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美索不達米亞是古希臘對兩河流域的稱謂,這兩河指的是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在兩河之間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上產生和發展的古文明被稱之為兩河文明或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它大體位於現今的伊拉克,其存在時間從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2世紀,是人類最早的文明。

由於這兩條河流每年出現氾濫,所以下游土壤肥沃,富含有機物和礦物質,水源和土壤提供種植糧食的必需品,成為孕育文明的基礎,但同時該地氣候乾旱缺水,所以當地人公元前4000年就開始運用灌溉技術,灌溉為當地帶來大規模的人力協作和農業豐產。經過數千年的演化,美索不達米亞於公元前2900年左右形成成熟文字、眾多城市及周圍的農業社會。

由於美索不達米亞缺少天然屏障,所以在幾千年的歷史中有多個民族在此經歷接觸、入侵、融合的過程,蘇美爾人、阿卡德人、阿摩利人、亞述人等其他民族先後進入美索不達米亞,他們先經歷史前的歐貝德、早期的烏魯克、蘇美爾和阿卡德時代,後來又建立起先進的古巴比倫和龐大的亞述帝國。迦勒底人建立的新巴比倫將美索不達米亞古文明推向鼎盛時期。但隨著波斯人和希臘人的先後崛起和征服,已經輝煌幾千年的文字和城市逐步被荒廢,接著漸漸為沙塵掩埋,最後被人們所遺忘。直到19世紀中期,伴隨考古發掘的開始和亞述學的興起,越來越多的實物被出土,同時楔形文字逐漸被破解,塵封18個世紀的美索不達米亞古文明才慢慢呈現在當今世人面前。

蘇美爾人於公元前3200年左右發明的楔形文字、公元前2100年左右尼普爾的書吏學校、三四千年前蘇美爾人和巴比倫人的文學作品、距今2600多年前藏有2.4萬塊泥板書的亞述巴尼拔圖書館、有前言和後記及282條條文構成的《漢摩拉比法典》、有重達30多噸的人面帶翼神獸守衛的亞述君王宮殿、古巴比倫人關於三角的代數的運算、公元前747年巴比倫人對日食和月蝕的準確預測、用琉璃磚裝飾的新巴比倫城和傳說中的巴別塔和巴比倫空中花園,以及各時期的雕塑和藝術品,這些成就都屬於美索不達米亞這個古老的文明。

新石器時期

公元前8000年左右,歐貝德人的祖先馴化動植物;於是在古代近東地區,人類由原本狩獵採集的生活方式,逐漸過渡到基本定居生活,這也是目前已知的人類最早的定居生活。不過這種定居生活經歷長期的適應過程。在美索不達米亞東北部的莫耶,從公元前7000年地層處,考古學家發現新石器時代的村落,從其中出土石制鋤頭、人工種植的大麥、小麥和各種豆莢,還有馴化的山羊和綿羊的骨頭;從同一地層還出土大量野驢和瞪羚的骨頭及蝸牛、橡樹子、阿月渾子等採集物;這說明該處是一個正處於過渡時期的定居點,此處的人們在初期嘗試種植和畜牧的同時,繼續保持著原本的狩獵採集生活方式。考古發現表明,前7000年-前6000年在美索不達米亞,出現多處繁榮的文化。從哈蘇納最底層出土箭頭、石器、骨器工具和簡陋陶器;而從較淺地層則發現食物儲藏室、石磨、烤麵包的簡易爐灶、大量農具和牛、羊和驢的骨頭,同時還發現更為精細的薩邁拉陶器。在遍及該區域的許多遺址中,出土前5700年的精美的哈拉夫陶器,這表明當時的不同地區已經存在貿易往來。在薩邁拉,考古學家還發現前6000年的灌溉渠。這些發現表明在公元前6000年左右的美索不達米亞,人類已經掌握農業和灌溉技術,而這是在沖積平原南部被稱為蘇美爾的地區定居所必需具備的兩項條件。

公元前6000年

伊朗境內出土的歐貝德時期陶器

前6000年,從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沖積平原上產生的農業社會和北部過渡時期的文化同時並存。被稱為歐貝德文化的人們從幼發拉底河引水灌溉農田,人們生活在小村莊中,住著泥磚坯堆砌的小屋,使用陶質生活用具。歐貝德時期的陶器呈淡黃色或淡綠色,經常裝飾有棕色圖案。同樣年代的陶器在烏爾和埃裡都等地也有出土,因為風格和歐貝德相同,考古學家將其也歸入歐貝德時期。根據陶器的風格為線索,我們可以發現當時歐貝德文化沿今天的科威特的東海岸傳至伊拉克北部,之後向西穿過敘利亞,直到地中海沿岸。根據比較發現,歐貝德陶器在南方已經不用後,北方仍在使用,考古學家據此推測美索不達米亞南方的文明程序應領先於北方。歐貝德時期的一些遺址的發掘表明,當時因為灌溉農業的豐產,已經有多餘的農產品,用於交換其他產品,由此產生社會分工,這就意味著更多的人可以聚居,農村將變為城市,社會等級也會更加分明。考古學家發現歐貝德時期的埃裡都有12座神廟疊建於同處,說明此時神廟已經成為城市的中心。這些發現表明在歐貝德後期,當地已經具備成熟城市所需的條件。

公元前4000年

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3000之間,各蘇美爾城邦都已經存在,蘇美爾人的文字也已經存在。現在發現的這一時期的楔形文字的文獻主要是經濟或者行政方面的文書。

最早的蘇美爾時期由數個獨立的城市國家組成,這些城市國家之間以運河和界石分割。每個城市國家的中心是該城市的保護神或保護女神的廟。每個城市國家由一個主持該城市的宗教儀式的祭司或國王統治。青銅器與輪子等重大科技進步開始出現。

烏魯克出土 前3200年的文字 左邊刻得深的是數字4,右邊的象形符號代表物品。

公元前第4千紀中期,美索不達米亞北部氣候變得涼爽乾燥,降雨減少,不適於依賴降雨的農業耕種,北部居民向南遷移。而此時的南部修建巨大的灌溉工程,灌溉農業進一步發展。前3500年左右,城市文明在兩河流域的下游蘇美爾產生,代表城市為烏魯克,該城佔地面積約100公頃,人口數千,建築材料為磚窯燒製的土磚。那裡等級分明,出現職業官吏和神職人員,政治和宗教上層人物統治著整個社會。烏魯克政府向平民徵稅,並徵用勞力修建公共工程,以維持政權。平民得到的回報則是在神廟得到精神上的慰籍,並擁有購買日用品及外國商品的機會。烏魯克時期的各個城市裡都有令人矚目的神廟,神廟是蘇美爾社會的核心。按當時的信念,人的任務是供養神,並且每座城市屬於不同的神,比如烏魯克是主管天空的大神安努和豐產女神伊南娜的城市,尼普爾是大神恩利爾的城市,而埃裡都則是水神恩基的城市。

伴隨商業和貿易的迅速發展,前3200年左右,第一種文字在烏魯克產生。這種被稱為楔形文字的書寫體系,將簡單的象形符號刻在泥土板上,廣泛應用於紀錄商貿活動。其中年代最早的樣品為前3300年,紀錄糧食、啤酒和牲畜的具體數量。這一時代還完善青銅冶煉並伴隨犁、戰車和帆船的發明,同時出現大量美索不達米亞特有的滾筒印章。烏魯克沿河建立商業殖民地,並且其文化影響擴散到波斯、敘利亞、小亞細亞、埃及和巴勒斯坦。

公元前3000年

蘇美爾早王朝時期

從考古發現已經得到的史料來看,從公元前2900年開始,蘇美爾城邦進入一個“諸國爭霸”的時代。比較大的城市有埃利都、基什、拉格什、烏魯克、烏爾和尼普爾。這些城市因水權、貿易道路和遊牧民族的進貢等事務進行了幾乎一千年的、為時不斷的互相爭戰。考古已經能大致勾勒出當時的歷史情況,但是由於考古發現的史料有限,今天人們所知道的那段歷史可能仍然是當時實際情況的冰山一角而已。

基什被認為曾經是一個比較強大的城邦,因為後來許多蘇美爾君主甚至並沒有實際統治過基什,卻也自稱基什之王。(不過現在也有歷史學家認為,這並不足以說明基什曾經稱霸,自稱基什之王可能有其他的比如宗教方面的原因)最早的可以驗證是存在的國王就是基什國王恩美巴拉格西。後來一些比較強大的城邦有烏魯克、烏爾、溫馬,以及拉格什等。

考古學家在拉格什發現了王室的銘文,使得今天的人們得以知道從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前2350年之間約一百五十年間的完整的拉格什國王列表,以及相關的史事,也使得拉格什成為蘇美爾各城邦中,今天的人們瞭解的唯一比較完整的城邦。

約公元前2500年左右,拉格什強大起來,烏爾南什王時,拉格什在蘇美爾中稱霸,到了安那葉姆王和恩鐵美那王時,拉格什征服了不少地方,蘇美爾頗有統一的趨勢。後來,國王盧加爾安達因治國不善,引起了暴動,一個名叫烏魯卡基那的人推翻了盧加爾安達的統治,在平民的擁護下,自己登上了王位,並進行了已知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政治改革運動,試圖維護平民的利益。正當拉格什內亂之時,蘇美爾各國爆發了大規模的戰爭,溫馬王盧加爾扎克西征服拉格什,殺死烏魯卡基那。血屠全城。烏魯卡基那在位僅六年,他的改革也因此而廢棄。”

溫馬的祭司國王盧加爾扎克西(Lugal-Zage-Si,公元前2259~公元前2235年)消滅拉格什的王朝,佔領烏魯克,並將它作為他的首都,自稱他的帝國從波斯灣一直蔓延到地中海。

但是閃族的阿卡德國王薩爾貢打敗了盧加爾扎克西,俘虜了他,而蘇美爾人城邦的歷史也就就此結束了。

阿卡德王國時代

阿卡德王國統一了美索不達米亞,阿卡德人屬於閃族,並非蘇美爾人。

蘇美爾復興

但是阿卡德王國晚期,不少蘇美爾城邦就已經開始復興。而後阿卡德被蠻族庫提人(Gutium)所消滅。阿卡德王國崩潰後,蘇美爾得以復興。拉格什也在一位叫做古地亞(Gudea)的國王的統治下非常繁榮富強,稱拉格什第二王朝。

烏爾第三王朝

蠻族庫提人摧毀了阿卡德王國,但庫提人的統治並不穩固,使得各蘇美爾城邦得以短暫復興。烏魯克的國王烏圖赫加爾(Utu-hengal)是趕走庫提人的英雄。烏圖赫加爾的強大,也對拉格什構成威脅。烏圖赫加爾讓烏爾納姆鎮守烏爾城,烏圖赫加爾死因不詳,但是烏爾納姆在烏爾建都,統一了美索不達米亞,建立了烏爾第三王朝(公元前2111年~公元前2003年),烏爾納姆開始自稱“蘇美爾和阿卡德之王”。烏爾第三王朝雖然是蘇美爾人的王朝,但是與以前的蘇美爾城邦不同,它如同阿卡德王國之後的巴比倫王國,是個強大的中央集權制的國家。

今天可以見到的人類歷史上最早的法典,就是《烏爾納姆法典》,雖然只儲存下來一些片段。烏爾第三王朝時期也對烏爾城大興土木,烏爾的神廟遺蹟今天仍可供憑弔。

烏爾第三王朝末期,王權衰落,各地割據,再加之外來的阿摩利人不斷入侵。最後埃蘭人的入侵給烏爾第三王朝以最致命的打擊。國王伊比辛(公元前2026年-公元前2004年在位)兵敗被俘。烏爾第三王朝滅亡。烏爾第三王朝滅亡後,歷史上就再也沒有蘇美爾人建立的政權。蘇美爾民族也逐漸從歷史上消失,雖然在以後的巴比倫和亞述時期,蘇美爾語和楔形文字仍然存在,蘇美爾國家的歷史被當成神話般的傳說。

蘇美爾人開創的文明仍然繼續著。但是蘇美爾人卻逐漸被遺忘,古希臘以及猶太人的文獻中從來沒有提到過蘇美爾人。有關蘇美爾人的文明及其歷史皆是近代考古學的成果。

公元前2000年

早亞述時期

亞述最早的居民是胡里人,後來閃米特人遷徙而至。兩個民族逐漸融合,成為亞述人。古亞述指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流域北部地區,東北靠札格羅斯山脈,東南以小扎布河為界,西臨敘利亞草原。整個亞述是以亞述城為中心。

公元前3000年代末,阿卡德王國滅亡之後,亞述形成了以亞述城為中心的國家,開始了早亞述時期(約公元前3000年代末至公元前2000年代中葉)。

早亞述時期時,土地歸公社所有,不過關於公社的實際情況則並不清楚。另外,早期亞述有貴族會議,名年官稱為“裡模”,國王稱為“伊沙庫”,權力卻不大。早期亞述雖有一些王家銘文留下,但所載王表並不可靠,因而還未能列出一個完整的王表。

早亞述時期的商業貿易已相當發達,國王沙姆希·阿達德一世的一個銘文中提及當時亞述城的市場及一些商品的比價,而商貿對手則包括小亞細亞、敘利亞、美索不達米亞南部、扎格羅斯山區及亞美尼亞等地區。亞述又建立很多商業殖民地,據卡帕多細亞泥版文書所載,有一個商業殖民地叫卡尼什,政治上不屬亞述,居民卻是亞述人及公社成員,而且享有自治權。在埃卜拉(Elba)出土的檔案,記載了亞述的統治者曾同埃卜拉統治者簽定有卡尼什的《卡努姆條約》。透過商業活動,亞述的一些城市如尼尼微、亞述城、阿爾貝拉都因此富起來,而且更重要的是把楔形文字帶到了小亞細亞。

亞述於沙姆希·阿達德一世在位時最強大,在馬裡發掘的文書中記載其曾攻佔馬裡,其子也擔任了該城的統治者,小亞細亞東部也曾被亞述征服,沙姆希·阿達德一世襲用阿卡德國王的稱號,自稱“天下之王”,然沙姆希·阿達德一世死後,亞述衰落,公元前16-15世紀,亞述分別隸屬於當時西亞的強國米坦尼及統治兩河流域南部的加喜特人,直至公元前15世紀末葉,才又強大起來,進入中亞述時期。接下來的兩個世紀,主要由伊辛-拉爾薩、早巴比倫尼亞、沙姆希阿達德一世爭奪權力。亞摩利人的伊辛和拉爾薩在爭奪南部美索不達米亞的主導權。這一時期,北部美索不達米亞的力量正在上升。亞述國王伊路舒瑪成為美索不達米亞主導力量。他不斷侵擾南部城市,並且在小亞細亞建立殖民地。

中亞述時期

提格拉·比利薩一世時的中亞述時期(公元前1115-1077年)

公元前15世紀末葉以後,亞述又開始強大起來,進入中亞述時期,但當時的形勢對亞述來說十分不利,小亞細亞的赫梯王國和新王國時期的埃及都在敘利亞擴張自己的勢力,從而阻斷了亞述向西的擴張。然而亞述仍不斷尋找擴張機會,先是打敗了兩河流域南部的加喜特人,將亞述的邊界向南推進,又兩度同米坦尼作戰,迫使米坦尼與自己的競爭對手埃及結盟,然而亞述最後還是殲滅了米坦尼,佔其所有國土。公元前13世紀初,亞述甚至威脅到赫梯的安全,使赫梯也同樣向自己的競爭對手埃及結盟。亞述也曾西征腓尼基,自赫梯滅亡後,中亞述王國曾一度統一兩河流域。但其後受到阿拉美亞人入侵,令亞述國力受挫。

商業方面,由於赫梯強大,亞述已不能再在小亞細亞建立新的商業殖民地,亞述商人不得不將資本轉入國內。然而,亞述本身生產力不是非常發達,迴流商業資本無法轉入生產過程,於是轉成了高利貸資本,侵入農村,導致貧富懸殊日益嚴重,小生產者喪失土地,甚至遭到債務奴役。在“中期亞述法典”中有反映了這種情況,此法典現存九表,荊三表儲存較完整,第一表是有關財產關係的,其中涉及土地轉讓的條款甚多;第二表則與債務及債務奴役有關,當中記載債務奴役沒有年限。在這時留下的私法文書中,也有不少關於土地買賣的契約,反映了商品貨幣關係深入農村的情況。

政治方面,中亞述時期階級矛盾尖銳,亞述的王權相對加強,並採用了君主專制的統治方式。在亞舒爾烏里巴特一世統治時期(公元前1365-1330年),第一次在官方名錶和印章上自稱為“亞述國之王”,並與埃及法老稱為兄弟。在阿達德·尼拉里一世時,國王更身兼名年官一職,徹底成為專制君主。

公元前1000年

新亞述帝國通常認為始於公元前911年。在極盛時期,新亞述帝國征服了埃及第二十五王朝、新巴比倫王國、迦勒底、埃蘭、米底等廣大地區。

新亞述(或稱亞述帝國)時期

亞述巴尼拔時期的亞述帝國(公元前668-626年)

公元前1000年代前期,對亞述來說是一個發展的好時期,在國際上,它四周無強敵,埃及正值后王朝時代,無力擴張亦常受到外族入侵,小亞細亞的赫梯被海上民族蹂躪,南方的巴比倫亦國勢力弱,東方的米底及波斯尚未興起,只有北方的烏拉爾圖成為亞述唯一強敵。從公元前10世紀末葉起,亞述經過兩個多世紀連續不斷的征戰,建立起一個橫跨西亞北非的帝國,將兩河流域南部及埃及兩大文明置於自己的統治之下。

亞述帝國時期對外的征服始於那西爾帕二世統治的時期(公元前883-859年),他征服了北部敘利亞,其後的沙爾馬納塞三世(公元前839-824年),與南敘利亞開戰,並取得了最終的勝利,又獲得了巴比倫尼亞地區的宗主權,但是長期的戰爭令國內人民負擔加劇,激起不滿,據“裡模表”所載,公元前8世紀時就發生過多次人民起義,而且往往發生在京畿,因此在提格拉特帕拉沙爾三世(公元前745-727年)上臺之前的幾十年裡,亞述停止了對外的擴張,直到前745年,提格拉特帕拉沙爾三世執政並進行了軍事改革,把軍隊分成若干兵種,如戰車兵、騎兵、重灌步兵、輕裝步兵、攻城兵、輜重兵及工兵等,大大加強亞述的軍事力量,其後他恢復對外的戰爭,打敗了烏拉爾圖,征服了整個敘利亞地區,並插手巴比倫的王位繼承,進而使巴比倫與亞述合併,自己成了巴比倫之王。

在薩爾貢二世統治時期(公元前722-705年),亞述又打敗了以色列,鎮壓了得到埃及支援的敘利亞、腓尼基等地的起義,他又再次打敗烏拉爾圖,並攻擊米底。薩爾貢二世原為下級軍官,後因戰功累累得到提升,雖然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篡位者”,但他卻忠實地繼承了自[提格拉特帕拉沙爾三世以來的統治風格。繼後的是薩爾貢二世的長子辛那赫理布(公元前704-681年),他鎮壓了由埃及鼓動的猶太人及腓尼基人的起義,以及由埃蘭支援的巴比倫尼亞起義,為此他毀滅了古都巴比倫。另外他在位期間,興建了著名的“蓋世無雙皇宮”,其邊長近200米,包括兩座大殿、一幢橢圓形建築物以及一個植物園和一座涼亭,王宮內的浮雕長達3000米,現藏於大英博物館。公元前7世紀時的阿薩爾哈東統治時期(公元前671年),亞述輕易奪取了埃及的孟菲斯,接受了埃及之王及衣索比亞之王的稱號,不過亞述滿足於讓埃及人每年進貢180公斤黃金和9噸白銀而已,於是不久後埃及又重新獨立。伊薩爾哈東之後的是亞述巴尼拔(公元前668-627年)。他興建了巨大豪華的亞述巴尼拔王宮,在宮中設定泥版圖書館,該圖書館收集了當時亞述人所知的全世界各地的書籍,藏有無數楔形文字的泥版,內容包括語言、歷史、文學、宗教、醫學及天文等各方面的知識,是研究當時歷史寶貴的資料。

亞述人相信入口兩邊的舍杜和拉瑪蘇,會守護寺廟和宮殿。

亞述帝國的征服戰爭以殘暴聞名,所到之處城鎮都被毀為廢墟,財物被掠奪,居民被殺戮或被擄走,人口銳減導致生產力下降。由於亞述人在戰爭中的行為異常殘暴,猶太人將亞述首都尼尼微稱為“血腥的獅穴”。在辛那赫里布的年代,他佔領並毀滅了75座城市,人和財物都被擄走。薩爾貢二世在位第一年遠征巴勒斯坦的撒馬利亞時,就俘虜了27290人,及後他初次出征鎮壓兩河流域南部的一次起義時,把200800人及大批財富奪回亞述,在鎮壓巴勒斯坦地區的起義時,又把200150人及大批財富帶回了亞述。

這種殘暴的政策導致到處都出現反抗,亞述很多次的出征其實都是鎮壓起義,而戰勝後卻又往往進行更殘酷的壓迫,這種政策嚴重削弱亞述帝國初期的社會生產力,由於被征服地區無法進行再剝削,引起神廟祭司奴隸主及工商業奴隸主的不滿,導致在公元前8世紀後期,發生了提格拉特帕拉沙爾三世的改革。提格拉特帕拉沙爾三世主要改變被征服地區的政策,他不再殺光被征服的地區,而是將居民遷到另一個地方去,儘量使不同地區不同語言的居民混合起來居住,使其不便交往,但准許他們攜妻帶子及帶上部份財產。他們被封給土地,讓他們獨立經營,但無人身自由,分屬於各奴隸主,生產成果要交給奴隸主。這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統治階級不同集團之間的矛盾,內部的安寧也加強了亞述的軍事力量。因此從他開始,亞述又開始了更多的征服。

由於戰爭帶來大量戰俘,除部份戰俘選去加入亞述軍隊外,更大的部份成為了奴隸。奴隸主包括皇室家族、軍隊、行政官及祭司等。他們從亞述獲得了大量土地,財富和奴隸。另外還有一批工商業奴隸主,特別是在巴比倫尼亞,由於經濟和政治實力增強,故能從長期鬥爭中從亞述帝國取得了自治權。奴隸主的土地往往不是集中一處,而是分散許多地方,所以他們又會另外聘請管理人去管理奴隸。

亞述帝國時期由於鐵器的使用,有利於改進工具,提高生產力,經濟也得到很大的發展。亞述是一個多山地區,鐵器使用令開墾荒地的能力提高。長期的戰爭某程度上也加速了亞述的經濟發展,勝利帶來了大批財富,也帶來了大批戰俘,從而大規模增加生產力。佔領的地區同時成為亞述巨大的市場及貿易通道,其中兩河流域、腓尼基等地原本已是非常發達的商業貿易區,這一切都為亞述帝國創造了有利的經濟發展條件。不過亞述對征服地區只管掠奪卻欠缺建設,被征服的人民除了向亞述人交納貢獻以外,還要負擔勞役,因此客觀經濟發展條件未被充分利用。

新巴比倫王國

新巴比倫王國(或稱第二巴比倫王國)始於公元前620年,至前539年。

至公元前627年亞述巴尼拔死後,亞述帝國陷入一系列內戰。

公元前626年,巴比倫尼亞宣告獨立,由亞述派去駐守該地的迦勒底貴族那波帕拉沙爾自立為王,建立新巴比倫王國,並與伊朗高原西北、同受亞述統治的米底人結成同盟,於公元前612年攻陷亞述首都尼尼微,亞述帝國覆亡,遺產被新巴比倫王國及米底瓜分。

古典時期至晚期

亞述和巴比倫尼亞被阿契美尼德王朝統治了將近2個世紀。阿契美尼德亞述成為帝國主要的兵源和經濟的糧倉。美索不達米亞亞拉姆語成為帝國的通用語。在公元前330年,美索不達米亞被亞歷山大大帝征服。

22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練春海丨漢代的陝北,戰爭頻繁,為何墓葬中戰爭題材影象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