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七月鳴鵙,八月載績,載玄載黃,我朱孔陽,為公子裳。 ——《詩經》

在2018年6月10日的倫敦時裝週T臺上,貴州畢節市織金縣苗族繡娘楊林先帶去的苗繡、蠟染一經亮相很快就被搶購一空。此外,許多年輕的英國本土設計師對蠟染的精湛工藝及時裝潛力都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蠟染這個傳承了幾千年的民族工藝,現在依然活躍在藝術創作和時尚前沿。

事實上,早在很多年前中國的蠟染就已經驚豔了全世界。1981年7月,“中國貴州民間工藝品展覽”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展出,苗族蠟染《蠟花朵朵》被丹麥國家博物館作為珍品收藏。1982年5月,“中國傳統技術展覽”在加拿大多倫多市隆重開幕,苗族姑娘現場表演的蠟染技術吸引了成千上萬的觀眾。短短數十年間,貴州苗族蠟染遠播歐洲、亞洲、非洲、拉丁美洲等世界各地,贏得了無數讚賞,也在世界範圍內產生了廣泛影響。

2006年,苗族蠟染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從大山深處走向國際舞臺,古老的蠟染藝術正煥發著鮮活的生命力。

流傳千年,日久彌新

蠟染是中國古老的少數民族民間傳統紡織印染手工藝,與扎染、鏤空印花並稱為古代三大印花技藝。主要分佈在貴州、雲南、四川、湖南的苗族以及布依族地區,其中貴州苗族的蠟染最為代表。

根據《周禮》中記載,周朝時便設有染草之職,負責管理染色;秦朝時設有“染色司”;唐宋時期設有“染院”,這些都證明了古代染色技術的普及。

據學者考證,早在秦漢年間蠟染便已出現,在隋唐時期達到鼎盛,之後傳入日本。貴州的更是源遠流長,《貴州通志》記載:“用蠟繪花於布而染指,既去蠟,則花紋如繪。”

蠟染最重要的染色原料是植物藍靛,所以我們見到的大部分蠟染作品都以藍色為主要色調。事實上,彩色蠟染在古代早已盛行。

彩色蠟染

在1987年,考古學家在貴州省安順市平壩縣21公里處的桃花村的一座喀斯特石棺材洞內發掘出一批苗族彩色蠟染殉葬服,其中包括一件鷺紋彩色蠟染褶裙,做工精湛,色澤依舊,堪稱稀世珍寶。之後這批文物被確定源於宋代,已1000多年的歷史,可見宋代時期苗族彩色蠟染的藝術已經相當成熟。

除此之外,1965年,人們在敦煌莫高窟中隸屬於唐朝石窟中的122窟、130窟都發現了飛鳥花紋纈絹。現存於故宮博物院的三色蠟染以及先藏於日本正倉院的“對樹象羊蠟纈屏風”屬於唐朝時期的彩色蠟染。

到了宋朝以後,蠟染工藝在西北中原逐漸失傳,隨著苗族數次大遷徙,最後在西南的深山得以傳承。

貴州地勢西高東低,省內多是高原和山丘,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阻礙了外來侵擾,溼潤的氣候也利於植物藍靛的生長,山水環繞的生態環境同時保證了人們自食其力,也保護了傳統文化。

在封閉的地理環境中,蠟染在苗族婦女手上代代相傳。在千年之後,蠟染重新站到了國際舞臺上,歷久彌新。

藍色圖騰,刻在畫布裡的歷史

苗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其祖先是蚩尤,最先居住於黃河中下游地區,“三苗”遷徙到漢江平原。在5000年的歷史長河中,苗族經歷了無數次戰爭和遷徙,無數先民流離失所,最終隱匿於深山之中。

苗族沒有自己的文字,語言也只是通過一代代口口相傳。苗家繡娘將歷史、傳統文化繪製於服飾之中,利用蠟染,挑花,刺繡等工藝傳承下來。蠟染的影象從具體到抽象藝術轉變,實際上作為另外一種語言符號代替了文字的缺失。一個個古老而質樸的藍色圖騰,是苗族人民賦予這個世界最美妙的語言。

在苗家蠟染中,蝴蝶和鳥是最原始的圖騰。在現在黔東南等地區還流傳著蝴蝶媽媽的傳說:《山海經·大荒南經》記載:“蚩尤所棄其桎梏,視為楓木。”因此苗族認為楓樹是祖先之祖,蝴蝶媽媽從楓木心孕育出來後,與“水泡”相戀,生下十二個蛋,孵化出了包含人在內的12個物種。直到現在,人們依然可以在苗族的髮髻、耳環、項圈等幾乎所以都銀飾中能看到蝴蝶的影子。

"蝴蝶"蠟染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丹寨縣是蠟染的發源地,也被稱為是“最後的鳥圖騰部落”,至今還延續著完整的“鳥圖騰崇拜”系統。丹寨人自稱“嘎鬧”,意為“鳥的部落”。

“丹鳥” 蠟染

除了蝴蝶和鳥紋,苗族蠟染上的圖案更是變化多姿,山川、河流、花鳥、蟲魚、生育、祭祀、婚嫁、喪葬都被融入到苗族姑娘的畫筆中。她們沒有自己的語言,染布上的一切就是她們眼中的世界,她們儘可能地將心中所想傾注於蠟染作品中。

蠟染就像一條紐帶,把不同時代、不同文化的藝術連線起來。蠟染製成的服飾用品可傳好幾代人,成為沾染時光記憶的珍藏品。

載靛植棉,紡紗織布,畫蠟染色,當地人們將對生活的美好想象都寄託在這塊藍白相間的布匹之間。

大自然的饋贈,世代相傳

蠟染分為蠟和染,所用的原料中土布、蜂蠟和植物藍靛均是純天然原料。先用蜂蠟布上作畫,再放到藍靛葉調製的染缸中浸染數次,之後再將布料煮沸去蠟,一幅幅美麗的白色圖案就會綻放在藍色之中。

這樣看著好像挺簡單,但其實蠟染的工序極其複雜,如果要做彩色蠟染的話,每一種顏色都需要封蠟一遍,染色一遍,經過幾十道工序以後才能成為一個完整的作品。目前為止,絕大多數工序仍然是手工操作,無法機械化。蠟染主要經過的工序有布料準備、點蠟、染色、去蠟等。

蠟染對面料沒有特殊要求,棉、麻、絲、毛織物都能用,這當中以苗家自己種植、收工紡紗的白色土布最為常見。

布料的天然纖維中含有雜質漿料,需經過反覆捶打、草木灰漂洗等方式讓路面變得乾淨光鮮。

布料準備好後,就到了最體現功底的點蠟環節。苗族人稱蠟染為“畫花”,做蠟染的婦女被稱為“畫娘”。一幅蠟染作品做的好不好,全憑畫娘一雙手。

畫娘在光潔的布料上作畫,她們的畫筆不是毛筆,而是一種自制的銅刀,畫料是天然的蜂蠟。姑娘們先將蜂蠟加熱融化,再用銅刀蘸取蜂蠟作畫。這種銅刀易於導熱,也有保溫性,能夠保證液態的蜂蠟從筆尖流出。

至於畫什麼,並沒有那麼多講究。苗家女子都是天生的畫手,從小跟著母親學蠟染。想到什麼就畫什麼,一筆一畫,都是對生活的熱愛。

作畫完畢,待蜂蠟凝固後,就要進行染色。染料由藍靛葉取汁調成。藍靛也叫板藍根,將這種布料穿在身上天然環保,還有殺菌養生的功效。

染色過程是一種冷工藝,能夠保證蜂蠟不融化,其他地方的布都被染成藍色。就這樣反覆浸泡五六天,浸染五遍以上方可取出。剛剛取出的布呈藍綠色,需要在空氣中進行氧化,成為藍色。染的遍數越多,顏色越深。

如果想要做彩蠟,染料除了藍靛外,還需要配合硃砂、石黃、土礦等。每一種顏色,都需要封蠟一遍,染色一遍。

在染色過程中,蠟畫在不斷的翻轉中破裂,染液隨著縫裂進入白布中,留下了人工難以摹繪的天然冰紋。同一種織物上的同一圖案,其冰紋個不一樣,這種美獨具風韻。

染色之後經過沖洗便要進行脫蠟,也就是脫去蜂蠟。將染好的布在清水中煮沸,蜂蠟遇熱即化,洗淨之後,被蠟封上的部分沒有被染料浸染,布上就會出現藍白分明的花紋。

正如《染蠟歌》中所唱:

“不必磨硯鋪紙卻在描繪悲喜,不是古今詩詞一樣如歌似泣,不是奼紫嫣紅卻令粉黛無意,不用竹卷長卷記載卻記載千萬裡。”

一尺白布,一碗蜂蠟,一把銅刀,一雙靈巧的手,再加上一個浪漫而獨特的創意。這些溫潤古樸的原材料就會變得靈動自然。

新時代下古老的蠟染技術將何去何從?

當機器轟鳴時代的大量複製品充斥著現代生活的時候,同大多數手工一樣,蠟染這一古樸沉悶、工序複雜的技藝也面臨著瀕危的困境。

在機械化的今天,傳統的手工蠟染工藝逐漸向機械生產過渡,大量殘次品充斥著市場,機器生產也沖淡了苗族服飾傳統的特色。隨著全球化的發展,在時尚潮流的催化下,當地苗族青年一代的審美也發生了改變,很多苗族年輕人已經不再穿傳統服飾。

現在的苗族青年婦女,由於忙於生計,大多數會選擇外出打工。現在的青年男女對傳統的山歌、舞蹈等逐漸淡漠,他們更加熱衷於現代歌舞和服飾。加上傳統蠟染工序繁雜,耗時很長,投入產出比極低,年輕女孩很多都不願意學習蠟染技藝了。

再加上工業化的發展,農業逐漸被削弱,繼續種植板藍根梔子等植物染料的農家已經少之又少。種種原因,古老的蠟染技術面臨著即將斷層的危險。

讓我們的腳步越走越快,我們丟失的東西也會越來越多。5000年的文明長河中,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了無數珍寶,還能夠流傳下來的,必定是彌足珍貴的。古老的文化技術,需要傳承與發揚。

蠟染技術的傳承需要自身的創新,與時尚、生活結合起來,比如用在時尚服飾、室內設計、壁畫等藝術作品中。蠟染藝術不應該只出現在展覽館,更需要與人們的生活融合在一起。

此外,應該加大對蠟染藝術的推廣,藉助網際網路、節日活動讓更多人了解這一古老的文化,走精品化、品牌化的戰略之路。

最後,保證蠟染藝術後繼有人,比如在當地開設蠟染館招收學徒,學校開設相關課程,進行人才保護等。

在與世隔絕的這片熱土中,苗族人們造就了蠟染的生生之魂。傳承千年的蠟染技藝,需要得到更多人的關注,不爭榮華,只為傳承。

蠟染藝術

參考資料:

《中國蠟染藝術》

《貴州苗族蠟染圖案》

《苗族蠟染》紀錄片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敦煌文書出土,揭開伏羲女媧關係,顛覆了我們傳統認知