面世後,成為楚國的國寶,從不輕易示人。後來,楚國向趙國聯姻,使和氏璧到了趙國。

關於和氏璧最有名的故事應該是成語——價值連城完璧歸趙,源於戰國時期秦國欲以十五座城池交換“和氏璧”,藺相如將完美無瑕的和氏璧,完好地從秦國帶回趙國首都邯鄲,後人以此比喻把原物完好地歸還物品主人。

上面是一段歷史的記載,而造成“和氏璧”是“綠松石”的主要緣由就是韓非子的記錄中那一句產於“楚山”之中,近些年來,由於文化旅遊的側重和地方政府的支援,各地都有申明自己所產的“玉料”就是和氏璧的真正材質,競爭最激烈的就是有逐步取代四大名玉之一的綠松石,根據他們的申辯和解讀,給我們造成“和氏璧”的材質就是“綠松石”的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時間:春秋時期楚厲王至楚文王,即公元前757至公元前677年約80年之間。這個階段是楚國國力強大,物質富饒的階段,富極必奢的追求才使得對這類稀少的礦石和琢磨講究,也是造成奇珍異寶,競相輩出的歲月。

2、地點:楚國的荊山,也是核心的爭議和問題,即今湖北南漳縣。《漢書· 孔安國傳》:“北據荊山,南及衡山之陽。相傳卞和得璞於楚荊山,即此。” 宋《太寰宇記》雲:“卞和得璞於楚荊山,即此;頂上有池,並有石室,相傳雲是卞和宅。” 清《一統志》謂:“下有抱玉巖,即卞得玉處。”《中國名勝詞典》:湖北南漳縣城西約75 公里的荊山南麓,峰巒峻秀,松柏蔥鬱,洞窟幽奧,溪泉縈迴;有巖高百仞,壁削如屏,曰“玉印巖”,相傳卞和得璞於此,故名。巖下有天然石室,高6丈,闊5丈,深四丈,內供卞和像;室右壁有方形石穴,傳為卞和取玉舊跡;巖上有石洞,可容200餘人;洞頂有池,周40餘步,旁有卞和廟,傳為卞和住宅舊址。

西安歷史博物館裡面的秦代的玉璧

3、直接消除了和氏璧是和田玉的說法,荊山在國內有幾個,秦嶺下也有荊山,安徽蚌埠也有荊山,不僅秦嶺餘脈有藍田玉礦,安徽也有地方玉種,但是肯定一點,此玉種不是透閃石,不是位於西域。

4、還有一個說法是位於楚國境內鄂西地區荊山。而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國疆域應該是屬於現在的湖北、湖南、江西,江蘇境內。這幾個地方除了湖北的綠松石,江蘇也有後來的良渚文化遺址被發現,但是江蘇溧陽的小梅子玉我們現在在良渚文化遺址中都可以看到,帶有厚重的包裹體和鈣化皮殼,很難產生美感,與那種讓人願意用十五座城池來交換的“國寶”差距巨大。

5、最後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可以看出,卞和之所以被刖去兩足,皆是因為此玉帶有厚厚的包裹體,而綠松石礦開採出來以後,大家便知,因為綠松石礦都帶有伴生礦和包裹體,如果不進行解剖是很難得知內部玉璞的真實狀況的,這也是造成綠松石就是和氏璧的主要述求原因。

要想真正的解開這段謎題,我們需要認真地解讀和分析這一段歷史的記載,

中國已知綠松石產地有四處:鄂西北隕縣等產出的綠松石最為有名,因產地屬襄陽府管轄,曾有“襄陽甸子”之稱;距鄂西北不遠屬陝西省南部的月兒潭也產綠松石;安徽西北部也發現了綠松石;前些年在甘肅與新疆交界處的新疆一側又發現一綠松石產地和古代採礦遺址。

如前所述,距今6000年前,僅在河南沙窩李裴李崗文化遺址、陝西西鄉何家灣仰翻文化遺址和江蘇邳縣劉林大汶口文化遺址三處發現綠松石,其產地當屬“襄陽甸子”或月兒潭綠松石。

大約過了上千年,中原所產綠松石傳至山東、遼寧和內蒙,因為山東、東北和內蒙至今未發現綠松石產地。距今5000-4000年前,甘肅齊家文化二處遺址出現的綠松石,就不一定是中原所產,有可能是緊挨甘肅的新疆產地的。

據不少專家研究,過去的“河西甸子”不是指波斯綠松石,而應為中國新疆所產,這裡地處河西走廊,故稱“河西甸子”。

西周包括虢國墓的綠松石,產地除襄陽甸子外,不排除也有河西甸子的可能。

從新石器時期到春秋戰國,看來綠松石的產地以及文化交流、原料傳播,包括廣東西峽文化遺址出土的綠松石等大有文章可做。

綠松石早在新石器時期就已被開發、裝飾使用。

距今6000年前的綠松石,僅在河南裴李崗、新鄭沙窩李及江蘇邳縣劉林遺址中發現,距今6000--5000 年前,綠松石才由中原傳至山東、遼寧和內蒙到新石器時代晚期,又南傳至廣東(石峽文化遺址)。

奇怪的是,湖北產綠松石,但湖北屈家嶺文化遺址中反而未見綠松石,而甘肅三處新石器時代遺址中均見出土有綠松石。

自二里頭文化以後,綠松石一直是傳統的玉料。

西周至春秋戰國時期,綠松石同以前一樣用於珠飾物,同時也鑲嵌於某些青銅器之上。

虢國墓出土的綠松石,除個別作鑲嵌物外,基本上都製作有孔珠,孔眼打得相當規矩,說明打孔技術的先進。

關於綠松石的名稱,始於清代,元時稱“甸子”,如湖北產的稱“襄陽甸子”。

元以前對綠松石的稱謂難考。既然綠松石容易識別,也容易區別於其他玉種,古人又特別喜愛,當屬許慎所說的“美玉”之屬。

《說文解字》中“美玉”只有璿、琳、瑾瑜三詞。

琳字從玉從林,很有可能即指綠松石,因為章鴻釗先生在《石雅》中指出,稱綠松石是借松綠色之故,松從林,琳也從林,是有可能。

但是,在歷史發展的程序中,曾有人說和氏璧是綠松石或藍田玉,翡翠之類,各種質疑中,最大的問題就是,綠松石因結構酥鬆,可以達到玉化的瓷松級別者極少,而且體積有限,特別是在古人那個低速迴圈,往復琢磨的巨大磨擦力下,基本無見大器,更難見整器,這也是自古以來,綠松石只是做小件配飾,或者以鑲嵌為主的主要緣由。

由此可見,用綠松石琢磨成玉璧的可能性極小,清末以後開始有小件人物和器皿出現,但是大多是添加了一個重要的過膠工藝,幫助其整器凝固而不至於在琢磨過程中散落。

1921年,地質學家章鴻釗老先生在《石雅》一書中,肯定和氏璧是產於湖北荊山地區基性巖的月光石,即拉長石,認為“和氏璧為寶石性質的拉長石,具有碧綠和潔白的閃光,轉動一定方向,方能出現”。雖然綠松石自古產於鄂西北,也有色璞如藍的豔麗色彩,表面色好,但無“色碧”和“色白”變化(變彩),質地較脆。

和氏璧的那種元好問《論詩絕句》:“少陵自有連城璧,爭奈微之識碔砆”(碔砆,像玉的石頭,即璞石、石包玉)。南漳縣板橋鎮雷坪董家臺一帶所產的一種石頭即為拉長石,採掘此石後經加工,呈透明狀,光澤好,有史書中關於和氏璧描述的質感。

這也是在當時和氏璧能區別於“潔白無瑕”的和田玉的特別之處。

楚文史學家、地質考古學家一致傾向章鴻釗先生的學說。月光石(拉長石)表面光澤較差,“多為璞”(即玉外包有泥土或石頭),經打磨後,陽光照射下可折射多彩,質不脆。

而且綠松石早在石器時代晚期已被我國古人所使用,春秋時期宮廷玉工不可能不認識它。

而陝西出產的“藍田玉”色澤好,比綠松石韌性強,古來已出名,但質地不如斜長石,古代運用廣泛,玉匠不可能不認識此類玉種,也不可能像“和氏璧”那樣“物以稀為貴”。

至於翡翠(中國古為鳥名,後借指碧玉)之說就不足信,英國著名的自然科學史學家李約瑟博士曾認為認為,18世紀後,翡翠才由緬甸輸入中國。

所以,最後的結論,真正的“和氏璧”應該使用的是拉長石,這種石材現在已經逐步退出歷史的舞臺,但是那些圍繞和氏璧爭論的各種話題,也應該就此告一個段落,無論是綠松石,還是藍田玉,都跟這件國寶關係不大,只不過想借作蹭個熱度而已。

藍田玉的玉礦材料

公元前228年,秦國大軍攻佔趙國都城邯鄲,趙幽王投降,獻出了和氏之璧。

秦王嬴政實現了他曾祖父的願望,和氏璧最終落入秦國寶庫之中。

但從此後,和氏璧便從歷史記載中消失了。

有人推測和氏璧在秦始皇的陵墓之中,已成千古之謎

11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永樂大帝的墓裡,到底藏著什麼?大殿柱子的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