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相聲這種民間說唱曲藝。人們馬上會想到著名相聲演員張壽臣、馬三立、侯寶林、劉寶瑞、馬季、侯耀文、蘇文茂、姜昆、馮鞏、郭德綱等人。可在相聲界還有一位大名鼎鼎的人物,他深受南方觀眾喜愛,被譽為相聲界的“江南旗”。與著名相聲侯大師寶林先生齊名,人稱“北侯南張”的——張永熙。
張永熙
張永熙1923年-2015年)北京人,原名張寶康,藝名“小張麻子”,小的時候因為家裡十分的貧窮,九歲就拜趙壽舫(趙壽舫的師父是盧德俊,盧德俊的師爺是朱紹文)為師,為了減少家裡的生活負擔,拜師以後他就跟著師父在北京、包頭、綏遠等各地流浪賣藝。
年輕時的張永熙
直到解放以後張永熙才安定下來在南京定居,在南京紅樓書場演出,與搭檔關立明以及單口大王劉寶瑞等加入了南京曲藝工作團,並擔任團長成為臺柱子,被喜歡他們的觀眾稱呼為“相聲劉、關、張”。
一排左起郭全寶,張永熙,侯寶林,郭啟儒,劉寶瑞,高笑林,顧海泉,女孩為劉寶瑞的女兒,二排左五為馬季
在中國曲藝圈內流傳“南張北侯中少林”之說,即北京侯寶林、南京張永熙、濟南孫少林,孫少林和侯寶林還是同一位師爺焦德海
三位相聲演員都擅長柳活兒,孫少林表演時形神兼備,收放自如擅長學京劇、評劇、河南墜子、數來寶等曲種。侯寶林表演時語言清晰,神態灑脫擅長學評彈、越劇、滬劇、海派京劇,滑稽二黃等。張永熙表演時颱風瀟灑,摹仿傳神尤其擅長學評彈、單絃和各種大鼓,各地的方言學起來更是惟妙惟肖。(可以上網搜《方言誤》)曾經受到周恩來總理、董必武同志等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郭德綱向張永熙學習相聲技藝
張永熙不但擅長學各種戲曲,還會京胡、三絃和各種打擊樂器,子母哏、貫口、腿活兒、數來寶、太平歌詞等表演起來也輕鬆自如,而且他的相聲很“乾淨”。正因為他獨特的相聲藝術風格才被譽為相聲界的“江南旗”。郭德綱現在演出的時候一些開場橋段很多是向張永熙學習的。
張永熙
特殊時期的張永熙也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直到改革開放以後才迎來了春天,又走上了舞臺,與趙世忠共同錄製了《南彈北弦》,《故事謎語》,《珍珠倒卷聯》,《京評越》等段子。在沒有任何收入的情況下張永熙開始收集南派相聲段子,還授權在南京成立了“永熙茶樓”表演南派相聲。還擔任了央視電視相聲大賽的評委,並現場為一個七歲的小孩捧哏。
名嘴梁宏達看望病中的張永熙
張永熙在生活中也常常抖包袱,一次晚年的張永熙因為胃病住院手術,他對身邊的大夫說,一會做完手術,把切下來的胃給我,我好拿家裡做炒肚片,手術以後身上插了很多的管子,他又說:我呀,一輩子很少下館子,這回我可下足了管子了……”。,一句話把在場的醫護人員全都逗樂了
張永熙的徒弟有:呂少明、梁尚義、李國先、孫慶淮、曹慶波、吳慶湧、言慶洋、孫小林、郎慶浪、吳慶鴻、張慶濟,李金鵬等人。代表作品有:《《方言誤》,聖賢愁》,《學唱三曲》,《珍珠倒捲簾》,《坐享其成》,《訓徒》,《糊塗知縣》,《對詩》,《探親丟驢》,《姜太公賣面》、數來寶《諸葛亮押寶》等。
中國曲協曾經準備把“終身成就獎”授予老先生,但是張永熙知道以後說,我挺安逸的,不要這些,給那些更合適的人。老人家對名利看得很淡,一心為了相聲的傳承,只要有人向他請教,他都會毫不保留地教給他。郭德綱演出時很多開場的唱段都是向張永熙學習的
張永熙與趙世忠
結束語,“北有侯寶林,南有張永熙”,作為相聲界的南派泰斗,張永熙深藏於民間,老先生生前曾經口述《張永熙自傳》,郭德綱為其作序《綠野布熙陽》,老先生的南派相聲表演細膩,語言清脆,說唱並重,尤其以柳活享譽相聲界。如果您喜歡可以上網搜出來聽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